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宁波银行有什么「确定性」?

资讯 零壹财经 · 零壹智库 2025-04-16 阅读:13418

关键词:宁波银行财报解读

差异化发展标杆。
来源 | 零壹智库

当下的银行业,正处于变革与挑战交织的关键时期。

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收窄的净息差以及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

然而,在这样不确定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银行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展现出确定的韧性。宁波银行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正如宁波银行在年报致辞中所言,“唯有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长期主义锚定价值创造,方能行稳致远”。

近日,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展现了它的“确定性”。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迈上3.1万亿元,实现营收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营收净利继续双增,盈利结构不断优化,不良率则保持在0.76%的较低水平。

宁波银行有怎样的“确定性”?来自哪里?

结合2024年年报和发展历程,宁波银行的表现,得益于其“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的战略执行力。通过深耕区域经济、强化科技赋能,重点拓展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宁波银行在城商行中树立了差异化发展的标杆。

一、增长持续性

资产规模的增长是衡量银行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银行业整体面临着经济周期波动、监管政策趋严等多重挑战,许多银行在资产规模扩张上都较为谨慎。然而,宁波银行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了逆势上扬。

继2024 年二季度跨过3万亿之后,宁波银行总资产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同比增长 15.25%。存款规模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4%;贷款及垫款规模1.48万亿元,同比增长 17.83%。

图1:宁波银行2020—2024年
总资产、存贷款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零壹智库整理

2020年以来,宁波银行总资产及存贷规模均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且贷款增速始终高于总资产增速,显示出业务扩张能力强劲,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业绩方面,2024年,宁波银行营收达到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等子公司合计贡献净利润超10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自2005年以来,宁波银行营收、净利一直保持“双增长”态势,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极为少见。

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 1.86%,尽管同比下降2个基点,但下行幅度小于存贷利差。在负债端,宁波银行通过精细化运营,有效控制存款付息率,存款付息率下行7个基点,整体付息负债利率降低9个基点。

贷款日均规模占生息资产的比重为54.66%,同比提升1.20 个百分点;存款日均规模占付息负债的比重为67.42%,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优化了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良好的成本控制,使得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达到 479.93 亿元,同比增长 17.32%,整体上通过规模增长弥补了息差收窄的影响,也间接助力客户规避利率风险。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 2024 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112.67 亿元,同比增加 18.6%,但不良率维持在 0.76% 的较低水平,与上年持平。自上市以来,该行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1%以内,也是唯一一家连续18年不良率低于1%的上市银行。


与2023年相比,宁波银行关注、次级、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较均有下降,同时三大资本充足率均有上升。年报披露贷款核销139.69亿,不良余额较年初增加15.66亿,据此估算年化新生成不良贷款率为1.10%。

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389.35%,同比减少71.69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显示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二、零售用户大增,审慎调整个贷

长期以来,零售业务是各大银行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零售金融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然而,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个人贷款业务。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个人消费贷(含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量突破万亿大关,但其中四家不良率全面攀升。部分银行的零售业务出现大面积风险,吞噬了前几年零售转型的成果。

2024年正值宁波银行“大零售”转型战略进入第二个十年,零售客户增长依然显著,但个人贷款业务相对审慎。

财报显示,宁波银行个人存款余额4951.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1%,已连续三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同时个人存款付息率降至 5.76%;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19.97%,平均收益率5.76%,同比下降58个基点。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APP个人用户1452万,同比增长45%,较2023年提升9个百分点。而在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其他上市城商行中,个人APP用户增幅最高的杭州银行增速不到28%,同等体量的北京银行则为12.3%。

宁波银行微信公众号关注客户数也有大幅增长,2024年末为568 万户,同比增长37%,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另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宁波银行手机APP月活数据一直表现稳健,除2月份外每个月都在增长,到12月份首次突破500万。

在个人用户加速攀升的同时,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增速显著放缓,这意味着主动压降人均贷款余额,显示出更加审慎的态度。截至2024年末,个人消费贷余额为357.5亿元,同比增长11.4%,而上年增幅高达31.9%;个人经营贷增速也由上年的18.4%减少到2.9%。

财富管理方面,宁波银行围绕客户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精选行业头部机构管理的产品,持续丰富优化全品类产品线。APP端打造稳健多元的产品货架,推出甄选理财品牌货架,上线五星基金和宁鑫专区等选品服务,大幅简化客户的投资流程。

截至2024年末,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超过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私人银行客户较上年末增加3020户,增长14%;私人银行客户AUM3036亿元,较同比增长16%。

在零售公司业务方面,宁波银行2024年末存款余额28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4%,同时加大普惠金融贷款力度,服务客户及贷款余额均同比增长18%以上。

宁波银行强化科创领域金融支持,为科技型企业、初创型企业提供专项政策和专项产品服务。

例如,依托纳税信用信息推出的线上小微贷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授信2196户,授信总金额23.55亿;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6.25亿,同比增长7.1%。

三、对公数字化升级,赋能出海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模式和金融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对公业务而言,传统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提升对公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在数字化赋能对公业务上,宁波银行走在了行业前头。这使得其对公客户数量及对公存贷规模都有较大的增长。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2024年公司银行客户数增加2.03万户,对公存款增长16.29%,对公存款日均规模增长14.7%,对公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1.9%。另外,对公电子渠道客户数56万,连续两年增长10%。

2024年,宁波银行全面升级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与客户内部系统互联互通,推进业财一体化与多元场景融合。

据报道,某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的大型海港企业,通过鲲鹏司库“一点接入”技术,实现了两百多家分子公司、近千个账户的可视。另有案例显示,某制造业集团借助“鲲鹏司库”实现资金成本降低1.2 亿元。

借助银行平台的资源禀赋,宁波银行还打造了“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等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匹配客户需求,提供全流程的综合化服务。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产业升级加速的当下,企业出海形成潮流。2024 年,中国出口规模达到25.5万亿元,同比增长 7.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出口总额为3.9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的15.3%,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面对日益增多的出海需求,宁波银行积极搭建国际化链接,聚焦企业的难点堵点,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境金融服务。这种服务并不限于浙江,其深圳分行已为超200家深圳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跨境结算规模突破20亿美元。

作为全国首家对接外管跨境区块链平台的银行,宁波银行专为出口企业量身打造了线上化融资产品“出口极贷”,额度高达百万美元。例如,某年出口额约1200万美元的企业签订了大量新订单,面临融资需求,法人通过扫码进件,成功获批出口极贷额度,并通过手机APP一键发起融资提款,拍照上传报关单后,系统最快十分钟自动放款。

今年3月,宁波银行全新升级发布了鲲鹏司库2.0,在去年“咨询、业务、风险、系统、使用”司库全过程的“五全”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率先创新推出海外财资中心七个一体化服务方案,可实现全球账户“一图可视”,跨境结算“秒级响应”等功能。

同步发布的财资大管家2025版,进一步增强了“一点接入”功能,境内直联银行扩展到160余家,支付全链路优化至“秒级体验”,还可以通过AI+数据推动企业精准决策、有效防范风险。

四、科技是硬道理

近年来,在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科技投入态势发生了变化,高增长已成过去式。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已披露数据的多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2024 年科技投入合计约 1829.62 亿元,同比仅增长 0.19%,基本持平。

宁波银行注重科技投入,每年会将营收的5%左右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上,这一比例在上市银行中名列前茅。

在科技创新方面,宁波银行敢为人先,发布了国内城商行首个云品牌,实现金融科技服务的云化升级;于2018年较早成立了以“科技”命名的一级支行,定位于服务科技型企业,致力于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创新;总投资6.6亿元的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已投入使用,三期项目也已在建设之中。

依托“十一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宁波银行在2024年新成立了体验设计中心,推进产品研发与体验设计的全链路融合。同时,上线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与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群,实现系统架构全面转型,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基础设施全面云化。

目前,宁波银行配置了7000多名金融科技人员,全行已拥有400多套科技系统,已成浙江省内金融科技人员数量最多、科技研发实力强劲的金融机构之一。

宁波银行积极引入AI技术,搭建“舆情监测—风险评估—动态预警”一体化平台,实时追踪负面舆情并优化应对策略;拓展大模型技术平台体系,在财富管理、零售公司、客服中心等领域进行了场景试点验证。

在手机银行APP方面,2024年全年完成15次版本更新。12月底更新的8.0版深度整合了“个人版、企业版、美好生活、波波知了、设备之家”5个平台的功能,并运用数字科技提了升客服、搜索和推荐能力。

宁波银行还是首批完成鸿蒙原生应用的城商行,其APP鸿蒙版已于2024年6月完成全量功能适配,覆盖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支付绑卡等核心金融功能,并与小艺智能体联动,提升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支撑。

-End-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智慧芽开启技术创新AI Agent时代

下一篇>暴增7倍!一季度个贷不良转让成交370亿,个人消费贷占70%以上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