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大潮将至,乘风起航
互联网+ 付欣,欧瀚捷 ·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 2016-08-23 阅读:3586

长期以来,银行的经营特征体现为线下模式、信用中介及资产持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客户需求、技术进步和金融监管步入了新的阶段,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即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客户交易的银行,其作为信息中介,采用完全数字化的方式,为个人及企业提供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交易金融服务。
根据我们对国内外领先实践的研究,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基本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点特征、五大构成和四种模式。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三点特征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将从传统的线下模式、信用中介、资产持有转变为线上模式、信息中介、资产交易(流转)。
成熟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包括五大构成模块,这五大模块相互结合,形成完善生态,从而实现客户、账户和交易的完全开放。在开放的理念下,银行服务的对象不仅限于银行客户,而是全社会客户;交易的账户不限于银行账户,而是金融账户与生活服务账户打通;交易不受限于固定期限、固定额度,而是投资者可在资产持有期限内,自由转让资产或资产收益权。
4. 债权转让交易使投资者可以在资产持有期限内自由转让资产(或资产收益权)。
5. 场外开放平台交易嵌入交易场景,交易场景中的客户亦可便捷地进行投融资交易,并将所持有的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在场景中便捷消费支付。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四种模式
实际上,发展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并不局限于大型银行,无论小型银行还是一些生活服务类型的企业,均可根据自身的客户资源、交易场景和金融能力来选择差异化的竞争路径。
通过分析国内外领先实践,从交易覆盖面和交易切入点两个维度,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已逐步形成全能型、精品型、生态型和专业型四种差异化模式。
组织架构能够提升业务灵活性和决策速度
- 独立子公司架构最有利于进行业务转型
- 大银行可考虑循序渐进的架构调整路径,先在条线内设立业务团队
运营模式应匹配互联网的经营模式
- 完全线上化流程经营
- 产品创设和推广需要嵌入交易场景
- 运营思路以客户为中心,快速迭代,允许试错
建立技术能力并形成外部合作
- 搭建具有技术先进性、客户友好性和信息安全性的服务平台
- 加强外部数据合作(如征信机构等)和大数据挖掘应用,建立大数据风控能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