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信用卡拐点之战,谁都输不起

观点 沈拙言 · 零壹财经 2023-11-07 阅读:6538

关键词:信用卡零售金融借贷金融银行业

“零售之刃”沦为“负担”,信用卡还有救吗?
作者 | 沈拙言 来源 | 零壹智库
 
站在20年发展节点上,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到达新的历史拐点。
 
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共计7.98亿张,同比下降0.28%。这也是近年来信用卡发卡量首次出现下降。

步入2023年后,信用卡与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一降再降,从一季度末的7.91亿张继续降至二季度末的7.86亿张。

量在下降,质也堪忧。据统计,2022年末,多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上升。建行和农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1.46%和1.23%,较上年末各上升0.13和0.2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1.72个百分点。

信用卡曾经被称为“零售之刃”,在零售市场无往而不利,但如今有观点认为信用卡“快要变成一种负担了”。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客户逾期风险加大、存量市场竞争加剧等都是“零售之刃”黯然失色的原因。

但从客户端看,却很难感受到这一转变。今年7月,北京各个地推办卡场地排起了队伍长龙,只需在活动中办理六家银行其中两家的信用卡,即可领取一台山地车。此类营销活动比比皆是,仍然是信用卡推销业务一贯的味道。

风险加大的同时,营销推广力度丝毫不减,信用卡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成熟期”前的黎明:量与质皆降
 
中国经济信息社6月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认为,当下,信用卡渗透率越来越高,新增用户数量逐渐减少,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消费者对于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和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整体也面临着更多监管加强和风险控制的挑战,信用卡业务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行业发展逻辑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重塑的重要阶段。
 
信用卡市场内,几乎所有指标都在持续着不同程度的萎缩。

除发卡数量外,各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交易金额也有所下滑。比如平安银行2023年1-9月信用卡总交易金额21389.76亿元,同比下降17.8%。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额负增长也在5%左右。

这种负增长态势进而影响到银行的收入,尤其是信用卡收入占零售比例较高的银行。截至2023年9月末,招商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5.51亿元,同比下降8.62%,主要是因为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下降。

资产质量层面,据央行数据,2023年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90.04亿元,环比增长14.35%,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6%;二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96.46亿元,环比下降9.45%,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05%。

尽管逾期金额略有下降,但今年银行信用卡不良ABS发行数量与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且回收率越来越低。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广发银行(臻粹2023年第五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卡不良资产池预计总体回收率为10.67%;农业银行(农盈利信远诚2023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卡不良资产池的预计总回收率为14.77%。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认为,信用卡不良回收生态正在伴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差,让越来越多的公司(个人)惧怕信用卡不良资产包,也不敢轻易参与信用卡不良资产ABS的“交易”。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逾期时间和逾期金额都会提高回收难度,增加回收成本,准入政策与催收政策的调整也导致信用卡不良回收效率低下,进度缓慢。
 
自2022年原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后,整顿僵尸卡成为银行业共通做法,这也是今年以来信用卡发卡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交易金额、手续费等指标的下滑,则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将当下信用卡的发展态势视为步入行业成熟期之前的必要转折。该报告认为,信用卡行业格局从前期“跑马圈地”期步入“精耕细作”时代,各银行也开始调整经营战略,不再以简单扩大用户规模与信贷余额为战略目标,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压力也逐步浮现。
 
02
战略转身:场景融合加速竞合态势已成
 
面对信用卡的经营压力,各大银行竞争策略也在变化。
 
为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多家银行不约而同的采用“跨界”谋求流量的方式,尽可能覆盖更多交易场景,联名、联动是主要关键词。
 
支付宝APP“我的”页面中,新出现了“蚂蚁宝藏信用卡”栏,点击进去是江苏银行与蚂蚁宝藏联名信用卡的申请页面。蚂蚁集团表示,今年双十一前期,江苏银行与广发银行在支付宝推出联名信用卡,即蚂蚁宝藏信用卡。
 
 
电商权益是蚂蚁宝藏信用卡最具特色的权益。用户开卡成功后,双十一期间,可获得两张50.01-50元的无门槛淘宝购物红包;双十一后,每月可以领取一张800-50元的红包,共计7张;从双十一到明年“618”,每月可享购物红包。与此同时,用户在淘宝天猫下单后,在支付宝付款时选择蚂蚁宝藏信用卡分期付款,还可享受3期免息权益。

其它具备流量优势与消费场景的互联网平台也并未落后。据悉,目前美团已与21家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其中区域型银行(城商行或农商行)15家,全国性银行6家,累计发卡2200万张。

去年8月起,中信银行信用卡新增抖音支付、多多支付、唯品支付苏宁支付为交易可累积积分的渠道,今年3月又增加了程支付。
 
紧跟热点潮流,是银行信用卡的另一主要竞争思路。
 
在“酱香拿铁”火爆之际,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等都通过各个渠道采取了花式营销活动,如积分换咖啡、买咖啡满减、领取代金券等。

此外,一个新的趋势正在凸显,不管是新卡开户还是活客营销,银行似乎都开始“报团取暖”。

今年夏天,一场多家股份制银行销售团队联合举行的“办信用卡送礼”活动在北京举办,客户在举办活动的多家银行中任选两到三家银行办理信用卡,就能骑走一辆山地车。此类活动是银行推销信用卡的“传统节目”,但多家联合举办的情况并不多见。

活动中的销售也很实在:“别看大家都在一起做活动,但各争各的业绩,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线下如此,线上亦然。今年“618”大促期间,建设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13家银行首次将信用卡积分功能“搬进”支付宝,“618”期间的信用卡消费积分翻倍到账。

据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618”大促期间这13家银行用户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最高增幅达122%。
 
在存量竞争的当下,信用卡营销的“排他性”似乎暂时被搁置,哪里有消费场景,哪里便是竞合之地。

由于信用卡收入的降低,2018年以来,各家银行都不同程度上对积分权益进行过调整,主要集中在积分获取途径削减、积分兑换设置上限、积分累计规则缩水等。积分商城这一活客的重要途径,在投诉网站和社交媒体上的吐槽也越来越多,诸多用户反馈当下信用卡积分难获取且积分商城兑换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积分沦为“鸡肋”。

黑猫投诉上,以“信用卡积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多达3527条投诉,很多投诉内容是积分贬值、兑换体验差,“还不如不用积分”。

积分商品价格高于外界直接购买价格,无法完全使用积分兑换商品、积分流于形式、需要单独付款等,是消费者的主要投诉点。

8月,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对部分银行商城开展调查,发现上海银行积分商城一款“潘婷3分钟奇迹护发素180ML”商品,单价为30960积分+39元。但该商品在其他多个电商平台的价格在38、39元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这些积分,消费者也能以同样的价格在市面上购到同一产品。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银行机构应当严格把控其合作的第三方及积分商城兑换活动,不能利用消费者急于消化积分的心理设坑,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别让消费者寒了心。

当下,银行在积分权益上的投入是否获得了预期的回报?之后,是优化调整积分商城继续让其成为获客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干脆壮士断腕彻底关闭积分商城,成为银行业的难题。
 
03
迎难而上,直面“甜蜜的负担”
 
尽管信用卡行业面临着历史转身,但其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仍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哪怕极端情况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负担”,绝大多数银行也愿意负重前行。

信用卡是银行触达年轻客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年轻用户具备更大的财富增长潜力和金融消费场景,服务于此类客户也符合多数银行“全周期客户经营”的战略。

而信用卡产品设计灵活、消费场景多元化、申请门槛较低、数字化改造空间大等特征,也契合银行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的经营思路。

与信用卡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能带动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形成不同业务间的交叉联动,在存量竞争时代加固自身护城河。

故而,哪怕信用卡行业发卡量、交易金额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营销却逆势而上,谁都不想失去积累零售客户、发展零售业务的绝佳赛道。

比如在今年“双11”期间,支付宝APP上汇集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银行的“支付宝银行卡双11”活动,在整个大促期间使用指定银行卡便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满减优惠。

用真金白银的补贴,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信用卡的这一打法也契合其属性,曾有观点认为“信用卡是银行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互联网思维最有效的阵地”,在存量竞争时代,同互联网企业联合、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场景联动与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众多银行的主动选择。
 
这一仗,谁都输不起。
加关注 消息
文章:270 粉丝:5 总阅读数:6223.6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六大高校教授建言“央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要保障安全,也要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下一篇>金融大模型,战事逼近“最后一公里”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