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 | 信而富刘一民:希望政府能消除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障碍和壁垒
互联网+ 刘一民 · 零壹财经 2016-03-14 阅读:4382
一、希望政府能消除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障碍和壁垒,扩大其在GDP的占比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开始,在今年的政协首场发布会上,记者向新任的政协发言人提了17个问题,其中约10个聚焦经济,这和过去的两会区别较大。由此我们也可以判断,社会各个阶层对当前经济形势尤为关注,对高层决策有所期待。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世界经济复苏不明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进入艰难的转型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中之重,由此发展内需型经济也成为改革转型的重点。
我们知道发展内需型经济,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将阻碍消费信贷发展的障碍一一排除。然而在中国庞大的信贷规模中,属于个人消费信贷的份额仅有20%,在GDP中所占比例仅为2%,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则要超过60%,在GDP中占比超过20%。因此,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措施消除障碍和壁垒,让老百姓可以通过简单方式、便捷的渠道借到钱,从而产生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在GDP的比重,促进经济的转型与新增长。
二、希望继续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缓解5亿人的"借钱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中国目前有80%的人群未被央行征信体系所覆盖,超过78%的中国人有信贷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在央行的数据库中,有数据但无信贷记录的人群共计约5亿人。由于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传统金融机构没有意愿向这5亿人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纲要,可以看出目的就是推动普通民众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如何解决这5亿从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得到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路!
中国互联网普及程度很高、发展很快,有海量的用户。这些互联网用户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各种痕迹。随着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不断纯熟,有能力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征信难题,从而降低成本,将消费信贷服务扩大至更广大的人群。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大投入,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等领域应该出台一些奖励措施,让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愿意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一起解决消费信贷普及的问题。
三、监管政策应尽快落地,但需兼顾行业发展阶段属性及平台模式区别
2015年,政府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规范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让那些真正致力于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做出成绩的企业有了方向和目标。
今年的两会总理工作报告中,总理再次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这与去年大力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了改变,提法的转变,说明政府及监管机构认识到了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所蕴含的潜在风险,要由粗放式的发展转为在一定规则下的规范发展。
行业目前正处在调整、转型的艰难时刻。我们希望监管政策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专注做事、健康发展,让真正有行业代表性、有技术、有成熟模式的平台能够脱颖而出,走出行业正能量。
一些数据显示,目前行业有几千家平台,发展规模、模式各不相同。而据我们自己的观察,目前行业的一线平台每家业务模式、战略布局都呈现也确实出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即将出台的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行业内发展的异同,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需有弹性面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差异。要一视同仁,但也应差异化对待!
上一篇>一行三会掌门人答疑互联网金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