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象业务专家:数字化时代,金融风控的新变化
观点 任俊东 零壹财经 2020-10-16 阅读:6429
疫情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疫情让非接触、零接触金融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推动了银行服务的创新。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抗疫期间,银行业的服务始从传统的零售端转向贸易链、供应链,进行了新的尝试,服务范围发生了变化。利用线上服务优势将业务边界延伸,且不再局限于金融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边界。
数字化同时对消费金融供需两侧提出了新要求。监管思路需要转变,不仅加大对创新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强全面而审慎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需要从战略管理、经营文化、内部治理、组织结构、人才能力进行全面革新和再造,加强多渠道、多视角的协同管理;人们更趋向于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金融机构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由此对于金融风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顶象业务安全专家史博表示,根据银行的数字化业务建设,金融风控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数字化转型早期规划阶段,金融机构关注的让业务更快的开展起来,把自己的技术建立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成熟业务的精细打磨,金融行业业务已经有较好积累,这时候关注如何做得更好,需要精细化打磨。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机构的业务已经矩阵化了,关注如何实现在在业务的打通、关联,流转过程中,有效识别和防控风险。
第四阶段是更强调金融机构的科技能力,包含六大国有银行、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用技术创新方式更好的为自己业务提供支撑。
史博表示,基于银行不同业务阶段和银行产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实践,顶象推出风控系统5.0。作为新一代风控系统,它拥有“3+3+2”的技术能力,将不同业务、不同产品、不同场景下的风险打通和关联,实现了跨部门、跨系统、跨产品、跨场景的多维度的关联,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技术全链路、业务全流程风控体系。
顶象风控系统5.0融合信贷场景与交易场景,实现不同产品组合中的信贷、交易、营销等流程的风险防控以及多业务场景下的风险互通共享;专有用户分析中心,提供多维度风险分析,实时对新增用户进行有效把关,并可以能够持续挖掘存量用户的风险和价值;具有交互式的关联风险探索能力,精准挖掘日益突出的团伙欺诈。
“2020年国际金融科技圆桌论坛”由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联合主办,获得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支持。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