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老赖or受害者?探秘借款人与平台恩怨背后的真相

南宫晓典 · 零壹财经 2019-01-18 13:09:07 阅读:4632

关键词:P2P网贷借款人催收恶意逃废债老赖

“——Everyoneisamoon,andhasadarksidewhichhenevershowstoanybody.(每个人都像月亮,有着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的阴暗面)。”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用在每个行业亦是如此。 在一个良性借贷生态圈内,平台向借款人提供借款项...

“——Everyoneisamoon,andhasadarksidewhichhenevershowstoanybody.(每个人都像月亮,有着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的阴暗面)。”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用在每个行业亦是如此。

在一个良性借贷生态圈内,平台向借款人提供借款项目,借款人按时还清每期款项,每期还款能够按时被投资方(或放贷主体)收到——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状态。平台、借款人、投资人能够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但总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出现,从而打破稳定。过去,我们的视角通常集中在投资人-平台关系,而这回,晓典将以借款人-平台为重心,为各位读者切换观察视角,从“资产端”的角度,来看一看底层资产到底面临哪些潜在风险。

文章内容的展开将基于业内一家知名公益性消费投诉平台——21聚投诉。

“无辜”的借款人

归在这种类型的借款人,有些实在不能够称得上投诉。毕竟不还钱的理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比如看最近这条挂在聚投诉首页最新的信息:


逾期两天,平台打电话催收,就被称作为“无良催收”了。各位要知道,网络借款并不像信用卡还款会给到一定的宽限期,或容时容差之类的规则——平台通过扣款、收款,还得准时传达给投资人。

再如这个以“暴力催收”作为投诉标签的,详情看下来几乎没找到暴力的影子:


除了上面两种,还有愿意还钱,但是希望薅平台羊毛的这样一类借款人,类似于最近资金有点困难,希望平台能给利息打个折,甚至全部免息只还本金的。

这种缺乏还款意愿,行动上又十分拖沓的借款人还真不少见,甚至连一些正常催收人员都感到无力,比如这个做催收的,开了一条名为《投诉聚投诉平台》的投诉贴,回复评论高达1754条,点赞1352次,位于全站热帖榜首:


【小结】

借钱有一个理由,不还钱却有N多个理由。

从大部分借款人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催收的主流方式,还是电话、短信联系。最近晓典看到一些投资人亲身经历讲述,投资项目逾期后去往平台亲自查标,标都是真的,但电话很多打不通——暴露出平台前期的风控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体现出资产端模式问题:纯线上借款资料来源比较有限,相较而言不如线下资源丰富。因此,晓典在先前分析招股书的时候就有提到,线下资产的质量是优于线上的,大数据也有所证实。那么为什么,平台还要趋之若鹜地砍掉线下资产端,转型纯线上呢?主要还是成本驱动因素,而且线下资产端门店受到的管制过于严厉:不得新增线下资产端门店,且在备案尚无定论的背景下易被当地监管驱逐。

“善良”的平台

一棍子打死一个是群体是不对的。固然存在一些花花肠子的借款人,同样,也存在一些爱钻空子的平台。

平台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盈利。它是商业主体,并不是公益组织。盈利来源有什么?向投资人、借款人收取的撮合服务费。

本分盈利无可厚非,但一些平台铤而走险,玩起了擦边球。

比如尾字母为Y的某平台,在最近几个自媒体号的存在感相当强烈:


综合集体投诉里面的借款人陈述,想去该平台借款,必须要先开通100-300元不等的“会员费”,该“会员费”属于“砍头息”性质,使得平台借款利率变相突破红线。并且会员费与放款毫无关联,开通会员却下不了款的案例比比皆是。

令人称奇的是,该平台不仅薅一把借款人,连部分非借款人的职业“羊毛党”都被反薅:


为什么“羊毛党”会看重该平台?原因是该平台的某个会员体系,拥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优惠充话费、优惠购买电影票之类。可“羊毛党”充值会员后还没捂热,平台就急吼吼的单方面修改会员权益规则,说变脸就变脸,妥妥的使众“羊毛党”给反薅。晓典2018年年初在一篇名为《P2P平台规则变动请提前30天通知投资人》(https://www.wdzj.com/zhuanlan/guancha/17-7323-1.html)文章中提到过,传统信用卡修改规则,需要提前45天公示。但一年多过去,互金平台随意修改规则的乱象还是不断上演。

再如某美股上市的P2P平台,需要在借款人在借款商城“购物”,才能“点亮”借款额度:


根据借款人反映,收到实际商品的,感觉商品“不值那个价”,当然也有在发货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申请退款的借款人采取补救措施,但平台迟迟未解决:


【小结】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套路九连环。

相比于简单爆粗卷土重来的“超利贷”,一些衣冠楚楚貌似君子的“大平台”就委婉许多,将收费名目披上各种各样的外衣,甚至可以提供真实的运单号以证明其只是正常商品交易而并非借款项目。

那是不是投了这样的平台也没关系呢?

其实不然。除去监管层面的因素,平台之所以这样以身涉险,是因为在一个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它赚不到钱,它并不具备行业某些头部盈利平台所拥有的真正实力,但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又必须生存下去,只好绞尽脑汁,想出花样繁多的“捷径”。

写在文末

想必看完此文,你对网贷风险又多了一层认识。

最近业内一份重磅文件的落地,对投资人来说可能云淡风轻,但却在机构间引起巨震,那就是有关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管理办法。2019新年伊始,浙江银保监局再次强调了辖区内各民营银行、城商行经营需遵循地区定位,不得跨省。

P2P底层资产的风险高于传统银行的所接触到的资产类型,经济恶化的借款人、肆意玩火的平台,都可能成为项目产生资金缺口的导火索。为了防范风险,尤其是像民营银行、城商行这样免疫力相对较弱的群体,监管有意识地将银行资金与网络贷款进行隔离。

过去的大多数时间,摆上台面的联络关系,多是借款人-平台以及投资人-平台,很少出现借款人-投资人的直接联络。

但互联网时代投诉平台的诞生,或能给我们另一种观察平台的维度:哪些平台拥有真实借款人,哪些平台拥有相对健康的业务模式——借用篇首马克吐温的名言进行改编,只有见到月亮的DarkSide的那部分,才能算真正认识了整个月亮。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