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贷

国内P2P迎拐点 海内外平台将同场竞技

网贷 囫囫 · 零壹财经 2016-04-05

关键词:p2p海外平台

随着P2P行业的增长,目前除了受到英国、美国、中国少数网站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主流金融体系的兴趣。

 

自去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紧接着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叫停P2P等新增互联网金融公司登记注册,国内政策逐渐收紧趋严趋势明显。在经历过一番野蛮生长之后,P2P网贷似乎在此刻迎来新的拐点。

 

在此之前,因国内缺乏有效监管以及征信体系的缺失,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P2P与国外严格的监管体制和完善的征信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P2P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为民间巨量的闲散资金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让一些优秀平台脱颖而出。

 

不过,这种先创新后监管的互联网金融形式也使得行业一定程度上变相发展。因缺乏监管标准问题平台频出,良莠不齐成为中国P2P网贷的一个特征。撇除发展年限以及发展环境,对比中外P2P,两者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国内"千贷"大战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结合国内庞大的借贷市场需求,我国网贷行业获得迅猛发展。网络借贷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银行金融版图,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国内不同于国外P2P平台运营发展环境的背景下,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中国市场。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P2P平台的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中国网络借贷市场规模突破万亿,超越了网贷发源地英美成为全球最大的P2P交易市场。不过与国内竞争环境不同的是,国内的数量的占优势与国外在运营质量的对比,也给P2P不一样的发展思路。

 

2015年可以说是P2P平台抢夺用户最激烈的一年,百度、网盟各种营销推广方式变得火热。飞机场、高铁站以及地铁站、电视台、广播电台、门户网站、垂直网络社区以及微信、微博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遍布线上线下P2P的广告更是无处不在。为了在规模上占领市场,水涨船高的获客成本,依然让众多P2P企业趋之若鹜于烧钱。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似乎在中国独有。而最近北京工商局要求下架P2P广告的消息在行业内掀起一阵轰动,没有大肆推广的P2P又是否将缩水?

 

对于宜人贷本次美国上市,业内人士就宜人贷与LendingClub进行对比,与LendingClub股价首日大涨不同,宜人贷却出现了另投资者尴尬的局面,开盘后便出现暴跌。面对股价大幅下跌,宜信CEO唐宁却也直言,对于此次宜人贷纽交所上市后的发行价和股价走势并不十分重要,海外上市更多是为了树立形象。不过是否如像唐宁所说,投资者看中的是平台潜在的发展能力,这与当下国内平台依靠资金扩张规模,以及高额的营销和获客成本的发展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对后期的持续发展带来带来挑战。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盈利,或者创新已有模式来获得投资者的支持。

 

国内平台进场  中国互联网金融走向世界

 

去年12月18日国内P2P平台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摘得国内第一股的头筹。这一欢欣鼓舞的消息无疑给近段时间因e租宝事件而身陷囹圄的P2P带来一股清凉之风,在某一程度上大大提振了投资者刚刚建立起来又被摧毁打击的信心。一直以来,国内P2P平台在国际上露面已不是新鲜事,国内互联网金融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例子不在少数。不过这种单纯品牌上的展示更多的是停留在品牌和宣传上,而宜人贷以及国内越来越多平台的"走出去",也打开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化视野。

 

今年以来国内P2P平台相继宣布出海,或者引进国外P2P平台优质资产,或者联合、独立进军海外市场,开发海外国家当地的市场资源,截至目前为止,这种海外上市以及海外市场布局,国内P2P开始走向国际舞台的雏形显现。今年国内首家全球化互联网理财平台新联在线又一海外平台在柬埔寨上线。点融网与韩华集团合作进军韩国互联网金融市场,陆金所、宜信也宣布引入国外P2P平台优质资产,互联网金融全球互通在这里开始。

 

这也将意味着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P2P平台以及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中国P2P将不再仅限于国内市场,不再紧紧是1.0时代流量的竞争,还将进入资本市场与国外平台在风控、产品上同场竞技。

 

据了解,目前较著名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有美国的Prosper、Lending Club,英国的Zopa、德国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韩国popfunding等等。而这些国外平台都有自己各自的发展模式。面对国外开放国外宽进严管的市场环境,既意味着将失去本土宽松的监管政策环境,又需要将与外国P2P平台在同样的环境下展开公平竞争。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Lending Club和Prosper提出除了进行贷款登记外,还需公开财务信息,提供全面、真实、无偏差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要求来看,这也意味着那些想要在美国上市的中国P2P公司需要改变在中国信息披露较少、财务不透等情况,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来提高自身的股价。

 

随着P2P行业的增长,目前除了受到英国、美国、中国少数网站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主流金融体系的兴趣。未来可能越来越多国家出现P2P业态,跨国平台将面临挑战。在适应国外的监管环境下,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技术水平外,也需要增强P2P平台区别于国内用户投资特点的国外用户投资体验、开展不同信贷环境下平台发展模式。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捷越转型:整合线下门店,瞄向消费金融与资产管理

下一篇>阿里、百度、京东、苏宁、乐视为什么都选择重庆设小贷公司?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