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成渝双城迎新动作,数字经济产业成“闪亮”的星?

互联网+ 江北嘴财经智库 · 江北嘴财经 2020-03-06 阅读:10269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智能产业集群成渝数字经济

从“六个维度”解读成渝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新年伊始,成渝两地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并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新定位、新要求。

日前,两地合作迎来了新动作。

2月28日,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成渝经济圈的核心驱动引擎,举行首次联席会议,明确了携手加强规划战略协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助力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多领域改革合作六项合作重点任务。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此次两地提出的产业合作中,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有何发展机遇,又该如何推动?

01、同向互补成渝两地数字经济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是关键,支柱性产业的确立是核心。

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全球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对GDP的贡献高达35.4%,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2019年10月20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重庆、四川等6个省市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现场授牌。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在数字科技领域,成渝近几年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崛起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比如,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马上消费金融、新网银行、数联铭品、蚂蚁小贷、小米消费金融等。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之下,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政策机制和产业集中优势,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完全有机会成为成渝的增长极。

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标准,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照两个层次,重庆、成都各俱优势,“两个核心”同向互补,紧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凝神聚力。

目前,重庆正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利用已有数字信息化和制造业基础,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着手确立了产业数字化优势。

一是加快推升产业数字化程度。2018年以来,重庆市实施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行“云长制”,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领域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末,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4360.5亿元、增长13.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6%,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增长点。根据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左右。此外,市政府工作报告(附件)中,还明确了“到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第一方阵前列”的目标。


二是发展智能产业等新兴产业。重庆市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积极培育万亿级智能产业集群。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海康威视重庆基地二期等项目落地,紫光华智数字工厂、瑞声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开工,联合微电子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等企业西南总部落户重庆。2019年全市智能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4%。2018年,重庆市智能产业销售收入4640亿元、增长19.2%。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均增长48%以上,智能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增长30.8 %,液晶面板、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幅均超过50%。2018年起,重庆已连续举办两届智博会。重庆市智能产业已开始引得全球侧目。

三是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重庆市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截至2019年,重庆市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28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40个,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9%。生产效率平均提升67.3%、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9.8%、单位GDP能耗平均降低17.3%。云从科技、长安汽车、金山科技等9个企业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融合试点示范项目,重庆联通、重庆信通院、猪八戒网3个平台入选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试点示范平台。目前,全市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3.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9.6%。

同时,作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省则拥有强大的数字产业化基础。2019年8月,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大数据生态建设高地、大数据研发创新高地、大数据示范应用高地和大数据人才集聚高地。打造“成德绵眉泸雅”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3-5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安全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同时,促进5G产业突破发展。建设“天府无线通信谷”、中国移动(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电信云锦天府5G应用产业园、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打造5G产业领域重点产品,构建5G完整产业链等。

02、“六个维度”共推成渝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成渝两地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方向是一致的,但融合发展不是“零”和博弈。

由于不同的产业背景,两地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优势各有侧重,可在产业、政企、示范项目、人才、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六个方面实现互补、合作、共赢。

一是产业联动共推产业结构升级。“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产业经济发展应当充分考虑成渝分属于两个独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具体情况,照顾彼此关切,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实施联盟、联合、联营,最大限度减少两城同床异梦各打各的小算盘。”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江北嘴财经智库研究员邵腾伟表示,要系统梳理双城的产业基础,找出哪些产业是双城均有的产业,哪些产业是双城互补性产业,哪些产业是双城都想拓展的产业。从而加强成渝两地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产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联动与合作,互为市场,在金融、消费、制造、医疗、交通、贸易等各个领域,提升质效降低成本。

二是政企合作共建一流营商环境。2019年,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邵腾伟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成渝两地还需拥有同样一流的营商环境,要搭建双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交流平台,撮合双城数字经济产业和企业联姻融合发展。

数字资产(重庆)研究院院长李志峰也指出,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数字经济和新兴科技的学习,面对新的经济形态,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应加强学习能力,快速提升对新兴经济领域的认知。

三是开展示范项目合作。李志峰认为,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在成渝两地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应更加具有改革创新意识,敢于在数字经济的一些领域先行探索和试点。例如以沙盒、试验区的形式,探索数字经济的新模式,做出一些全国领先和具有示范性的项目。

四是促进两地的数字化人才交流。在引进人才方面,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既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重用,对本地的数字经济人才和产业进行多方位的支持和扶持,同时也鼓励与对方进行人才交流与合作。

五是共建孵化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数字化经济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性,许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需要一个孵化的过程。为此,邵腾伟认为,对互补产业、创新技术和产品可按全产业链一体化结成为产业联盟相互补台,并由双城联合出资搭建孵化平台。

六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平台开展国际化交流。李志峰认为,成渝地区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定位,立足西南,面向西部地区,为整个西部地区树立示范榜样,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地,在未来走向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平台,比如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建设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与新加坡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新加坡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有很多新的探索和尝试,可加强与新加坡的多层次交流合作,设立数字经济研发中心,拓宽思路,提升开放水平,走向国际。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零壹金融APP评测:小米金融

下一篇>6款头部在线教育APP疫情期间活跃度排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