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三季度财报:净营收同比增长26%,金融科技业务受监管影响表现平淡
互联网+ 花球 零壹财经 2018-11-30 阅读:7791
财报显示,新浪2018年第三季度净营收为5.5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431亿美元增长26%。

第三季度广告营收的同比增加主要得益于微博广告和营销收入年对年增长1.325亿美元,增幅为48%。
2018年第三季度非广告营收为73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7920万美元下降7%,环比二季度8327万美元减少987万美元,降幅12%。
财报指出,非广告营收的同比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收入列报形式从毛收入变为净收入,不利的货币折算;
②监管因素导致新浪金融科技业务的平淡表现。
在去年发布三季度报告时,新浪董事长曹国伟还特意强调了“欣喜地看到公司在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取得的可喜进展。” 但在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今年三季度新浪金融科技相关业务也受到影响。

2013年曹国伟在公开场合说过,新浪将携手金融机构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和许多大公司类似,新浪金融布局也源起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可以说是新浪互联网金融架构的底层基础,是其社交生态中的重要环节,是个基础性服务。
成立于2011年9月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相比支付宝(2004年12月)、财付通(2005年9月)来说有些晚。
在新浪支付基础上,2012年2月推出的 “微博钱包”品牌是社交与支付进行绑定的典型案例。微博钱包根植于新浪最引以为傲的微博平台中,于是它便顺理成章作为新浪金融产品对外展示的最大窗口。

2013年7月,新浪支付获得人民银行第三方支付牌照,同批获牌的还有百度钱包,即度小满金服前身。
随着阿里入股,微博钱包内常见的支付服务开始由支付宝提供,比如开通会员、粉丝红包、文章打赏等。新浪支付只余分期商城、理财、保险等服务通道支持。
2014年4月上线,微财富上线。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提供基金、票据、P2P、黄金投资等多种投资理财产品。7月,新浪又与易居中国共同打造了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服务平台“房金所”,不过今年5月升级为新居金融,定位为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处于暂停发新标状态。
进入2017年,新浪成立海南新浪爱问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新浪有借、新浪有还等产品。两款产品都是属借贷服务,只是借款用途有所差异。新浪有还属信用卡代还业务,最高额度为2万元;新浪有借则没有固定借款用途,通过与国内银行合作,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借款,最高额度也是2万元。
2018年2月,新浪通过旗下控股的兴民保险经纪公司,正式进军互联网保险领域。目前,新浪保险已上线了旅游险、健康险和碎屏险三个险种,用户可以在微博钱包的入口体验、购买和查询。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金融也有独立APP应用,以提供更丰富而集中的理财服务。基金销售是其中主要内容,新浪通过旗下新浪仓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在APP上线各类型基金。此外,新浪金融还预留了“借钱”、“保险”等入口,不排除后续对“新浪有借”、兴民保险经纪等进行整合。

曹国伟也曾坦言,新浪在互联网金融这一迅速增长的市场确实姗姗来迟。不过他认为一旦获得许可,新浪所拥有的网络地位和用户信息将帮助公司取得快速发展。
上一篇>零壹新金融日报:第九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已公示;蚂蚁金服宣布架构调整
下一篇>瑞士政府推出新版金融科技授权规则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