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未来”的九大思考
资讯 零壹财经 ·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网 2022-07-26 阅读:8567
7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本届峰会主题为“创新驱动新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在设置数字经济、数字丝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分论坛之外,本届峰会还紧跟数字中国建设前沿和热点领域,新增新技术、5G应用及6G愿景、跨越数字鸿沟、数据法治、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等7个分论坛,主题更丰富、内容更全面、特色更鲜明。最终,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涵盖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卫星应用等领域,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本届峰会聚焦时代课题,与会嘉宾相互交流建设成果,分享发展经验,共话数字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表示:数字化转型 首要是思想解放和理念转换
互联网革命开始进入下半场,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正在开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新趋势和新挑战的认识,应该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重点抓好顶层规划和试点示范,多层面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数十年的转型阶段储备合格人才;大力开展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造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基础支撑,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解决被卡脖子的“短板”问题,同时,把握前沿发展趋势,研发引领性技术,树立我国的技术“长板”。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云网融合赋能数字中国
云网融合发展从1.0阶段的云网协同、能力整合,到2.0阶段的网随云动、融合赋能,当前已步入3.0的全新阶段,呈现出六大特征:一是云网一体,打造基础设施的新形态;二是要素聚合,构建集成服务的新平台;三是能力开放,建立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四是智能敏捷,提升能力应用的新效能;五是安全可信,构筑自主可控的新格局;六是绿色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曾毅表示:探寻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中国方案”
长期以来,主导全球数字产业的是“一款芯片打天下”的单品思维,其大规模生产和普适化服务都是针对共性需求的,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为缩短国产化单品的性能和世界先进水平距离,应该遵循系统可以弥补单品弱点的系统工程理论,发挥中国电子产业核心环节布局完备、组织协同能力强的优势,在构建数字系统时,打开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等软硬件进行系统优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调优。遵循市场本质,坚持“用户需求至上”,以高度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同用户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以联合开发模式进行行业定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输送核心能力
赋能数字政府建设,中国联通成为重要力量。中国联通携手中国电信累计开通5G共享基站86万站,推进省级和重点城市的5G专网与政务外网互联互通,提升政务外网服务能力。中国联通依托云网数智链安的一体化优势,为24个部委提供数据服务,参与建设14个省级政务大数据项目,全面支撑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中国联通聚焦公共服务的重点场景,落地83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为超过20万个行政村提供数字乡村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国联通聚焦政务安全核心需求,做好安全产品供给,为数字政府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金良表示:数字化金融新举措 助力数字经济新发展
中国建行聚焦科技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将企业的科技水平纳入银行授信评价,构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企业凭借专利就可以获得融资。同时,创新“科企融资链”系列产品、“股债贷”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中国建行聚焦企业数字化管理全流程,通过银行系统与核心企业、核心平台系统对接,融入到产业链生产经营各环节,创新全链路的“建行e贷”线上化服务,链条企业“点点鼠标,融资即可到账”,以数字技术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建行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难点,建行秉承大数据思维,整合纳税记录、交易结算等各类数据,为客户精准画像,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模式。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
基于华为与客户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三点发展建议:
一是升级面向行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需要联接物和机器,这样才能获取大量的数据。为了使数据采得到、流得通,我们需要升级联接基础设施,以适应联接对象从人扩展到物的变化。为了使数据算得好、算得快,我们还要升级计算基础设施。
二是发展行业软件。当前,基础工业软件底子薄,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带来了如在线协同设计、数字孪生等新要求。这对行业软件的发展是挑战,更是机会,关键在于协同发展应用软件和基础软件。在应用软件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发展行业软件云,以加快软件迭代和应用成熟。
三是培育数字人才。目前,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超过1100万,随着数字化加速,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扩大,特别是专业化人才及跨界复合型人才。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AI+大数据”助力公卫应急管理
要持续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要能够对疫情防控做到科学精准高效而且低成本,这就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在大数据底座之上,人工智能实现精准、高效、低成本。在大数据的基础支撑上,通过语音交互让机器排查提高效率,通过语义理解和医学AI的相关技术,达成更深度的疫情防控,助力相关医疗救助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目前,科大讯飞三分之二的力量用在认知智能。承建了中国唯一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机器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笔试,并超过了96.3%的参加考试的医生。机器人考完后,开始在基层把它当成全科医生助手——智医助理。到现在,已累计看了4.5亿次病人,机器人不断学习迭代,大幅提升了基层的诊疗能力和需求。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军:一体化平台推动精准防疫
大数据集团作为福建省疫情防控信息化支撑单位,依托“三公(工)一大”融合协作机制形成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库,用最短时间支撑建成覆盖全省的区域核酸检测系统、福建健康码和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率先在全国形成“全省一盘棋、协同有力、决策精准、治理高效”的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体系和全省疫情防控动态“一张图”。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东表示:以创新拥抱数字未来
过去几年,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都在加快,数字、算力、网络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加入,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服务和新模式。尽管疫情给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但企业界谋求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创新突破的步伐反而在加快。数字经济将直接带来更高的产业效率、社会协作效率,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优质的民生保障和更强的创新力。借助这股力量,中国经济将有更强的底气和后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今天的数字经济将数据、算力、网络、智能终端、AI等新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到原有的业务活动中,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所以数字经济就是一种创新经济,而身处其中的企业,也必须借助数字的力量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突破。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