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社交金融真正的贡献是突破纯商业收益
互联网+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6-04-13 阅读:3689
4月12日,在借贷宝企业版服务产品发布会上,目前任职五道口金融学院的谢平教授发表演讲,分析了社交互联网金融。
他认为,社交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模型是其风险容忍度应该比其他商业互联网金融高。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贷款还是企业之间的贷款,一定要把违约的容忍度扩大。“就是说借钱不还,不还我也算了,你敢不敢这样,我相信你将来有钱了,事业做大了,早晚会还,你真的还不起,我也不要了。你做社交金融得有这种胆量。”他说。
他分析到,社交互联网金融具有社交、网络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基于社交网络,金融活动在熟人之间展开,信息互通具有迅速、便捷、高频的特点。他表示,应该为社交互联网金融的这一灵感点赞。
同时,他指出,与纯商业金融活动相比,社交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交易活动在熟人之间展开,基于相互信任,风险控制技术和风险控制成本会比其他大银行,其他P2P平台低,交易成本也会下降。
谢平强调,社交互联网金融和普通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具有人情,交易活动中的欺诈风险比较小。
同时,社交互联网金融不应该被看做是纯商业模式。“因为你收入的,你回报的不仅仅是利息,你还回报了友谊。这是很关键的,这是社交互联网金融和普通商业型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区别。这是社交金融真正对社会的贡献。”他说。
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
谢平:借贷宝的基础理论,就是社交互联网金融,它的技术基础就是社交互联网,你们想象最典型的社交互联网是什么,facebook,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网络中有很多分布式的圈,这些圈就是熟人,这个圈和圈之间也有熟人,所以他是一个重叠的分布式的多元的这么一个网络。这个网络是借贷宝的核心灵感。
所以说,它具有社交、网络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实际上现在我们在社会上还有类似的网络,所以说我今天稍微讲一下社交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首先是一个社交网络,它的金融活动是基于熟人,这个熟人就是社交网络造成的,其次没有网络之前大家也有很多熟人,同学、朋友、亲戚,但是他们的来往是频率很高的,有了网络以后这些不同的圈子可以几秒重之内可以互通信息,这个信息是金融交易的基础,所以这是互联网金融的很好的应用,这个灵感能够这么获得,应该说是很被点赞的。
社交互联网金融的熟人之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已经认识,这个和我们以往的纯商业性的金融的区别就在这里,传统的方式的问题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低,而社交的金融的互相的相信就基于在没有发生交易之前,没有发生金融来往之前,他们已经认识,起码是知道大概的信息。实际上现在社交发展成商业活动很多,比如说很多的农产品和朋友圈上卖的东西也很多,只不过他们把这个概念引入到金融,结果成功了,因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有很多的案例,像借贷宝这种基于社交网络的互联网金融,他们是做得最好的一个,而且做得大,做得成功。那么熟人之间有信任,相互对冲,所以相对风险控制的技术和风险控制的成本比其他的大银行,其他的P2P平台相对而言成本要低,做得好一点,这样的话交易成本也是下降了。
但是我现在看到了他们的材料,有一点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你们再看一下这个社交互联网金融和普通的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区别在哪?网络什么都有了,我觉得他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在于有人情在里面,尤其是个人之间。因为你本来已经是熟人了,所以说欺诈风险应该说比较小。因为你能识别这个人是不是会欺诈,如果说这个金融交易,这个借款之间欺诈风险基本排除的话。那么尽管我们说是匿名的,给他贷款,实际上,社交金融和一般的商业金融最大的区别就他有人情在里边,所以说他有友谊,有交流,有熟人之间的信任,有朋友之间的关系。那么,当这些东西在你金融活动交易的时候,你不应该把它看作是纯商业的模式。因为你收入的,你回报的不仅仅是利息,你还回报了友谊。这是很关键的,这是社交互联网金融和普通商业型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区别。你这里贷款,你的交易行为,你不但获得了资金回报,还获得了你给朋友支持的友谊感,你给朋友支持的贡献,这是社交金融真正对社会的贡献。
所以说我就给出了一个社交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模型,社交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模型是什么?就是说它的风险容忍度比其他的商业互联网金融应该高。也就是说在社交互联网金融中,我允许你来,我得相信你,你今天赖账了,没有关系,所以我劝吴刚他们不逼人那么紧,你赖帐90天一个什么措施,一百天一个什么措施,没有关系的。因为你承认是社交互联网金融,这个人今天不是欺诈的话,他今天还不起钱,将来早晚会用其他的方式回报你的,这是社交互联网金融和商业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区别,这也是金融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于商业。
所以我的建议是将来我们既然要真正做好,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贷款,企业之间可能还有一点商业性强一点,一定要把这个违约的容忍度扩大。就是说借钱不还,不还我也算了,你敢不敢这样,我相信你将来有钱了,事业做大了,早晚会还,你真的还不起,我也不要了。你做社交金融得有这种胆量。
这是我从理论模型是不一样的,他的风险,因为你想想,如果你们班上同学有人困难跟你借钱,肯定不还,你肯定心理很踏实,因为什么?他记住了,你给了他友谊,这是你的利息回报。他的孩子和家人都记得你曾经在困难的时候支持了他,这是你的利息回报。现在我们技术做不到对友谊怎么样量化,但是我相信对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候,你的非商业性回报等于增加了个人的效益函数,这个效益函数本身是可以量化的。
实际上现在的金融学里面很大一个部分,慢慢的跟社会学有一点贴近,就在于大家越来越计较金融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对贫困人,对普惠金融方面,对低收入方面,对那些尤其是在非洲比尔盖茨现在做的事情,也是通过手机做的。就是说多少钱之内可以不还,但是我相信你将来找到工作,或者是说你的庄稼长大了,你会还的,我把违约的容忍期放在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是这一辈子。
美国给大学生的贷款,华尔街日报登的,大概是30%的学生没有还,但是后来政府给补贴了,允许,但是也有一个信用记录,但是也跟这些人联系,后来当这些人找到工作了,挣钱了,就慢慢还了。但是你们现在做不到,那个是纯政策性的。我的理解就是说我们社交互联网金融,不一定非要百分之百的考虑商业利益。应该考虑你中间对那些小企业,小微企业,很多的小微企业有失败的,失败的没有关系,你两万块钱,三万块钱不还了,等他创一个企业再还。这是你社交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所在,就是说你这里隐含的一部分友谊,友情,回报这种东西。我相信这个东西,当然了,现在可能还没有什么财力这么做,这个模型预算和风险容忍度做不到那么大,所以利息不能高,风险的覆盖。但是等你有钱了,你们赚得多了,或者是说企业资本金大了,将来会越来越多的做这些。做这些以后,长久下来,你的回报将非常大。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