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推荐

新金融往何处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析

专栏推荐 董云峰 零壹财经 2021-03-15 阅读:6621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监管科技绿色金融金融创新金融科技

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依然会是政策重点支持的对象。

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关乎我们所有人前途命运的文件。

站在新金融——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的角度,可以从《规划》中读到什么?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01 整体基调

在《规划》里,金融扮演着什么角色?

答案是“支撑”。《规划》指出:坚持规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金融为支撑、其他政策相协调,着力构建规划与宏观政策协调联动机制。

在此基础上,《规划》共有62次提到“金融”。从整体基调来看:

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完善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普惠性。


基本都在预期之中:服务实体经济,增强普惠性。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金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仍然离不开这两点。

02 监管走向

关于金融监管,《规划》多处提及,大体延续了偏紧、趋严的基调。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强化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

可以看到,决策层对蚂蚁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的关切程度,到了与四大行等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相提并论的地步。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则早就成了从金融委到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频繁使用的提法。

好在,有关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的表述,稍稍令人欣慰。

03 规范与稳妥

从《规划》来看,消费金融的前进步伐,还需要再慢一点。

在阐述“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的小节中,《规划》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信贷。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规范发展”的重心显然是规范,而不是发展。

一个例子是,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的定调从“促进发展”变为“规范发展”,尔后就是延续至今的全国性大整治。

此前不久,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罕见地提出“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就在3月12日,蚂蚁集团对外公布了其制定的数字金融平台自律准则,其中就提到“消费信贷平台应遵循‘适当性原则’进行额度授信”。

另一处是“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概念,按照银保监会口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融资租赁公司、私募基金、小贷公司(网络小贷)算不算呢?

与“规范”相比,相对柔和的表述是“稳妥”。《规划》提到“稳妥发展金融科技”,以及“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不妨理解为稳中求进。目测央行数字货币的大面积推广,还比较遥远。

关于反垄断,《规划》提到: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想象空间很大。

04 业务方向

还有一些关于金融创新的内容,或许可以为未来的业务方向提供参考。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

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机制。

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依然会是政策重点支持的对象。

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信息化(金融云、金融IT),是当下方兴未艾的赛道,未来潜力无限。

为了推动“30·60目标”的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金融的政策力度大概率会超过预期。

这个国家,从来不缺机会。

05 数字化,数字化

最值得瞩目的或许是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规划》使用了四个章节进行了阐述,涵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与数字生态。

在开篇的导语中,《规划》指出: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这段话读来令人振奋,潮水的方向,前所未有之清晰。《规划》中共有25次提及“数字化”,52处提及“数据”。

在上周发布的《国家数据银行要来了?》一文中,我们重点谈到了数据产权的问题。《规划》用了一节内容阐述如何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

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

《规划》同时指出,“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还提到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机制”。

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数据行业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但由于数据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不管是制度建设还是市场培育,仍将面临诸多波澜曲折。

一个细节是,《规划》提到,“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

搜索、电商、社交,对应的不正是BAT么?就差直接点名喊话了。

挺有意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银行股的选择逻辑

下一篇>处非条例出台,给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