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数字经济时代,融资租赁业将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
观点 陈铁文 零壹财经 2022-05-24 阅读:4643
在陆家嘴封面主题分享环节,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基于本次交流会发布的报告,结合自身在行业内丰富的阅历进行了主题演讲。
在会上,曾刚从租赁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行业需求侧、供给侧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该行业未来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的四大趋势。
需求端:回归行业本源才是治本之策
曾刚首先对租赁行业监管体系的形成和政策背景进行了解读。他表示,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中国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融资租赁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7年之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分为两大类,中央层级是直接持有金融牌照的,具体到租赁行业,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租赁持有的是金融牌照,接受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而融资租赁拿的是一般的工商企业牌照,属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的范围,二者在企业性质、融资渠道以及融资成本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监管主体的不同,意味着在不同的监管体系中分属不同的监管机构,金融牌照是由一行两会这样的监管机构来进行直接监管,而地方AMC、保理、融资租赁等机构没有金融牌照,又从事准金融的业务,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管,监管主体不同,有可能会出现监管规则不统一而导致监管套利的现象。在过往的实践中,这类监管套利在行业里比较盛行,也成为2017年以来租赁行业监管治理和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
在目前的监管架构下,行业监管规则由金融监管部门统一制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执行,不同类型的机构在从事相同业务时在监管上是一致的。在这样的监管思路下,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规则不断完善。
供给端:培育核心竞争力
曾刚强调,随着金融监管趋严,未来金融监管的环境和金融持牌机构会越来越趋于一致,原来金融机构之间的套利,或者影子银行的服务空间,可能会大幅压降;另一方面随着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实际的业务监管和监管强度也会加强,这对供给侧行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这会有助于核心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的发展,对于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企业,则是加速淘汰的过程。
曾刚认为,租赁行业的调整,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一脉相承。把无效产能作为立足之本的企业,很难长立下去。在优胜略汰中剩下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会有长远发展的前景。
行业创新展望
曾刚认为,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债务融资的属性和特征,未来发展首先要回归本源,即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加深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更多的通过产融结合做到专业化,拓展服务类业务的收益。
对于行业发展,曾刚归纳了四大趋势:
a.规模化:“三去一降一补”一定是过剩产能淘汰,行业集中的过程。在融资租赁行业中,头部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
b.专业化: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将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选择细分的行业甚至具体的产品不断深耕,提高产融结合的水平。
c.精细化:未来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如客户分析、风险控制等,实现高质量的经营反馈,提升运营效率。
d.数字化:数字化在租赁行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应该深入到行业与产业链中去,基于数字化科技手段,拓展业务范围,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形成生态闭环。
《陆家嘴》杂志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财经类杂志。自2021年9月起,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作为协办单位,支持《陆家嘴》杂志以新的定位、新的面貌,服务广大读者。杂志将聚焦数字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主线,研究和报道金融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杂志每月将围绕封面专题举办“《陆家嘴》交流会”,敬请关注。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