首页 > 资讯

AI是“恐怖的”赚钱机器——奇富科技的“效率部”和“智能杠杆”

资讯 零壹财经 · 零壹智库 2025-07-01 阅读:797

关键词:奇富科技人工智能

超级智能体,超级杠杆
来源 | 零壹智库

| 近50人的效率部,为公司节省了100-150人。“95%以上的业务,从审批到最后的回收,都是程序在做,其实省了很多很多。”

奇富科技的“效率部”比马斯克的“效率部”要早好几年了。马斯克已经离开了效率部,而奇富科技则开始用智能体给金融业加上“智能杠杆”。

奇富科技对效率的追求,体现在对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奇富科技是国内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和智能体应用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近日在中国国际金融展上发布了“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

“智能杠杆”在赋能金融业之前,就已经开始撬动奇富科技自身“命运的齿轮”。大模型、智能体等AI的投入和应用,让奇富科技在经营效率和股价上都收获了“奇富”:2024年,净利润增幅是营收增幅的20多倍;2024年初以来,股价上涨了近3倍。

一、超级智能体,超级杠杆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金融展上,奇富科技发布了“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由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体、小微企业信用评估、AI合规助手、AI决策助手、AI审批官等众多模块构成,为银行匹配专家级信贷能力,帮助银行缩小能力差距。

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表示,AI正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向智能化转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AI智能体这个“智能杠杆”,实现更广泛的普惠客群覆盖、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以及更具弹性的业务增长,从而破解行业同质化竞争,释放更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潜力。

“过去我们在 AI 应用的尝试,还是知识问答、统计报表等相对浅层次的辅助工具。”奇富科技总裁周旭强说,“我们讲的信贷超级智能体,实际上是要做决策的。它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 AI 辅助阶段,第二个阶段叫人机协同工作,第三个阶段叫自主智能、自动决策。信贷超级智能体是一个端到端交付完整信贷作业能力的表现形式。”

在智能体方面,奇富科技布局很早。2024年3月,奇富科技就上线了具备金融科技特性的智能体平台。通过RAG技术,奇富科技逐步构建了企业级知识库,再利用AI Flow的技术,把RAG的知识串联起来,负责调用企业级知识库和大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智能体。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数据质量对模型效果的贡献度达到70%,金融领域语料更新周期需控制在3个月内。奇富科技基于真实的信贷场景积累了规模化的有数据飞轮价值的高质量数据,

“我们有海量的 C 端业务,每年有 5000 亿元左右的交易规模。它其实是一个 AI 的训练场,我们自营的业务当中有大量的素材、语料、数据,它都为 AI 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田。”周旭强说。

丰富而独到的数据助力奇富信贷智能体持续自主进化,以深度解析的信贷逻辑为底座,构筑动态实时更新的结构化金融知识图谱;驱动多模态数据感知与融合,借助最新的长链路推理引擎——支持多步规划、自反思与执行闭环——并结合系统训练与强化学习机制,持续提升决策智能与自我进化能力。

奇富科技的超级智能体,已经在信贷链条的各个关键环节深度应用。

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模块:利用长思维链推理+强化学习技术,将超过700个模型、7000+策略模块、过亿历史决策融入大模型,形成奇富黑科技,轻松对用户进行风险智能评估。

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搭载覆盖99%小微企业、宏微观信息准确率98%的专业知识图谱,基于宏观、微观知识给予社会科学的评估。依托四阶技术栈,输出小微企业专属的“麦肯锡”级报告。

Lumo AI合规助手:集成2000+监管法规、300+风控模型、50+合规算法,通过知识图谱+算法模型+动态监测,将「事后纠偏」转化为「事前预防」,实现效率、成本、风控三重突破。

AI决策助手:采用LangGraph多智能体框架,构建了问数、知识问答、洞察和报表的多智能体协同工作应用形态,将原本需要3天完成的数据分析流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

AI审批官:通过多模态融合识别技术和自动化审查,T+0输出定额建议,自动标注可疑点,秒级完成标准化批量核验,审批人员可以专注在最高阶的风险判断上,效率提升数倍。

“我们希望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能从技术层面重新定义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用户的价值。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金融服务本质的回归。”吴海生表示,奇富将以信贷智能体为支点,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推动智能体网络在金融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吴海生认为,信贷超级智能体可以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更广泛的普惠客群覆盖、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以及更具弹性的业务增长。

“从发展空间看,中国银行业约有400万从业人员,多数为销售经理、柜台人员与风控审批人员。若通过AI赋能,人均服务效率将大幅提升(如从日均服务10个客户提升至100个),这将显著增强中国金融服务的覆盖网络与效率。”

二、“大家仔细想想,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说到AI的效率,早已不是一种预测,它已经产生了一些令全球资本市场惊叹的“起死回生”的案例。而奇富科技的“效率部”,在用AI赋能其他机构之前,已经在内部验证了“恐怖的”效果。

“大家仔细想想,这是很恐怖的事情,同样的商业模式没有变化,为什么利润会涨这么多?只靠压缩成本是不可能的,核心驱动力是因为它深入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广告匹配效果。”这是吴海生谈到APPLovin的感叹。

广告平台AppLovin 2021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是AppLovin的滑铁卢,也是转折点,市值从上市之初的300多亿一路暴跌到30亿。2022年12月28日,AppLovin股价下跌到9.14美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前的高点116美元相比,跌幅超过90%。

但随后的故事令人大开眼界。以2022年12月股价低点计算,到2025年2月一度超过500美元,AppLovin股价上涨了50多倍。虽然此后遭遇全球股市大动荡,但5月中旬股价依然超过350美元。

AppLovin逆势腾飞背后的力量同样是AI。AppLovin在2021年推出的人工智能广告引擎AXON平台,用于提升广告商与发布商之间匹配的效率。2023年上半年,AppLovin发布了AXON 2.0。

在AI的驱动下,Axon2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实时调整决策,为广告主寻求最大化的ROI(投资回报率),同时也扩大了Applovin的利润空间。

2023年和2024年,APPLovin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6.54%、43.44%,但是,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285.07%、342.87%。

图1:APPLovin近三年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Wind

奇富科技也做着同样“恐怖的”事情。

“我们公司有一个部门叫效率部。但是比马斯克的效率部早,我很多年前就成立这个效率部了。”吴海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介绍,奇富科技的效率部是专门通过线上化的工具、通过新的生产力,去推动各个部门的人提高效率。

奇富科技效率部大概四五十个人,要开发很多东西,包括传统的软件工具、内部沟通工具、在线文档、会议,为员工提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工具。

所以AI技术发展起来后,“希望把这个技术用起来,不仅是在业务上带来价值,同时提高内部效率。”吴海生说,“有同事跟我说,他们很辛苦,周末加班画图,我就说很搞笑。而且那个图画得还不如大模型画得好,这种事情就很危险。”

吴海生让效率部测算ROI(投资回报率),I就是人工的工资成本,回报是节省的人力成本,比如每个部门本来要招多少人,因为效率提高了,省了多少人、多少钱。粗算下来,回报率高达2-3倍。也就是说,这个近50人的效率部,为公司节省了100-150人。

吴海生表示,实际上AI带来的人员效率提升要远大于此。奇富科技每年业务量达数千亿元,需要大量的人员做贷前、贷后等工作。“但是我们95%以上的业务是没有人参与的,从审批到最后的回收,都是程序在做,其实是省了很多很多。”

Klarna因使用AI减少了很多员工。但奇富科技没有减少人员,还略有增长。吴海生说,这是因为技术投入增加了大概1000人,同时增加了创新业务,在任务量增加的情况下,不需要裁人,也不需要再招人。

比如在代码方面效率的提升。奇富科技技术委员会主席宋荣鑫介绍,“我们通过引入RAG技术构建金融专家大模型后,生成代码的效率实现了飞跃。30%的代码由AI自动生成,每天执行的案例已经突破了1万个。”

比如在座席业务方面,宋荣鑫预计奇富Copilot对于整个业务有将近200%的提效:虽然现在只有10%左右的提效,但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迭代未来每一个客群都会有超过200%的提效。

三、利润和股价的“正反馈” 

业务的效率最终都将体现为财务效率。一家公众公司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将体现在一些看得见的数字上,比如财报和市值。

我们可以从2024年年报中管窥奇富科技的AI效率和杠杆效应。在一些重点业务上,可观察到奇富科技降本增效的效果:

精准营销:通过数据分析和与渠道伙伴合作开发算法,提高了用户获取的精准度和效率。销售与市场费用从2022年的22.07亿元降至2023年的19.40亿元,主要是由于营销效率提高导致广告和营销相关费用减少。2024年,该项费用进一步降至17.26亿元,主要因为审慎的获客方法和更低的单位获客成本。

智能催收:建立了基于自动语音识别、文本转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AI驱动催收和借款人服务系统。AI催收系统能进行批量外呼并与借款人互动,根据风险级别和催收类型自动调整沟通方式和语气。

2024年,AI催收处理了72%的总催收量,专注于处理早期通知、联系确认和基础催收协商,将人工团队解放出来处理复杂案件,提高了运营效率并降低了催收成本。  

ICE平台:智能信贷引擎(ICE)为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服务,贡献了显著的推荐服务费收入,该项收入从2022年的5.6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50亿元,再增长到2024年的28.43亿元。   

在财务结果上,奇富科技与APPLovin有异曲同工之效:

2023年、2024年,奇富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5.28%、1.9%,但是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6.49%、46.18%。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是营收增幅的24倍多。2025年一季度,奇富科技营业收入增幅为17.28%,而净利润增幅达到了54.62%。

表1:奇富科技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对比

数据来源:Wind

这个反差同样体现在了股价上。2024年初以来,奇富科技的股价上涨了将近3倍。

图2:奇富科技近三年股价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End-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消金公司“抢钱”大战拉开,腰部机构正在 “闷声搞大事”

下一篇>没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