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三农金融缺口超3万亿
互联网+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6-08-18 阅读:3204
关键词:三农,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三农,互联网金融
该报告计算得出结论,2014年 “三农”领域的贷款投入需求约8.45万亿,减去实际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三农”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就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首次被提及。同时,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三农”互联网金融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全新时期。
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为这一困境带去了曙光。报告认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手段,凭借技术优势,可以消除金融的地域歧视,积极吸引城市富余资金回流农村;同时,可以有效甄别具备潜在偿还能力的借款农民,将信用进行资本化,通过对缺乏信用记录和抵押品的农户进行授信和小额贷款支持,建立农户信用记录,为其获得传统金融服务打下基础。而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通过快速降低金融的营运成本,也为金融普及到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据报告统计,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200亿。互联网金融成为“三农”金融缺口的有效补充。
此外,社科院专家认为,相比于一般金融,我国 “三农”金融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三农”业务,亟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建立关于农户或贫困人群的开放使用的公共数据库,建立范围广泛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在成本补贴、税收优惠、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等等。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