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财经执行主编张燕发布《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
资讯 张梦婷 零壹财经 2022-01-17 阅读:10088
会上,零壹财经执行主编张燕发布了《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该报告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陆家嘴》杂志和《价值线》联合发布,由众安保险提供案例支持。张燕从绿色金融的发展背景和内涵、国外经济总体情况、中国绿色金融整体情况及具体情况、展望五个方面做出分享。

张燕认为,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未来经济有两个方向是比较确定的: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谈及绿色金融的背景,不得不提到“双碳”目标的提出。在国内,“双碳”目标更是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张燕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将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张燕随后按照绿色金融体系的脉络,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租赁展开了详细的讲解。
一、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
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绿色信贷成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2017-2020年,中国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大。以工行为代表的72家银行机构,累计绿色信贷余额由2017年的54112.78亿元上升到2020年90451.97亿元,增幅67.15%,年均增速18.68%,其中2020年累计绿色信贷余额增速高达23.73%,绿色信贷实现了线性增长。
根据零壹智库研究发现,在选取的72家银行样本披露的相关数据中,国有大型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和占比均处于领先地位。可以看到80%的绿色信贷都是来自于国有大型银行,但是城商行、农商行的绿色信贷增长速度也非常迅速。

从规模看,2020年工商银行以13508.38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首位;从增速看,2020年上海农商银行以369.52%的高速位列全国第一;从占总贷款余额比重看,2020年兴业银行以29.15%占比位列首位。
从各省市绿色信贷占全国比重来看,2020年北京以46.48%的占比位列全国第一,福建以21.38%的占比位列第二。上海、广东以及江苏分别以11.85%、3.25%、1.87%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地区总比重仅为15.18%。
从各省市绿色信贷增速来看,2020年河南及河北绿色信贷增速位列全国前二。位于前五位分别为河南、河北、新疆、广西以及江西,增速分别为80.34%、64.19%、60.83%、59.28%与55.01%。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绿色信贷余额增速稳居第一,不容忽视中西部地区信贷占比呈上升态势。
二、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第二大载体
绿色债券自2016年1月首次推出以来,其规模持续扩大,出现爆发性的增长,2020年发行额5508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1589亿元,规模仅次于绿色信贷,成为中国绿色金融第二大载体。
绿色债券可以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政府类绿色债券中,从各省市绿色债券发行力度看,2018-2020年广东绿色债券规模最大。
非政府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日趋多样化,非政府类发行规模排在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工业、公共事业、金融业。2020年华夏银行在非政府绿色债券发行额排名第一。
从地区分布看,2018-2020年东部地区绿色债券发展遥遥领先,规模数量稳居第一,中西部地区加速追赶,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发展。
三、绿色保险在绿色金融中作用凸显
近年来,中国绿色保险产品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在绿色金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可以看到绿色保险的保额和赔付额在逐步上升,绿色保险产品体系也初步建立。绿色保险产品体系涵盖了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保险服务及保险资金的绿色应用三大类。
绿色保险产品以污染环境风险保障类、绿色资源风险保障类、绿色产业风险保障类、绿色金融风险保障类、巨灾/天气风险保障类以及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类等10类产品为主。绿色保险服务以企业环境污染风险管理服务以及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联动等2类产品为主。保险资金的绿色应用以绿色投资及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等2类产品为主。
四、绿色租赁取得快速发展
绿色租赁成为金融租赁公司特色业务。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7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至少有30家将绿色租赁列为主要业务领域,占金融租赁公司总数的42.9%。
绿色租赁业务范围广。绿色租赁集中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城市交通、绿色建筑、生态旅游、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在清洁能源(如风电光伏)、节能环保(如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等细分板块规模较大。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