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e贷方颂:控制好风险、不任意烧钱,平台就能盈利
互联网+ 苟云川 · 零壹财经 2016-05-23 阅读:3755
互联网金融正在进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潮,合规与盈利成为对P2P平台的生死考验。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逐渐爆发,今年以来,行业监管政策逐渐收紧:在年初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暂停“投资类”、“互联网金融类”字样的企业注册登记后,4月,由国务院组织14部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互金专项整治在全国展开。
另一方面,随着融资热的逐渐冷却,原来平台烧钱的模式已无法维持,持续的经营能力成平台活下去的唯一出路,而盈利则是平台经营能力的表现。
事实上,P2P平台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行业的这种变化,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多数P2P平台都调整了发展策略,一改以往大规模宣传、快速发展规模的模式,转为压缩成本,“低调”稳健经营。
“P2P行业肯定是有利差的,只要控制好风险,不任意烧钱,有一定规模就能盈利。”近日,广州e贷总裁方颂在接受零壹财经专访时表示。
上线于2015年1月的广州e贷目前累计成交额11亿元。据方颂介绍,平台在2015年末已经开始实现盈利。目前,广州e贷业务主要为珠三角地区批发市场贷款、汽车金融以及上市公司票据质押贷款。
在方颂看来,能否控制好风险是平台盈利的关键,其次,控制成本,不任意烧钱推广也是平台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表示,通过烧钱进行推广并不一定能达到长远效果,互联网金融真正要传递的是安全和信任,这才是平台营运的核心。
而在风险控制方面,方颂将平台的道德风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操作风险,第三是法律风险,最后才是借款人经营失败或主观骗贷风险。“只要前三个风险控制好了,后面的风险就会低。”他认为。
事实上,从目前出现问题的平台来看,大部分平台都是因为道德风险而出现问题。根据统计,在2015年出现的1120家问题平台中,涉嫌诈骗和恶意跑路的平台占比达34.35%,而由于经侦介入的法律风险出问题的平台占比仅0.62%。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
然而,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由于不合规而出问题的平台占比快速上升。零壹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今年四月份退出的77家平台中,有44家平台主动关闭网站,占比高达57.1%,而这些平台极有可能是因为监管收紧、竞争激烈盈利难而主动推出。
根据目前的监管动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平台一方面要付出成本来达到合规,但对平台今后的运营其实是有利的,能够让平台和行业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平台来说,仍然是不小的压力,毕竟一个平台的运营,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
作为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单位,方颂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他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更多的依靠金融监管机构,目前协会的行业自律在监管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同时他指出,这是由于目前尚无一部行业管理办法作为日常监管文件来授权相关机构进行互金监管,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协会可以进行尝试性监管,有着更大的进退余地。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