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消金布局再深化:流量APP全员下场,蚂蚁消金重回增长
资讯 零壹智库 · 零壹智库 2025-05-26 阅读:2096

近日,淘宝APP上线“随心贷”,标志着阿里巴巴旗下最后一块流量“处女地”被开垦。
而去年,飞猪、闲鱼、大麦等平台相继上线“借钱”业务,更早之前,钉钉、高德、饿了么、优酷视频、UC浏览器也纷纷涉足。
至此,阿里系流量APP几乎全员下场,共同构成了覆盖电商、出行、办公、文娱、生活等全场景的助贷导流网络。加上持股的蚂蚁集团的持牌业务,阿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消费金融生态。
一、全员下场
5月中旬,据媒体报道,淘宝借钱悄然上线,但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部分用户在“我的淘宝”-“我的权益”板块可看到“借钱”入口,该业务支持随借随还,贷款年利率在3.6%-24%之间。
淘宝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巨头,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丰富的消费场景。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淘宝MAU达到9.1亿,稳居电商平台第一。
淘宝借钱采用API导流模式,对合作的金融机构要求较高,已知的合作方包括度小满、新网银行等。
实际上,早在淘宝之前,阿里系的其他APP就已经纷纷布局借贷业务。
以二手电商闲鱼为例,其拥有5亿用户,于去年7月初上线“借钱”业务,最高额度可达20万,年化利率4.8%起,合作方包括度小满、拍拍贷、马上消费、中原消金和百信银行等。
闲鱼用户在二手交易过程中,资金周转需求频繁,这为借钱提供了天然的场景。
去年6月底,飞猪也上线借款业务,并从7月中旬开始持续扩容,展示的最低年化利率降低至2.96%,合作对象涵盖新网银行、中原消金、度小满、拍拍贷、马上消费、小赢科技、桔子数科等。
旅行场景下,用户在预订酒店、购买机票及旅游套餐时,对资金的需求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飞猪借款业务上线与扩容节奏紧凑,意在精准契合旅行旺季用户的资金需求。
作为办公领域的重要APP,钉钉在2023年7月便已上线助贷服务,首批合作方包括新网银行、百信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同年8月11日,其助贷业务进一步扩容,合作方增加至6家,涵盖新网银行、百信银行、杭银消金、中原消金、马上消金五家金融机构以及哈啰出行。
钉钉用户多为企业员工和创业者,在日常办公物资采购、项目推进、创业资金筹备等方面存在资金需求。
此外,高德地图、UC浏览器、优酷视频、饿了么等 APP 也均已上线助贷业务。这些APP凭借各自的用户群体和场景优势,为借贷业务的推广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
高德地图用户在长途出行规划中,因租车、加油等费用产生资金需求,其借贷服务上线,能在出行场景中及时满足用户需求;优酷视频用户在购买会员、参与付费活动资金不足时,平台借贷服务也能提供相应支持;饿了么用户在大额餐饮订单、外卖会员充值等场景下,借贷服务同样能发挥作用。它们从不同生活场景切入,完善了阿里系借贷服务的覆盖度。
从时间线来看,阿里系APP借贷业务布局从早期个别APP尝试,逐渐演变为大规模、多场景、多时段的全面铺开。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阿里系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不同APP覆盖了生活、工作、娱乐等方方面面。通过将借贷服务嵌入这些场景,能够深度挖掘用户潜在金融需求,实现流量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而且各APP借贷业务在上线时间和合作机构选择上,均紧密围绕自身用户特性与场景需求,精准定位,实现业务与用户的高效匹配。
相对而言,阿里系的这些APP在金融上较为克制,或者说“后知后觉”。比如,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PP视频早在2019年底之前上线借钱产品,而优酷直到2021年5月才入局;对比携程、同程,飞猪借钱更是晚了五年之久;淘宝借钱今年才姗姗来迟。
这也不难理解,在整改之前,阿里的金融业务基本都“打包”在蚂蚁集团中,而后者“花呗”“借呗”等拳头产品早已融入各个业务,其他APP无需再单独下场做金融。
二、消金发力
从股权关系来看,阿里巴巴仍拥有蚂蚁集团33%的股份,而后者持有蚂蚁消金50%的股份。某种意义上而言,蚂蚁消金肩负着阿里系消费金融合规化、规模化发展的重任。
作为蚂蚁集团整改的产物之一,2021年6月,蚂蚁消金正式成立,并逐步承接花呗、借呗等核心业务。
按照整改方案,“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并标识出相应出资机构的信息,与借呗品牌区隔。
成立之初,蚂蚁消金注册资本为80亿元,经历2022年和2023年的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升至230亿元。
考虑消费金融牌照10倍杠杆及联合贷不低于30%的出资比例,蚂蚁消金通过自有资金可撬动至多7666亿元的贷款。而蚂蚁集团招股书披露,其信贷余额超万亿,多出的部分要么压缩,要么通过表外业务来消化。
2024 年,蚂蚁消金交出亮眼成绩单:总资产达3137.5亿元,同比增长30.9%;营业收入152.1亿元,同比增长76.3%;净利润30.5亿元,同比飙升19倍,成为最赚钱的消费金融公司,同时也彰显出其在业务承接与市场拓展上的强劲实力。
与绝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不同,蚂蚁消金的“花呗”是一款类信用卡产品,其绝大部分用户(2023年约占75%)未支付利息,但面向商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通过商家的免息分期或政府“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蚂蚁消金助力释放消费潜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业绩。
数据显示,2024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上近300万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了花呗分期免息服务;2024年全年,蚂蚁消金参与全国14个省份的以旧换新活动,发放政府补贴消费券125.7亿,实际核销51亿,拉动消费品零售金额298亿。
从时间维度看,蚂蚁消金在不同阶段都能紧跟市场政策与行业趋势,及时调整业务重点,在消费与生产两端协同发力,实现业务的全面拓展。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深度调整,消金行业整体不良率开始抬升,不良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消费金融公司正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蚂蚁消金也不例外。
2024年8月和9月,蚂蚁消金通过银登中心分别挂牌转让未偿本息5.88亿元和5.9亿元的不良贷款,涉及近20万名借款人。
今年2月,蚂蚁消金挂牌一期新的个贷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5.81亿元,涉及3.94万名消费者、5.54万笔消费贷。
三、结语
从更宏观的阿里系消费金融布局来看,流量APP借贷服务与蚂蚁消金的协同,是阿里构建全方位消费金融生态的重要举措。通过将借贷服务嵌入各类生活、消费场景,阿里系能够更深入地触达用户需求,实现金融服务与用户生活的无缝对接。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还能进一步挖掘消费金融市场潜力,提升阿里系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