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 | 宜人贷2017年净利润13.72亿,招联消费金融盈利11.8亿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观察 · 消费金融观察 2018-03-19 阅读:9670
本周,金融机构监管方面发生重大改革,银监会、保监会合并,另外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另外,消费贷款监管问题继续受到重视,央行系统官员对媒体表示要强化消费贷业务额度和资金流向管控;合肥市开展“现金贷”违法广告清理工作;广东消委会直指互联网消费贷款问题突出:贷款利息高、存高额逾期费。
公司及市场动态方面,消息人士透露,蚂蚁金服消费贷发放量已达6000亿,为建行3.7倍;马上消费金融去年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87倍;招联消费金融去年盈利11.8亿元;二三四五计提10亿坏账:恋现金贷酿苦果,股东减持暴富。
资本市场方面,趣店发布2017年报,去年净利润21.6亿,注册用户超过6200万;宜人贷公布最新财报,2017净利润13.72亿,受监管影响逾期短期波动;平安银行发布2017年报,其中零售利润占比67.62%,消费金融贷款同比增长86.35%。
监管及动态
1
机构改革:银监会、保监会合并 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报告显示,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同时,还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随着银监会与保监会的合并,有利于银行业与保险业在监管上的协调,以及二者的跨界合作,这对新金融或许是个利好。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新的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负责P2P平台和保险公司的监管,P2P履约保证保险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如果延续眼下的多头监管格局,则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将维持目前的混乱局面,央行与证监会之间的角力不会停止,这意味着消费金融ABS的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2
央行系统官员:强化消费贷业务额度和资金流向管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近日对媒体表示,一方面,通过正式文件明确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小贷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产品或服务,严禁上述机构违规提供场外配资,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资金挪用于购房;
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加大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源和收入证明真实性审查,严格对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强化消费贷业务额度和资金流向管控。
3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对各政府立法项目进行了安排。其中,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人民银行起草)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可能意味着自2015年8月就征求意见的“放贷人条例”取得进展,在修正后下发指日可待,冒头的“现金贷”业务的相关主体将会迎来更加完善的监管。
消费金融观察认为未来金融监管可能有以下几个看点:最主要的是一切民间金融机构及行为都会被纳入监管体系中;小贷公司、网络小贷公司等在准入条件、业务定位、业务范围、风险监管方面将会被重新梳理确定;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规制将进一步细化等。
4
合肥市开展“现金贷”违法广告清理工作
3月12日,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官网发布新闻稿表示,为贯彻落实合肥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合肥市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合肥市工商局决定从2018年3月初至2018年6月底,开展为期4个月的“现金贷”违法广告清理工作。
5
广东消委会直指互联网消费贷款问题突出:贷款利息高、存高额逾期费
3月14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下称“消委会”)发布《2017年度广东互联网服务消费投诉专题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服务迅速崛起,贷款、理财需求不再受空间限制,“互联网+金融”的新消费模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金融服务红利和便捷。但其中互联网消费贷款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问题有:贷款利息高、高额逾期费、单方修改分期订单、征信记录更新滞后、额度恢复不及时、诱导消费者(特别是在校学生)过度消费、采取恶劣手段威逼恐吓消费者还款等问题。
市场及业务动态
1
传蚂蚁金服消费贷发放量达6000亿为建行3.7倍
据外电报道,消息人士周一(3月12日)透露,尽管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在贷款证券化上面临更为严苛的环境,但该公司的消费贷款发放总量已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约合950亿美元)。
消息人士还透露,花呗平均每月借给支付宝用户的额度为人民币700元;短期消费贷款借呗平均每月的额度为人民币3000元。据悉,蚂蚁金服的消费贷款发放总量已是中国建设银行该项贷款业务规模的近3.7倍。
2
马上消费金融去年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88倍
3月15日晚,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百货)发布2017年报,根据年报披露,马上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5.78亿元,为重庆百货贡献约1.78亿元投资收益。
3
招联消费金融去年盈利11.8亿元
3月16日,中国联通披露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高达11.8亿元,归属股东中国联通的净利润5.9亿元。
截至2017年底,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授信用户1662万户,贷款余额468亿元。
4
二三四五计提10亿坏账:恋现金贷酿苦果股东减持暴富
近期,二三四五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在这份报告中,2017年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9.32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公告了一项总额高达9.64亿元的资产减值。
曾经处在风口的现金贷,让做网址导航起家的二三四五赚得盆满钵满,据二三四五发布的业绩快报,该公司2017年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85.41%、36.77%、46.72%、45.00%。
但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现金贷业务变为烫手的山芋,二三四五再次面临主营业务的转型,股东竞相减持。对于未来业务转型的方向,二三四五没有对媒体回应。
资本市场动态
1
趣店2017年报:净利润21.6亿,注册用户超过6200万
北京时间2018年3月12日,趣店集团(NYSE:QD)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趣店集团2017年全年总收入达到47.754亿元(7.340亿美元),相较2016年的14.428亿元增长231.0%;净利润达到21.645亿元(3.327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5.767亿元增长275.3%,公司股东摊薄后每股收益达到7.09元(1.09美元),上年同期为1.97元。
年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趣店活跃借贷用户数达到690万,相较去年同期的450万增长52.5%;放款笔数达到2540万,相较去年同期的1840万增长38.1%。
趣店集团于2017年10月上市后正式推出了汽车新零售业务大白汽车,截至2018年3月10日,大白汽车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75家线下自营门店,累计交付车辆超过4800台。趣店负责人表示,汽车金融方面今年预期达到10万台,销售额达到100亿元,目前汽车金融业务利差为2%,主要利润来自销售佣金。
2
宜人贷公布最新财报:2017净利润13.72亿,受监管影响逾期短期波动
3月15日,宜人贷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2017年全年,宜人贷净收入55.43亿人民币,较2016年全年增长71%;净利润13.72亿人民币,较2016年全年增长23%。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宜人贷促成的借款总额为414亿元,其中包括前期服务费(也就是砍头息)73亿元。
3
平安银行2017年报:零售利润占比67.62%消费金融贷款同比增长86.35%
3月14日,平安银行发布2017年报,零售业务营业收入466.92亿元、同比增长41.72%,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44.14%;零售业务净利润156.79亿元、同比增长68.3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7.62%。
在零售业务中,信用卡增长表现突出。截至2017年底,信用卡流通卡量达383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9.73%。总交易金额15472.02亿元,同比增长38.01%。
2017年全年累计发放消费金融贷款2712.3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563.53亿元,较2016年末增幅86.35%。其中,主打的贷款产品——新一贷,余额达到1298.44亿,不良率0.65%。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