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互联网保险案例:按需保险平台Trōv
互联网+ 零壹研究院 · 零壹财经 2016-05-06 阅读:5722

Trōv简介
4月26日,美国按需保险平台Trōv获得了255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Oak HC/FT领投,澳大利亚保险公司Suncorp Group、Guidewire和Anthemis Group跟投。本轮融资后,Trōv的融资总额达到了3880万美元。
Trōv成立于2012年,本意是做一个个人物品的“数字储藏柜”。其联合创世人Scott Walchek认为:每个人所拥有的物品都蕴藏着巨大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没有得到利用,因为收集这些物品的信息很困难。通过降低搜集难度,并帮助用户进行管理,我们可以很好的打理这些物品。
每个人的物品信息被收集起来之后,对保险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人们可以给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随时上保险,并且想保多长时间就保多长时间。

Trōv是一款品质生活APP,用于收集个人物品数据,生成列表,自动计算各个物品的当前价值。Trōv可以为这些物品提供极短期的保险(最短几秒钟), 相应收取极低的保费(最低几分钱),使用聊天机器人处理用户的索赔。
工作原理
Trōv的关键在于它是二合一的数据收集APP和数字保险平台。下载APP后输入你的某件物品名称(例如手机),系统会帮助你选择型号、屏幕尺寸,自动计算出该物品当前的实际价值,然后把这些信息一起放入你的物品别表中。

Trōv提供的便利工具让物品收集工作轻松、方便。例如说:你可以把购物邮箱跟Trōv关联起来,一旦邮箱收到电子小票,Trōv就会读取小票,识别购买的物品,甚至马上计算出保费(方便你上保险),直接把这些信息放进你的物品别表。
此外,通过扫码二维码、使用元数据或读取房屋编码,都能简便的向Trōv输入物品信息。
按需保险
对于存储在Trōv APP里的物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给它们上保险,保险周期可以极短,因而保费可以极低。

上保险的办法很简单,在APP的物品条目上往右一划,这个物品就在保了。结束保险同样轻而易举,在被保险的物品条目上往左一划就可以了。
目前可在Trōv上投保的物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与显示器、平板电脑、家用电器、耳机和音箱、运动装备、乐器、照相机和游戏机。
未来,通过同步Tripit、airBnB等APP的数据,或者使用地理位置、事件、日历等数据,用户还可以事先设置上保险的条件,物品可以被自动投保,甚至不需要用户的介入。
真的是按需
Trōv的一个关键设计特征是它能实时计算、结算保费。用户只需要根据实际保险时间(精确到秒)缴费。启动保险后,用户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重要的保险参数,例如免赔额等,进而调整保费。
例如说,对于数码相机这样的东西,不用的时候放在家里,保险的必要不大。用户可以在出去玩的时候给它上保险,游玩结束回家,就把保险停掉。相比一次就要买一年的传统保险,会节省很多。
怎么索赔
如果在保物品出现损坏、丢失或盗抢,用户打开APP,在对应物品条目上再右划一次,就可以索赔了。
用户在手机上直接跟基于专家系统的聊天机器人交谈,机器人在聊天过程中收集日期、位置、索赔描述、索赔图片等信息。在线聊天记录作为索赔记录保存,理赔人员几乎可以实时看到。

在整个过程中, Trōv会整合足够的数据,自动完成全部索赔过程,把人工处理工作降到最低。
不怕保险欺诈吗?
Scott解释说:“我们是给人提供保障,不仅仅关心个人物品,更关注背后的人。Trōv档案帮助我们识别真实的用户。通过简单易用的APP,通过建立在线档案,我们相信能够降低欺诈。”
“今天,世界各地的传统保险索赔都让人觉得不爽。保险公司总是假定人们在撒谎。Trōv采用了相反的方式,相信通过给用户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社交图谱、平台黏性、投保记录,诸如此类)建立他们的 Trōv信用,在坏事——盗抢、火灾等——发生时,我们可以跟用户站在一起。”
Trōv的角色
Trōv本身并不卖保险,用户购买的保险都是合作保险公司提供的。Trōv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连接相应的保险产品,它的角色类似于保险指定代理人。
面向千禧一代
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保险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年轻人不仅没有多少物品需要上保险,购买保险的过程对这些通过手机APP买车、买食物、找清洁工的人来说,完全不在一个位面上。
但是,一旦年轻人在手机上收集、整理自己的物品,可以通过手机随地随地为这些物品上保险,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即使这些年轻人每个月只买5~10美元的保险,世界保费都会出现惊人增长。尤其是,新一代人根本不愿意通过别的方式买保险。”
Trōv目前正在澳大利亚落地业务(与澳大利亚保险公司SunCorp合作,后者也是Trōv本轮融资的投资人之一),计划今年下半年进入英国,2017年进入美国和其它国家。

Trōv官方网站显示,截止目前,Trōv APP已经帮助人们归置、整理了近100万件物品,这些物品的价值超过85亿美元。
上一篇>电信、联通如何切消费金融的蛋糕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