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研究机构抛出“链能经济”概念 致力塑造新商业生态体系
互联网+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8-09-14 阅读:7953
在现今市场经济模式下,大多数企业收获的利益依然被股份制下的股东所掌握,无法被有效的运用于销售渠道及市场的拓展。因此,这类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无法为实体企业带来变革的契机,需要引入创新型的变革。
《白皮书》认为,基于区块链赋能实体企业所演化的应用场景能够为企业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生态体系。通过对于用户会员体系的优化和创新,构建了除企业股权以外的另一种权益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更改的特质,保证初始数字权益永不可增发,同时还能在全新的商业生态体系内自由流转,让企业和用户依托新型的会员机制实现“互动+资源整合”模式下的价值共创。
报告撰写人之一、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质数链网CEO邓柯解释说,在互动模式的基础上,用户转变为企业的长期利益相关者。“对于相互之间并无信任关系的用户,通过经济利益将其有机融合,构建企业运营之外的新型商业生态体系。”
《链能经济白皮书》摘录:
诞生——链能经济的体系构建
一、链能经济的供需关系
链能经济将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企业有效串联,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运营、管理及生产等方面之间构建新型的供需关系体系,通过赋能实体经济形成多类有效的应用场景。

二、链能经济的核心导向
链能经济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共创。价值共创是由Prahalad于21世纪初提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依赖于以个体为中心,由用户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传统的价值创造观点认为,价值是由企业创造通过交换传递给大众用户,用户不是价值的创造者,而是价值的使用者或消费者。随着环境的变化,用户的角色发生了很大转变,用户不再是消极的购买者,而己经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用户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以及在消费领域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这些都说明价值不仅仅来源于生产者,而是建立在用户参与的基础上,即来源于用户与企业或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共同创造。
在围绕价值共创的机制设计中,链能经济体系主要采用模式为“互动+资源整合”模式,即依托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将实体企业与用户有机串联,构建新型的应用场景。在链能经济体系设计中,对于互动模式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点互动”,即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2)“面互动”,即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3)“体互动”,即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

对于企业而言,链能经济则主要通过资源赋能对其资源整合进行优化和创新。首先,基于链能经济体系下的区块链技术能够将更具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区块链组织赋能于现有的企业组织体系中,实现企业资源的稳定调整;其次,依托区块链技术的链能经济体系能够在用户和企业之间搭建的新型商业生态体系,丰富并细化企业的整体运营机制;第三,链能经济赋能实体产业所带来的创新机遇和可能性,能够对于现有行业中新型企业的崛起产生促进作用,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资源整合的开拓创造带来机遇。

链能经济体系只有拥有实体经济背书和应用场景才有价值,而其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优势才得以体现。依托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所演化的应用场景能够帮助现有实体经济企业适应新一代数字信息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挖掘新型有效市场,创造经济价值。

未来——链能经济的发展导向
随着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I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对于“可编程组织、可编程社会”的区块链体系构想可行性有所不足。对于区块链的发展导向则逐渐回归到针对运行性能和安全性方面支持DApp应用的区块链架构上。以链能经济为基点展望未来,将区块链未来导向定位为赋能实体经济、支撑大规模工业应用及与未来工业相结合的区块链平台构建。
如果说之前的区块链发展导向注重在运行性能、扩展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提升,那么基于链能经济的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导向则更接近与行业应用相结合。通过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注重应用场景的落地,进而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推动链能经济治理结构体系构建,保障区块链赋能的共识机制不断进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参数及智能合约的需求,确保能在透明、合理、公平的治理机制下有效执行。可以预见,链能经济的未来时代将会是基于区块链构建的“互连链网”时代,是区块链网络互连互通的时代。届时,各类资产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安全、无障碍地跨链互连。同时,在监管方面,有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通过与法规挂钩的智能合约的自监管、自合规形式,使得基于链能经济理论所构建的“互连链网”向“秩序链网”迈进。
一、链能经济下的“物联账本”
在DonTapscott和AlexTapscott的《BlockchainRevolution:HowtheTechnologyBehindBitcoinIsChangingMoney,Business,andtheWorld》一书中写到:“基于区块链底层的万物账本为万物互联和协作带来了可能。”随着新一代ICT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智能化让其具有了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可能。智能设备的诞生和使用,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安全的基础上,与互信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相结构,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社会。
在链能经济体系中,若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设备网络“数字化”入网,将可以形成一个分布式的总账系统。该系统能够拥有区块链技术的一切特性,如安全可靠、不可干预、防止篡改、可编程等,并记录着所有数据的交换记录。这些记录在运行中不断进行积累,并由该特定网络中的协作节点进行维护。系统将账本中相关的核心信息与智能设备关联在一起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编程,使它能在预先定义的规则下执行动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万物互联机制将可信而稳定。
链能经济体系与物联网的结合虽然目前只是一个开端,但其未来的发展将要开启的一个新时代。正因为如此,全球物联网巨头纷纷在“区块链+物联网”相关领域布局。根据ForresterWave发布的物联网软件平台2016年第4季度的报告显示,IBM、微软、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各自的平台上提供了互联网服务。依托链能经济体系与物联网之间的关联和融合将交流便捷化,同时产生出新的商业和经济生态模式。
二、链能经济下的“智能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依赖的是对于大范围数据和资源的掌控和调用,其实现的主要基础为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对用户数据的掌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成熟,大量的信息可以有效的被采集和流通,然而如何实现合理的存储、有效的保密性、可控的成本和便捷的扩展性是共享经济的基本要求。基于链能经济体系下的区块链技术则能够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组织安排数据,实现上述基本功能需求。
当数据被写入区块链之后,其原始可信的记录在保证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供给同一产业上下游所有拥有权限的人和企业使用。当智能合约技术成熟之后,链能经济体系下的区块链技术则从信息的记录者转变为交易的执行者。链能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易成本,结合物联网开发出更多新型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