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最严监管来了 个人征信机构将成互金安全之盾
互联网+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6-04-27 阅读:3582
一场力度空前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拉开大幕。近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当日,国务院批复并印发与整治工作配套的相关文件,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提出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涉及多个部委。
此前在监管政策没有正式出台之前,引入担保公司或自行本金兜底的众多P2P创业公司,不断上线非标资产产品,脱离了借贷交易信息撮合路线,如今不得不直面来自风控能力不足带来的阵痛。
业内人士敏锐的察觉,这次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最严监管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增长、粗犷发展时代的结束。在此过程中,国内个人征信行业也将迎来发展高潮。可以预见的是,在最严监管下,有资质、有实力的征信机构有望成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安全之盾。
征信体系缺失阻碍网贷行业发展
P2P,简单理解就是陌生人之间的网上借贷,在不相识的人之间开展借贷业务,投资者就需要借助对借款人的数据分析来完成信用评估。目前国内的P2P公司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网上数据征信,一方面是数据库不完善,各个平台之间数据库相对封闭,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社会信用体制还不完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道德冒险。
截至2016年3月31日,零壹财经旗下数据中心监测到的P2P借贷平台共4,136家(仅包括有线上业务的平台),其中正常运营的有1895家,仅占到45.8%的比例。在媒体报道中,“跑路事件”已经成为成为影响P2P行业公信力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而跑路事件背后,折射的正是网贷平台的风险控制问题。当下,银行有标准严苛的线下担保、抵押以及信用贷款的审核机制,电商做个人消费信贷,其自身有一套成熟的生态圈内的惩罚约束机制,唯独P2P所面临的目前的信用情况相对比较碎片化:线上的数据库不完善,也没有成熟的生态圈;线下的信贷审核在某些领域也不专业,缺乏历史经验积累。难怪在前海征信总经理邱寒看来,征信体系的缺失一直是阻碍网贷行业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目前,P2P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混乱,千差万别的现象,极有线上无担保的,也有线下担保的,既有纯中介的,也有债权债务转让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完善的,可靠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征信分析。这也使得目前国内大多数P2P不得不走回银行信贷的老路:开展线下的资产抵押,债务等审核,以确定信用。而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竞争力在于数据分析和征信,P2P行业在这一方面亟待加强。
征信机构数据可作为人行征信有力补充
去年1月,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腾讯征信、芝麻信用、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及华道征信在内的共八家机构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
对于国内个人征信业务的“开闸”,业内专家指出,在此之前,我国居民的个人征信信息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出口,而人行征信基本只能覆盖到银行端。而在个人征信机构出现后,征信信息的覆盖范围大大增加。以目前征信机构的“三驾马车”: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和前海征信为例,芝麻信用依托支付宝,侧重覆盖用户的消费信息;腾讯征信通过QQ、微信,侧重覆盖用户的社交信息;而前海征信则背靠金融属性更强的平安集团,侧重覆盖用户的金融信息;这些信息完全可以成为人行征信的有力补充。但是谈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拥有传统金融信息同时覆盖线上数据的前海征信,明显在风控经验上占据优势。
该专家进一步举例说明,假设某个人客户想通过某网贷平台进行贷款,通过查阅该客户的人行征信信息,平台可以得知其有较高的收入水平、无车贷无房贷、信用卡还款记录良好等信用信息,可以接受其贷款申请。但如果这个网贷平台与民间征信机构有合作,而该客户也已被征信机构的数据覆盖到,就可以获得其更为详尽的征信信息。比如某P2P平台和前海征信合作,就可以依据其好信度的分值高低判断客户的综合信用状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放贷平台的风险审批效率,同时也从源头构筑了第一条风险防线。前海征信还有一款信用风险防范产品好信常贷客,通过大数据有效的侦测申请者的信贷饥渴程度,来判断客户的风险状况,非常有效。试想,一个四处借钱的人,相对风险是不是更大呢?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P2P企业开始认识到风控的重要性,并选择与各大征信机构开展合作。比如惠人贷平台与鹏元征信的合作,后者向前者提供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以及企业信息查询。又如联众在线金融选择与前海征信合作,后者拥有超过1000家合作机构的数据。伴随P2P企业自身风控意识的不断加强,再加上有最严监管的利剑在前,实力征信机构的坚盾在后,互联网金融将不再是风险的代名词,互金行业的发展也必将回到有序、健康的正轨之上。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