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十三五”规划力推科技金融、科技信贷
互联网+ 杨晚 · 零壹财经 2016-08-17 阅读:5077
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规划部署了“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的目标。
该规划指出,上海市要形成创业投资集聚活跃、商业银行信贷支撑有力、社会资本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的助推作用。具体部署上分以下几点:
发展科技信贷及保险业务,运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科技创新信用体系建设,畅通科技金融服务链,促进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企业有效对接。
完善科技信贷服务机制,扩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进一步推广各类信贷产品,探索集合债券、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企业信贷新方式,开展投贷联动模式创新。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专营事业部或科技支行,支持设立民营科技银行,为企业提供便捷有力的信贷支持。
增强保险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运用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优化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鼓励担保产品、模式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快速发展。发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科技创新专板”作用,为中小型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流转服务。完善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报价转让市场机制,以及新三板、创业板和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机制,疏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另外,该规划还部署了“大数据及云计算”行动,研究大数据统一表示、将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与应用在政府治理、交通、金融、健康和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大数据交易的标准、规则、机制、市场体系、运营模式和风险管控。
整体目标上,上海市政府设定了至2020年的目标,规划目标显示,到2020年,上海市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将日趋完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凸显,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他们具体体现在:
——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大幅增强。全球高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配置高效,成为亚太地区获取全球性创新资源、赢得全球性发展机遇最便捷的城市之一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
——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前沿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声望的领军人才和研发机构,一批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成为世界科技进展的重要标志。
——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稳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优化,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明显增强。科技在城市安全、健康、高效、绿色运行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
——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开放能级显著提升,技术市场活跃,服务功能完善,成为国内外科技成果发布和交易的重要平台、技术汇聚集成与输出的重要基地。
相关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