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 “资产管理”和 “金融科技”两大新增长极建设——第三期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研讨会顺利召开!
资讯 楚济慈 零壹财经 2021-04-23 阅读:4814

2016年,在加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上海黄浦区为更好地反映区内金融业的专业面貌与发展轨迹,启动了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工作,并于2017年首发指数报告。经过四年多的优化与完善,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编制更加规范、设计更加科学、指标覆盖面更广。
时间进入2021年,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编制工作进入了第五个年头,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谋篇的重要时间点,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的优化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
为在新格局下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工作,4月22日,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联合东方证券成功举办了第三期“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研讨会”。本期指数研讨会以“全面推进‘资产管理’和 ‘金融科技’两大新增长极建设”为主题,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上海股权投资协会、海通证券、东方证券、上海证券、野村东方、海通资管、东证资管、国君资管、甬兴资管、东证资本、东证创投、华证指数、零壹财经·零壹智库等组织和机构20多位代表参会研讨。与会嘉宾围绕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的定位、指标体系设置与创新,以及绿色金融、大资管、金融科技、金融开放等话题展开积极交流,并从证券业角度出发,对指标体系提出众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详细介绍了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的背景和思路。黄浦区金融办表示,早在2001年,国务院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就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2009年4月,国务院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全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超过2274.8万亿元,已经稳居世界前列。黄浦区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城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扛下了“半壁江山”。其中金融业是黄浦区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区域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40%。
黄浦区金融办同时指出,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外滩金融发展指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期、新阶段下,指数将努力实现三个目的,首先,成为政府决策部署金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参考;其次,成为宣传、展示黄浦金融面貌的重要平台。一是展示黄浦金融的优势和特色,二是宣传区内优质的金融机构;第三,扩大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影响力,将其打造成为黄浦区的一张名片。
上海华证指数公司对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编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指数的背景、工作历程、指数定位、2021年加入一级指标重点领域发展,以及外滩金融发展指数中证券业指标体系和证券业采集数据需求。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介绍了外滩金融发展指数的案例征集工作计划,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入更多优秀的金融机构和平台案例,加大传播力度和深度,将外滩金融发展指数打造成立体化、持续性、服务性的平台型国内外影响力项目。
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工作在数据可行性、指标的完善性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增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法治环境等方面的指标。金融法治环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展现黄浦区金融行政监管与金融司法在协同合作、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展现黄浦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指数编制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
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上海股权投资协会等机构代表建议在绿色金融领域增加绿色债券承销发行等指标,建议在金融科技项下增加人才投入、系统开发投入、人工智能(如智能投顾)以及合规和风控等方面的投入指标。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与会嘉宾提出,作为享誉中外的“远东华尔街”,黄浦外滩的金融底蕴深厚,建议将金融文化建设、金融软实力指标化,以差异化战略打造黄浦区的金融特色。此外,资管公司代表建议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可以从投资人(居民)的角度出发,加入居民金融资产的变迁、金融理财收益率等方面的指标。以后者为例,建议将券商、公募、保险、信托、银行等各行业关于金融理财收益率的指标展示出来,同时也可与上海乃至全国进行指标对比,以此体现黄浦的特色和优势。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