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价格保卫战:穿“绿鞋”入场守住发行价,今日收涨2%
快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9-12-10 阅读:1854
公开资料显示,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2012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邮储银行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2017年8月,邮储银行宣布拟申请A股发行。2019年2月,银保监会公布邮储银行的机构类型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此,国有五大行扩容为国有六大行。
根据邮储银行8日披露的信息显示,邮储银行此次A股发行价格为5.50元/股,战略配售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0.69亿股,网下发行最终股票数量为12.93亿股,网上发行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5.86亿股(含超额配售部分)。
在银行股破发阴云笼罩下,邮储银行发行上市也倍感压力。为稳定股价、防止破发,邮储银行在上市前夕出台多项措施稳定股价,包括引入“绿鞋”机制、战略配售机制、设置不同锁定期、作出稳定股价承诺等多项措施等,并在挂牌前天发布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
邮储银行引入“绿鞋”机制,是指邮储银行授予联席主承销商不超过初始发行数量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若“绿鞋”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约59.48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6.84%(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据悉,邮储银行实施“绿鞋”机制前募资金额为284.5亿元,实施“绿鞋”后预计为327.1亿元。也就是说,新股发行后30天之内,如果股价出现低于发行价的情况,将有43亿的“绿鞋”资金入场。
在A股历史上,采用“绿鞋机制”的IPO仅有三例,分别为工商银行(2006年)、农业银行(2010年)和光大银行(2010年)。其中工行和光大在“绿鞋”行使期内的股价均表现良好,平均股价涨幅超过10%。至于农行则是在“绿鞋”机制的作用下死守住了发行价,而在“绿鞋”退出不久后便破发。
此前,邮储银行在8日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公告》中称,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计划自2019年12月10日起12个月内择机增持该行A股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25亿元。
在战略配售机制的设置上,根据邮储银行此前公告,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等六大战略配售基金齐聚邮储银行A股IPO,顶格参与战略配售,战略配售数量约占发行总量的40%,同时,社保基金组合、央企基金首次集体参与。
此外,本次邮储银行A股IPO的4家联席主承销商承诺,自邮储银行A股上市之日起,其包销股份至少锁定1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据了解,这也是A股IPO史上联席主承销商首次承诺在一定期限内锁定包销股份。(综合新浪财经、同花顺、财联社等)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