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首次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金融”一词出现76次
互联网+ 南瓜 · 零壹财经 2016-03-18 阅读:2787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全文共65600余字。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其中,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具体出现在第十六章第一节。
该段具体表述如下:
第一节 丰富金融机构体系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金融”一词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正文中出现多达76次。
其中包括诸如“强化金融支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机制,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支农作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作用”;“加强对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传递和金融新业态风险的监管应对”等。
其实“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说法,在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经出现,当时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
金融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和国家对“互联网+”战略的支持,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零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P2P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10983.49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存在过大的风险,势必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新兴行业发展“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近两年互联网金融业长期处于野蛮生长期,内控机制不健全,经营风险不断扩大,甚至出现“卷款跑路”现象。大量问题平台和跑路平台的出现,对行业声誉和投资者信心都有很大损伤。
市场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五年规划纲要,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发展受到了认可,同时也表明监管制度将会加速升级,未来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互联网金融来说,合规发展将是贯穿2016年的主旋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以下为涉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第十六章全文: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