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投身区块链产业 真真假假还是要分得清楚
互联网+ David,G.W,Birch,|,译/顾澄 · 未央网 2016-01-27 阅读:3032
最近好像大家都在讨论区块链。我的一个客户告诉我她的一个竞争对手正在使用比特币进行某种资产管理。我看了看她说的网站,其实那不过也就是个类比特币的数据库而已。然后我又参加了一个会议,有人在会议上提出区块链或许可以帮助解决某种潜在问题。不过根据他们的表述,我认为他们估计连什么是区块链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
似乎在一夜之间,“区块链”这个词脱离它的技术根源和共享分类执行选项的含义,和“云”(注意,这里没有云,只有别人的电脑)以及“大数据”一样成为了万金油词汇,成为了未来主义者肤浅的谈资。
我们都知道,新技术往往会被大肆宣传,但是区块链的这次热潮尤其明显。诚实的说,我并不知道原因,但是应该和它与比特币的关系以及创造机制谜团有关。否则为什么一些明智的人告诉我,他们发现银行在使用区块链技术,因为他们得知银行会议上讨论过开发“区块链兼容性(一个毫无意义的词组)”的选项。
就我个人而言,我看好共享分类概念和其相关技术在众多组织间(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商、监管机构)建立通信、共识、内容和合同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我的老朋友Ian Grigg是真正明白该项技术的人,他认为区块链在技术上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大家都喜欢,所以它成为一种解决方案。不过我认为,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毫无疑问,区块链是实施共享分类的一个不错的方案,并且没有准入限制的创新环境将会释放极大的创造力,但是想要真正满足世界的巨大需求,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能不能理性地讨论和报道技术?比如我们要明白,一个“类比特币平台”不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特定名词,“由区块链支持保护的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平台”只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平台”,再或者“区块链授权共享分类”是,呃…我词穷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