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赋能指数即将发布,工行综合排名第一!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1-04-09 阅读:5479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始终以数字经济战略先行。上市公司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发力数字化转型。
一、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审时度势实施数字经济战略
数字经济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中,能够减少信息流动障碍,加速资源要素跨产业、跨区域合理流动,提高经济效率,有效拓展国内需求,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带来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先后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据我国信通院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其中,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
为保持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作为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式发布,对数字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包括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可见,大规模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全行业数字化发展已作为顶层设计重要部分。
二、领跑我国经济发展,上市公司加速拥抱数字化转型
发展数字经济,企业是主体。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伴随着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990年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1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8%,而在2020年,上市公司总市值为85.27万亿元,占比高达83.93%。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上市公司正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企业部门最为精英的企业群体,上市公司基本涵盖了各行业的优质龙头企业,其股票业绩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品质优化的重要指标。优秀的上市公司对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体现,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过程中,上市公司有望发挥好“头雁效应”,带领各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当前数字经济浪潮下,多数公司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5G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被广泛运用的情景下,各行业上市公司抓住时代契机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现有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消费、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网链这三方面。
在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正在发生一个质的变化,从链接信息转变为链接行为、活动,通过数字设备随时随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数字化生产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互联,实现和消费链、供应链智能互联,而且可以把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平台智能互联,还可以实现社会资源智能匹配。数字化网链通过快速推送存在潜在供求关系的企业大大降低维持产业链的成本。
从当前企业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1.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推动上市公司进行流程再造与流程优化(例如,减少产出价值较低的重复性工作),让人力资源聚焦附加值更高的任务和项目,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业务的运行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上市公司营运成本。
2.精准决策、优化体验。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广泛汇聚数据,为上市公司决策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帮助管理者制定更科学的决策,构建数据驱动型高效运营管理模式的能力。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上市企业对于用户需求的挖掘能力,使其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和更优质的服务。
3.布局新机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上市公司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时可能会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行业加速渗透,有利于激发上市公司活力,带来更多的业务需求。
三、上市公司数字赋能指数发布,衡量企业数字化赋能所处水平
数字化转型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为了全面了解企业数字化赋能情况,对上市公司自身数字化发展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推进企业实现数字化,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联合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的数字赋能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A股所有中国上市公司、港股所有中国上市公司和美股的所有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的数字赋能指数编制原则,设计相应三级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共八个,分为数字化组织与战略、数字化人才队伍、数字化渠道与营销、数字化研发创新、智能生产与制造、数字化流程与管控、后市场与服务创新、企业数字基础设施。二级指标共16个,各二级指标下设43个三级指标。
《报告》通过为一级指标设置权重,对三级指标进行赋值(设置为一分),换算成百分制计分。在三级指标中,占比类指标通过计算其所占比率计入总分、有无类分为0分和1分计入总分,程度类通过量化计算出占比之后计入总分。评定三级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布的企业年报数据、迪博智能化内控指数数据、上市企业官网数据、Boss直聘网和猎聘网数据、以及各大媒体平台新闻数据。
经过指标评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排名第一(100分),榜单排名前五的企业还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6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86分)、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86分)、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4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84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4分)。
在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但是不同行业的数字化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从市值加权的数字赋能指数来看,排名靠前的行业为金融业,教育,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公开资料
从数字赋能指数平均值来看,属于金融业的企业的平均数字赋能指数最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紧随其后。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最大的总市值,但是其包含股票数量多,其数字平均赋能处于总体中下游。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北京、上海数字赋能指数总和排在前列。当消除地域企业数量影响时,即采用数量平均加权衡量的地域数字赋能指数,北京、上海和广东省依旧排在前列,并且在采用市值加权的情况下,北京和广东省仍然名列前茅。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以上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数字赋能评价报告》的部分内容摘要,具体内容请关注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联合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在4.13日(周二)10点至12点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赋能指数》发布会。
注:添加微信13261990570或lycj002,了解会议详情及查看全文报告!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