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互联网+银行 需要数据保护法

互联网+ 朱巍 · 法制晚报 2015-07-03 阅读:2020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数据

“数据与隐私之间、信用与隐私之间、用户被遗忘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最高层面出台法律及时应对。”

 

近日,阿里系的网商银行正式开业,再加上之前已经开业的腾讯系微众银行,中国“互联网+银行”模式的规模基本形成。

 

尽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一再强调网商银行“不抢传统银行的蛋糕”,但从长远来看,两种不同经营模式的银行竞争不可避免。

 

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微众银行还是网商银行,都借“互联网+”的东风,将网络服务、信息交互和网络信用作为主体,“主攻”被传统银行业忽视的小微企业、消费者群体,这个潜在用户群非常庞大;而且基于大数据基础得出的全新信用评测体系,也将提高社会资本的良性循环。

 

银行开上了互联网,虽然它还稚嫩,还呼唤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但“互联网+”对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带来的颠覆性改革已经势不可挡。

 

溯源

传统银行模式僵化 催生新型金融服务

 

从传统金融服务与社会需求角度看,传统银行的发展方向并非一成不变,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需要它们不断扩展业务方向,甚至调整传统业务范围将更多的客户纳入其中。不过,传统银行业的门槛较高,店大压人和长期以来的供方市场,使得它们过于骄傲。相比资金需求更为灵活和迫切的社会刚需来说,传统银行的转身过于华丽,缺乏实用性。

 

这样一来,一些民间资本顺势进入金融领域。它们不但改变着传统银行的经营业务,也吸引来不少互联网大公司。例如,腾讯和阿里。

 

这意味着,除了大量热钱进入金融资本市场以外,传统银行业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的来源,不仅是大量潜在用户的竞争和现存业务的分流,而且更是互联网+模式对新业务和新市场的雄心壮志。

 

差异

网络从渠道变业务 网商非网络版银行

 

传统银行业并非仅是线下业务,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网络交易模式,从互联网渠道所占比重看,传统银行业的网络化趋势日益加强。不过,传统银行业的互联网模式,仍停留在传统业务“上网”的模式中,网络对它们来说,只不过是工具或渠道,并非业务本身。

 

反观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经营模式,则更倾向于互联网+业务,将网络服务、信息交互和网络信用变成主体,传统银行的借贷业务则变成了配角。这种平台化的经营模式,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明确的盈利数据,可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网商银行自己宣称,未来业务的对象是小微企业、消费者和农村用户。微众银行则更多地依赖通过互联网信息得到的信用数据,以及人脸识别等科技技术,发放侧重于消费者个体的小额贷款。两家新型银行的主攻方向有两个,一是传统银行业所“忽视”或“抛弃”的人群,二是传统银行业所不具备的信息数据平台。

 

从互联网与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关系看,既是一个工具服务与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数据提供信用与传统金融业合作的关系。这种观念自工业3.0时代(电子信息化时代)以后,就变成了金融+互联网的主流观点。传统银行对此抱有信心,依靠自身的强大资本能力和入门门槛的限制,完全可以将互联网作为自己的工具。

 

可是,传统银行的信心逐渐被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打败了。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日益强大,已经足以匹及任何一家大型银行,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量和数据拥有量也早已超越了传统银行。特别是在互联网+的风口下,一直被当做工具的网络,反过来,在工业4.0时代(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早已不甘心继续被当做工具,尤其是央行等国家政策的开放与发展,使得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有机会去进行尝试。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就是最先试水的典范。

 

客户

拥有广泛潜在用户 催生新型信用评级

 

从客户服务角度看,对传统银行业来说是借贷者,理财、保险、信用贷款等传统业务类型中,银行赚取的仍是以利息差价为主,对用户和客户的考查还是以传统信用为基础。

 

新型银行则不同,它们的客户来源于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这部分人之中,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这些互联网服务成长起来的人,本身与这些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天生的粘连性,用户的使用习惯往往决定着对新型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银行虽然从未涉及过传统银行业,不过,却可以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潜在用户群。而“潜在”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差别,仅在手机端新增的一个APP而已。在互联网这个神奇的时代,有时候仅需要一个新的端口,就可以推动一个新的时代产生,当然,也可以将一个传统产业终结。

 

其次,新型银行业务平台对用户的信用考查,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人的信用最佳体现,并非仅仅是自我积累的信用额度,而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跨领域的行为标准问题。即便在工业3.0时代,这些复杂的信用模式还处在科幻状态,但在工业4.0时代,则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移动客户端的普及变为现实。互联网信用的基础在于庞大而长期的数据积累。在网络空间内互联的个人行为数据和信用评级,将更加全面而透明。

 

同时,新型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能会减少坏账发生,提高资本的良性循环。新型信用体系,也会让失信者更难获借贷。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银行的诞生不会必然导致传统金融业的萎缩,只不过将区分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与用户。

 

平台

得数据者得“天下” 风险需靠法律规避

 

新型银行的定位除了对小微用户之外,还在于建立平台。结合现有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必要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互联网+银行平台的大致模样。

 

首先,这个新的银行业务平台将以其他网络服务数据为基础。海量的数据,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方式作出精准营销。这种营销模式将颠覆传统银行的被动性。它几乎可以在用户本身没有迸发出贷款思路前,预知或提醒用户可以选择贷款模式。

 

在激烈竞争之中,“客户是上帝”将转变为“数据为王”,毫无疑问,掌握数据者,在任何行业都是“王”。

 

其次,新型银行的“轻资产”平台化模式改变着金融风险和法律责任,需要立法和监管的审慎应对。

 

传统理念上讲,吸收存款与放款比率之间的关系是引发风险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互联网+银行的模式中,新型银行可能并非依靠向社会的吸储来运作,没有资金的社会性来源的模式,并非一定不会引发新的风险,只不过转嫁了风险的承担。若在新型银行平台化时出现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将会是连锁反应,在这个方面,平台的风险问题往往比传统银行业更大。

 

这些都需要央行等监管部门对“银行”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位,趋利避害,在保证安全和稳健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新型银行的引导性示范,必要的时候,应出台针对性规范。

 

最后,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用户信用、用户数据等数据产品的搜集和使用也应符合国家法律规范。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传统隐私权的范围也需要重新界定。

 

数据与隐私之间、信用与隐私之间、用户被遗忘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非是银行业一个行业的问题,更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及时应对。也许,尽早出台一部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保护法,才是真正解决之道。

 

作者朱巍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传蚂蚁金服等将成战略新兴板首批挂牌企业

下一篇>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13万亿元 消费金融是蓝海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20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