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集资北京特展揭幕,大佬热议网贷监管与创新
互联网+ 水子 · 零壹财经 2016-06-30 阅读:2825
近日,“社会集资那些事:风险与法治”特展在北京市的国际金融博物馆隆重揭幕。揭幕仪式由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理事长王巍主持,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等来自北京市金融界、企业界的近200位嘉宾共同参加了揭幕仪式。

王巍表示,社会集资特展曾于4月在沈阳的产业金融博物馆、这月初在天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成功举办。
吴晓灵表示,好的金融是让老百姓感到更加安全、更加便利、更加快乐的金融。金融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来源,同样金融的监管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魏迎宁表示,"社会集资"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的一项重要金融手段,只有资本的集中,才有可能形成企业,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社会集资同样也产生了社会欺诈和有组织的骗局。他认为“为了维护健康、稳定、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我们需要向公众大力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的金融防范意识。”
霍学文表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神,都是金融启蒙的支持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就能让金融活动成为中国梦的有力支撑,集资上访事件也会减少。
展览揭幕仪式后,举办了“第三届金融风险管理论坛”,《中国金融》首席记者孙芙蓉主持,融360 CEO叶大清、网信集团CEO盛佳和北京网贷协会秘书长郭大刚三位嘉宾畅谈新形式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盛佳认为监管应明晰边界,网贷从业者要加强信息共享、开放和对新技术的应用。
叶大清认为应辩证看待监管与创新的关系,他认为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前,这个行业的发展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好”,而在监管力度加强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坏”。他表示,监管和创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也是要保证老百姓的资金安全,同时也要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推行普惠金融,让更多老百姓享受金融服务,只是监管会滞后于创新。他认为,监管有利于行业中好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净化行业发展环境。
郭大刚表示,“金融普惠和互联网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互联网在我们眼里面看到不是这样的,互联网不是中原大地一马平川,而是西南的高高低低的,并没有去中心化,而是大中心化,所以平台一定有它的职责,这个不可推卸。互联网金融也是这样的。”他认为,投资人教育并非一代人能完成,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他表示,我国信用体系和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如欲实现弯道超车,必须依靠科技(部分讲话节选见下文)。
本次北京特展从金融与社会集资简史、社会集资的金融监管、社会集资的法律规则、重要人物与事件、法治与启蒙、北京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举措六个方面,运用多样化的展示手段,传递直观的信息。据悉展览将在国际金融博物馆展出6个月。
发言节选(来自“第三届金融风险管理论坛”郭大刚部分):
20世纪讲一个原则,社会贫富拉大,怎么造成的?就是一部分无法完成投资,原来有投资门槛的达不到合规要求的,所以没有办法享受社会带来的福利。
有了互联网之后的,所有人以很低的成本、很低的门槛就可以享受金融服务,你收到一个平均收益率,跟上社会进步带来的收益,这是解决历史的问题。
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让我们实现我们这么多年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
大家看普惠结合互联网的前期下,才可能会出现可能性。当然了互联网本身有媒体属性,假设说没有公信力,媒体总是偏向不好的,因为我传播一个消息,我成本只将近零,人性本身是趋利避害。地上掉下100块我肯定拿走,另外我们避害的,这是人性。所以互联网情况下,我们好的消息不会传播,传递出来一定是坏的消息。假设没有公信情况下,互联网信息是偏的。我们要修复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才是专项整治的根源。
小贷做3亿个才做行业的监管协会,我们是1万亿出现的,这是社会监管之后的原理。社会监管是公共服务,它的投资、收益不匹配,这个监管部可能履行,没有必要。
有一条,监管一旦来临,监管有风险。最简单是一刀切,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我们看到对互联网金融从来没有采用过一刀切,这就叫发展,这就是促进发展。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