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如何助力解决消费信贷痛点 帮助银行破解线上扩张难题?
互联网+ 飞鸟 零壹财经 2018-09-10 阅读:6679
随着BATJ的入场,“金融科技”俨然成为金融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
主打ToB的MinTech,其核心价值是通过技术输出提升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近日,MinTech品牌升级发布会顺利召开,标志着公司迎来更为完善的产品矩阵和战略布局。
作为互联网与金融双向结合的金融科技公司,MinTech始终坚守“科技赋能+数字运营”的运营理念,通过信息量化、精准营销、智能匹配、跟踪反馈等新技术为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金融机构开始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进攻,主动以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MinTech研发VP邵栋辉表示。

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金融前沿科技是目前金融行业最具活力的三大板块。
作为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消费金融拥有惊人的发展潜力。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手段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面对海量信息化、碎片化的数据时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消费金融+科技创新”双向结合,让诸多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看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纷纷抢滩个人信贷业务。
中国金融发展虽已有几十年,但长尾市场仍未被满足,因此无论是持牌机构还是创新企业,其未来的主战场都将是下沉式市场,比如低净值C端人群和小微企业。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市场,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其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拥有无限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这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邵栋辉表示,现阶段我国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是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和延伸,其客户资源、市场份额以及覆盖领域远远不及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切入消费场景、利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是金融科技公司发力消费信贷的关键。
“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本质,只是以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邵栋辉认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线上化运营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业务冲击,也带来了改变。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科技手段开发场景和金融产品成为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
“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企业应该是共生共荣的关系”,这是邵栋辉对科技与金融之间关系的理解。
当前BATJ已经和工、农、中、建四大行纷纷联姻,开发金融科技产品,打造科技化、智能化、常态化金融服务运营模式。
然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更多的金融机构同样面临技术困局,如何有针对性、精准化打造符合机构自身的产品体系是每一家科技能力不足的金融机构面临的难题。
邵栋辉认为传统金融机构以网点营销为主要获客渠道,这对于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产品来说运营成本过高,也很难进行业务扩张,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从银行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来看,物理网点很难跟上线上信贷业务发展扩张的步伐;
二是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客户大多已有房贷和信用卡记录,但很多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客户群体未被纳入银行的风控体系内,很难进行风险识别;
三是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核流程较为漫长,并不适合发展消费金融和个人信贷业务。
“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在促使银行转型。正是基于广大城商行、农商行未被满足的需求,MinTech以科技力量和数据驱动帮助银行完善线上信贷业务。”
邵栋辉表示,金融科技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各家银行现在都在进行科技化、数字化转型。以光大银行为例,其披露信息显示从今年开始每年将拿出净利润的2%投入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并在集团层面成立光大科技,带动光大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渠道线上服务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标配,而中小银行以科技突围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的意图在今年也愈发明显。
MinTech自主研发的“智能量子引擎”是一套从获客、风控、资金匹配到贷后管理的全流程运营系统,它涵盖了“变量引擎、定量引擎、筹量引擎、盘量引擎”四大模块。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科技技术为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变量引擎”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统计学建模的思想,从多个维度记录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同时辅以心理学方法,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低成本、海量渠道、高效率精准获客。
“传统的贷前审核,在获客之初就将大量用户拒之门外,这对于大数据采集来说失去了大量的负面样本,不利于进行用户画像、数据建模的更新和迭代,以及风险识别和反欺诈测试。”
同时邵栋辉提到“随着互联网获客的普及,未来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进行实时匹配、风险定价的需求也将会逐渐显现。然后,基于多维度的数据积累和回馈,贷后模型的智能监测和预警也将为机构实现最优化资金配置。”
以客户服务和贷后电话提醒为例,自动拨号可以避免用户信息泄露,人工智能则能逐渐代替人工客服,解决地域、时间限制,而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帮助员工完成电话抽样检测。而针对数据泄露问题,则可以设立虚拟桌面实现数据隔离,利用权限管理保证数据信息查看可追溯。
“我们希望基于数据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回馈,能够帮助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通过B2B/B2C的模式嵌入场景,实现直接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终端服务。同时基于银行海量数据不断反馈,及时修正模型,进行持续的技术革新。”
他表示公司正在以“咨询+运营”的方式进行技术输出,通过与金融机构进行长期的信息交互,跟随市场需求变化做好技术的更新迭代。
押注区块链金融技术输出定位全球
此次MinTech的品牌升级发布会,首次对外宣布其全新的业务布局。邵栋辉介绍目前公司拥有海外业务、智能量子引擎、区块链生态体系、小桔猫智能消费服务平台以及文资明特投资基金等五大业务板块,将助力公司着眼于全球,持续走线上化、科技化、智能化路线。
MinTech于2015年在美国起家,其核心管理层皆来自CapitalOne、摩根大通等全球知名金融或科技公司,这为MinTech全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MinTech已在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未来公司将加速全球化进程,计划于两年内开设10家海外机构。
而对于近期新晋的技术新宠“区块链”,邵栋辉作为一个深谙金融科技的实践者,认为金融领域的下一个技术风口将是金融业的“区块链化”。其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价值转移的成本,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广泛应用于票据、支付清算以及其他金融场景。
据悉,MinTech已于2015年开始深耕区块链领域,帮助有币改和链改需求的机构提供区块链技术输出,解决行业痛点。
邵栋辉谈到,MinTech将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Data)四大核心技术为基石,快速产品迭代,大力技术研发,助力传统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