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金融科技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9-03-05 阅读:108108
“在现实当中已经有这种成功的案例,为小微企业贷款,其实不像传统所认识的那样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刘尚希表示,“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好,可以做到零人工干预向小微企业放款。”他指出,这背后是金融科技带来的风控技术,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依托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刘尚希称,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既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贷款,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盈利。相比之下,通过尽职调查、人工判断去进行放贷的传统模式,在碎片化的信息下难免出现失误,也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有动力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刘尚希认为,金融科技为融资贵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大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被问及如何扶持小微企业时,刘尚希表示,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具有一定脆弱性,在当前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将接受各类考验。但是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应该整体把握,政策扶持的力度要控制在不妨碍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的范围内。刘尚希指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案在现实中已存在,接下来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广的问题。他同时强调,金融科技不能乱用,一要懂,二要有实力,因此,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
在回答当前大环境下如何稳定金融、防范金融风险时,刘尚希表示,金融风险分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对于政府来说,责任主要是化解宏观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自身的责任,不需要政府操心。他用“海面正常的波浪”和“巨浪”来比喻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认为政府如果去管微观金融风险可能造成过多干预,影响金融机构创新性和主动性,“帮了倒忙”。宏观的金融风险才是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密切去关注的。政府平常要做的是监测,“你只有到了关键的时候才要去出手”。他表示,区分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是对监管的考验,好的监管应当包容创新,在防控金融风险上不能过多微观干预。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