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金融

消金市场规模将破10万亿 信保业务作用几何?

消费金融 林帅 零壹财经 2019-07-02 阅读:30257

关键词:消金市场风险信用保证保险众安保险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风险缓释的手段之一,信用保证保险市场正在迎来蓝海。
 

近期,消费金融行业动态不断:第24张消费金融牌照发放,阿里、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争相进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热潮等,行业发展趋势被普遍看好。作为消费金融领域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也让人关注。在新的监管态势和市场环境下,信保市场无疑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必须看到,消费金融信保业务对保险机构本身的风控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金融信保市场让人期待

过去几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增速迅猛,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的报告预测,2017年-2022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仍将维持15%以上的增长率,预计2022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近50万亿[1]。另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

消费金融业务,是指放贷机构向个人提供的、以消费为用途的贷款业务。以往由银行主导的消费信贷业务中,客户定位都会放在能够提供较好的抵质押资产的中高收入群体,而更多的缺乏担保、没有资产可做抵押物的客群,要通过纯信用的借贷方式满足融资需求,则一直受制于有效信用数据缺失的现实。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虽然在推动个人征信业务发展方面,国家在不断做着努力,但直到2018年,国内首家持牌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才获批成立。

此前,一信贷平台负责人接受零壹财经采访时曾指出,虽然国家在逐渐推出关于数据开放的政策、措施,但目前来说,有效的征信数据以及合法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还是缺失的。

也因此,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一直存在着高欺诈、多头借贷、借款人失联等现象,高风险增加了消费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担忧,借款方的资金需求也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要服务好这部分缺少抵质押资产、有效征信数据较少的长尾客群,对金融服务提供方的风控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术背后,更多维度、更有效的数据是关键。

消费金融行业高速增长,在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之下,信用保证保险(以下简称"信保")市场也受到带动。信用保证保险是指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属于财产保险中的一种,通过保险产品进行风险转移和缓释,对推动消费金融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信用保证保险未来的市场空间让人期待。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彦向零壹财经介绍到:"信保是将债务人的信用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和缓释,对于信用贷款来说,在没有抵质押物的情况下,信保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信保的优势有以下四个方面:1.保险公司在风险经营方面具有专业优势;2.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经营杠杆对其业务的限制较小;3.成本较保证金、融资担保公司等其他增信手段更低,债务人更易接受;4.相关政策也鼓励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动居民消费。"黄彦补充道。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企业在提供信保服务缓释行业风险的同时,其在服务过程中所掌握到的场景和维度更加多样化的数据,也反过来对其自身风控技术有所促进。这种天然的数据优势,正向推动了险企的信保服务效果。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信用保证保险的接入,使得消费金融的风险分散,帮助持牌金融机构控制资产不良率,降低了资金成本,能提升其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积极性。而在借款端,信保产品成了有效的增信手段,能帮助借款人更高效地触达匹配资金,满足其融资需求。

由于在缓释消费金融风险方面有着关键作用,信用保证保险也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消费信贷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发展势头虽好,风控问题不容忽视

在市场空间和政策的激励下,包括平安产险、众安保险阳光信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保险企业,均有展开信保业务。由于各个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不同,业务开展的效果也不一。其中,平安产险、众安保险等较早进入消费金融信保领域的企业,目前来看取得的成绩在行业里较为突出。

根据同盾科技发布的《信用保证保险行业白皮书》,2018年众安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原保费收入为37.7亿元,较上年猛增180.3%。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大地保险的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增速也都超过90%。在保费规模上,平安产险去年则以超过330亿元的原保费收入在行业里遥遥领先,同比增速也达到64.4%[2]。

在信用保证保险领域,平安产险入局较早,其在2005年就成立了信保事业部,之后于2007年,平安率先在市场推出首个消费信贷保险。从2018年平安集团的财报数据来看,保证保险已经成为平安产险中仅次于车险的第二大保险产品。

人保财险在信用保证保险领域的发展情况居于平安财险之下,该险种的业务数据在前几年财报中并没有过多提及,到了2018年,在财报的保险产品经营信息中才出现几个相关数据。其中,人保财险信用保证险原保费收入为115.75亿元,同比增长121.4%,赔款支出34.29亿元,承保利润为1.85亿元。

现阶段,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信保产品渗透率仍比较低,在消费金融领域可观的市场规模带动之下,可以预见,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引入保险机构分散风险,并且保险机构在自身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大信保业务的参与力度将成为趋势。麻袋研究院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大部分财险公司都已布局信用保证保险业务。

虽然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势头正好,但行业存在的风险依旧没有减少。6月12日,在2019消费金融公司高层座谈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庞雪峰也指出,当前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风险防控能力、科学发展理念、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合规经营意识四个方面仍存在不足。

而消费金融行业的风险,也容易通过信保业务传递到保险行业。黄彦也指出,"信保业务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保产品虽然作为风险缓释工具而备受关注,但要真正起到风险管理作用,提供信保产品的机构本身的风控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全新的风控态势下,消费金融领域的风控技术水平离不开多维度、有效的数据支撑,但数据的获取并非易事。保险机构的数据来源除了央行征信体系以及外部购买的数据,很重要的一点则是通过自身保险产品服务积累的数据

以众安保险为例,众安早在2015年即入局消费金融,推出面向不同消费金融场景的消费信用保险产品。众安保险风控资深副总裁梁玉苹曾提到:"众安保险2018年服务逾4亿用户,80、90后等新生代人群占比超过51%,这些用户人均购买保单15.8份。这些多样性的场景用户画像使得众安保险可以更加客观地识别用户的消费生命全周期,也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用户在提出金融服务需求时的合理性。"

除了借助自己拥有的大数据来打造风控技术之外,也有不少保险机构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增强风控实力。2018年初,平安产险与金融壹账通合作推出智能风控项目,彼时,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该项目已经开放输出,与10余家中小保险公司签约合作。

2017年初,国内首家市场化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信保与金融科技公司ZRobo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信保大数据风控新模式。

结语:作为消费金融行业风险缓释的手段之一,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带动下,信用保证保险市场正在迎来蓝海。同时也该看到,消费金融信保行业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推进过程中也有很多变味行为发生,更有保险企业因为自身风控能力不足而被风险拖垮。在市场蓝海面前,消费金融信保业务参与者,想要分得市场一杯羹,无疑得先打造好自身的风控能力。

相关来源:
[1]前瞻产业研究院《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同盾科技《信用保证保险行业白皮书》。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流量尴尬频现,新零售刻不容缓

下一篇>薛洪言:“助贷”模式是消金行业的发展趋势 | 消费金融十周年专访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