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全国工商并购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新海:个人数据产业可借鉴个人征信业发展经验

观点 赵越 零壹财经 2021-10-21 阅读:3918

关键词:个人数据产业个人征信信用经济

峰会上,刘新海发布主题演讲《从个人征信到个人数据产业:前沿与趋势》。
2021年10月21日,“第一届中国信用经济发展峰会暨2021第三届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 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峰会聚焦征信、大数据与风控实务,邀请政府、学术界、金融界、技术界专家和高管共同参与,助力深圳数字经济行业创新发展,探寻信用经济与风控的新征程。

本次峰会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主办,深圳信用促进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研究小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成都市青羊区金融工作局、成都市青羊区投资促进局、成都天府文化公园发展服务局、前海零壹时空联合承办。

在此次峰会上,全国工商并购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博士刘新海发布主题演讲《从个人征信到个人数据产业:前沿与趋势》,并从个人征信概述、个人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监管与发展趋势等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全球征信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全国工商并购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博士刘新海

刘新海从个人征信业发展历史、信用服务公司、信用立法等角度介绍了全球个人征信业发展概况。他指出,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时间较短,从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到今年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征信业法律基础逐渐建立起来,目前正在探索新的监管模式,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征信业遵循从南到北,从大湾区、京津冀到长三角的发展路径。

在个人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发展方面,刘新海认为数据领域上下游关联行业,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评价和数据交易等多个环节,挖掘这些数据资源,提取有用信息,将涌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服务这些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格局。

他认为,目前数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数据孤岛严重、监管缺乏有效平衡、应用创新不足、缺乏理论研究支撑等问题。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在全球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个人征信业发展经验,从个人信息保护到数据产品服务,不断推广到整个个人数据产业,比如,大数据交易所在数据定价、交易、标准化等方面,都可以借鉴个人征信的发展经验。

对于监管和发展趋势,刘新海分享了六个方面:

第一,随着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个人征信范围在拓宽,但在具体落地上仍旧存在很多争议;
第二,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产生,数据敏感度不同、价值不同,怎样实行分级监管利用,仍存在问题;
第三,个人征信的最初产品是信用报告,随着数字化诉求的提升,需要更多的数据产品;
第四,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涌现,每个消费场景都可以成为专业的征信机构或个人数据数据公司,存在大量商业机会
第五,未来要探索数据管理的机制,包括数据定价、确权等,在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商业价值;
第六,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消费者个人征信或个人数据服务会不断增多,个人应更加注重个人信用状况和防诈骗。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从个人征信到个人数据产业:前沿与趋势

全国工商并购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刘新海


非常高兴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刚才我的老领导,我们征信中心的副主任汪路先生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汪主任是我们国内资深的征信方面的专家,之前在央行征信中心负责企业征信业务很多年,他思考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整个信用体系核心的最顶层架构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今天就要讲的主题“从个人征信到个人数据产业:前沿和趋势”,主要从行业的角度来做个分析,我自己是做技术出身的,做了10多年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还有具体的一些工程项目。10年前加入人行征信中心,从博士后开始做起,后来发现我们很多征信的理论问题是需要思考的,所以说我节省了一部分写代码的时间来写一些文章。


今天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总共有三块内容:
第一,个人征信的概述。
第二,个人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
第三,监管和发展趋势。


个人征信的概述


首先,回顾一下个人征信的历史。其实征信的历史的正式开始是从1841年,距今已经有180年的历史。1869年第一家零售征信公司,也就是个人征信公司开始在纽约出现。1906年成立了个人征信业行业协会,原名叫做美国零售信用局协会,当时改名为美国个人征信业协会。1956年第一家信用科技公司,做信用评分的FICO也正式成立。


1970年的时候,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出台,这是全球第一部个人征信的立法,同时也是全球第一部开始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和1970年德国黑森州个人信息保护是同步的,也是当时消费者权益运动兴起所驱动,它同时是美国特别针对信息产业的第一部法律,标志着征信机构是出于数据保护而受监管的第一类产业,意义非常重大,到今年已经50年了。50年之后我们国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个人征信业相关的法律才慢慢出台。


在1980年代中期,信用评分开始真正进入主流社会,主要的原因就是信用评分能够在房贷中应用了。因为房贷是和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密切。


同时在1980年代末美国主要三大征信机构开始形成,他们也逐渐扩张形成现在也形成的全球的三大征信机构。


在1997年的时候,随着计算机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征信也进一步标准化,用一个统一在美国主要是有一个信用报告的标准——Metro 2。


和这次演讲的主题相关,2001年的时候,美国个人征信协会改名为消费者数据行业协会(Consumer Data Industry Association,CDIA),这标志着个人数字经济的崛起。从之前只关注个人信贷数据,拓宽到个人的租房就业的数据,再到保险的数据等。


国内目前也在往这个方向上发展——从个人征信到个人数据产业。这本《美国征信史》的书,也是我自己和一些专家翻译的,马上要推出,从数据经济的崛起到个人隐私的博弈,这本书把美国两百年左右征信的发展历史以连续剧的形式体现,我们现在往往看到都是一个静态的图片,这本即将问世的新书对我们了解征信的理念,数据经济背后的逻辑,还有个人隐私的博弈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下面我们谈一谈全球信用服务公司在2020年收入的情况。这其实可以分为4个小行业,企业征信、信用科技、金融评级和个人征信,他们的收入情况就跟他们整个经济的影响和信息科技的结合是密切联合的。评级机构对整个经济贸易、国际经济都影响非常大的,所以这个最重要。益博睿(Experian)、环联(Transunion)属于个人征信,也是和消费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在美国消费经济占整个GDP的70%同时,他们也积极拥抱信息技术,他们收入也是每年在上涨的。邓白氏(D&B)是企业征信机构,结合未来信息技术虽然稍微不是那么紧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费埃哲(FICO)是信用科技公司收入偏低,可能与其只提供技术,没有向个人数据领域拓展有关。



 

通过这一张美国三大个人征信机构的业务收入的比较图,我们主要比较总收入、美国业务和消费者服务。这张图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三大征信机构每年收入都在增加,而美国业务是其主体部分,为什么?美国消费者市场是体量比较大的,又比较活跃。另外一个特点,传统征信业务面向B端的金融机构,现在面向消费者,需求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下,消费者需要知道他个人信用状况,需要防欺诈和防信用风险的提示等服务。


这个图也想说明,为什么研究美国,因为美国跟中国相比,都是消费者市场庞大,消费经济活跃,而中国有后发优势体量更大。
 



 

美国三大征信机构的分布,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从地理经济学来说,它是从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到中部的芝加哥再到东海岸的亚特兰大,虽然都是全国性的个人征信机构,但是有区域的差异。从地理分布看,我国未来个人征信业也将遵循从南到北,从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区域分布。


个人征信其实就是消费者征信,消费者征信围绕消费者的交易场景服务。数字经济下,我们有这么多交易场景,围绕每一个场景都有相应的征信机构。美国除了三大征信机构之外还有几百个面向垂直消费场景领域的征信机构,有着不同的消费者数据,服务于不同的经济场景。这些专业的消费者征信机构中年营收在700万美元以上受监管的,700万以下是不受监管的。这些专业征信机构包括有雇佣审查的、租房的、车险的、低收入的、替代数据医疗的公共事业甚至还有博彩业的。只要以消费场景垂直打穿,数据全覆盖,往往就能形成一个专业征信机构,形成垂直场景的个人数据产业链。

 

国内个人征信发展时间也是比较短,近20年来才开始发展,法律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建立起来。2013年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这是国务院发布的,同时央行开始配套2013年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2022年要实施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刚才汪主任也提到过,这个是目前在探索的一个新型监管模式,值得大家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


2019年党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让数据作为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2021年10月18号,政治局第34次讲座,也旨在推动我们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主流的经济学家都在尝试将数据要素纳入到我们传统经济理论框架中。产数据现在已经形成资产,资产管理包括发现、设计、使能维护存档等等。也就是数据产业包括上下游的关联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挖掘展现评估交易等等。这些新的资产、新的经济模式未来能够带来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但是数据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产业链,我们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包括产生数据的平台公司,也包括提供数据处理、加工、应用、评估和交易的很多企业,还有一些环节还正在形成,整个数据产业链也在发展过程中。


国内的整个数据经济的核心是什么?主要是个人数据,个人数据产生的越来越多,和大家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第三大征信机构益博睿的年报介绍,过去两三年产生的数据可能占整个数据的90%,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这些个人数据需要及时利用发挥价值,要充分利用,让它的流通,而且有不断新的模式个人数据的产生。例如短视频数据和新型电商数据。国内个人数据往往是国有或大数据平台所有的,存在数据垄断的问题,数据的流通现在存在很多问题。



 

个人数据产业越来越重要,也面临挑战,但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可以吸取个人征信反战的经验,从19世纪开始,个人征信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于数据的保护和应用以及产品服务的经验,都可以推广到整个个人数据产业。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全国搞了很多大数据交易所,这个数据怎么定价,怎么交易都存在问题,其实个人征信提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包括数据的标准化、如何定价。


下表列出了央行征信中心、三大运营商、微信、支付宝京东最新的数据情况,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可以看出个人数据产业已经形成了影响力,价值可能会远远大于个人征信。同时,我们个人征信个人数据产业基本也开始搭建起来了,比如说法律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等。



 

监管和未来的趋势


个人数据产业监管是非常大的挑战,存在问题非常多。如果监管不好会影响我们数据经济,影响我们数字经济,最后甚至会影响我们GDP,因为我们中国消费经济是目前是30%-50%,跟美国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需要我们数字经济、个人数据产业来推动。


关于个人征信和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首先一个趋势就是,个人数据征信行业向个人数据行业发展。所以说目前这个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也在拓宽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步骤怎么来具体落地,还有很多争议。


第二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产生,个人数据的敏感度不同,价值也会不同。我们需要怎么分级监管才更合理。个人数据公司(也称为数据服务商)一定做进行合规监管,不能是随便采集随便使用消费者的个人数据。


美国的消费经济占整个GDP的70%以上,个人数据产业和数据服务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2所示,对于数据服务商监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征信机构和新兴的数据服务商。对于全国性的征信机构和规模较大的专业征信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对现有和未来出现的数据服务商暂无专门监管,但是有一个基本的约束机制——保证数据服务商的基本的透明性和消费者的选择权。

 

图 2 美国对数据服务商(DataBroker)的监管框架


第三个方面,个人征信的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在加强,包括个人数据产业的数字化也在加强。我们个人征信的最初的产品是什么,就是信用报告,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数据产品,包括个人数据产业也是一样的。特别在疫情下,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诉求也是越来越多。下图展示了在Google上做了一个统计,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查询量在2015年出现了转折,大家更多的查询信用评分而不查询信用报告,说明这个数字化服务越来越重要了。

 

数据来自Google Trends,红色表示信用报告搜索查询;蓝色表示信用评分搜索查询


第四个方面,专业消费者征信机构。我们除了全国性的个人征信机构之外,还要围绕每个消费场景考虑专业征信机构。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有非常多的消费场景,而且不断的出现,其实每一个消费场景都可以形成一个专业的征信机构,或者个人数据公司。


第五,我们未来要探索数据管理的机制、数据的定价、数据的确权。一方面需要保护消费者信息,同时也要实现个人数据的商业,探索个人数据管理的新模式。这里提出了一个本人数据管理(MyData)的概念,就是一个新的数据商业模式,其理念就是消费者要参与数据经济的红利,个人可以直接出售数据,或者各种信贷等商业服务中提供优惠。本人数据其实是个人征信的一个延伸,个人征信聚焦消费者信贷数据,本人数据管理可以把保险数据、租房数据、各种消费者都可以进行专业的管理,然后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并给消费者分红,本人数据管理的专门运营商也要像个人征信一样严格监管。My Data在欧美10年前已经推动了,然后在英国和北欧都在积极的推进,在韩国已经立法,形成了行业,很多大的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银行都在积极参与。

 

最后一个趋势就是针对消费者个人的征信服务会增多,或者是个人数据服务会增多。消费者要看自己的信息,也要用自己的信息来进行监测,并防欺诈。


美国金融科技最前沿的一个领域就是个人数据产业,可以视为个人征信延伸。一个典型的面向消费者提供征信和数据服务的公司就是Credit Karma[ 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提供给用户免费的信用分数查询,而它的分数是来源于美国三大信用机构(TransUnion ,Experian 和 Equifax 是美国三大信用分数提供商)之一的 TransUnion 和 Equifax (2015年新增),因为如果你要买房、买车甚至工作,都是需要从三大信用机构获取这些分数,是要收费的,他们会提供给你一份完整和详尽的报告,但是你大多情况下并不需要知道那么详细,所以 Credit Karma 的出现对于普通大众非常的有吸引力。于Credit Karma来说,其主要的开支包括个人信用数据购买成本、自身开发产品应用成本、互联网运营成本三方面。然而其盈利来源却并不从为个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而来,而是消费性金融机构的广告和信贷产品推荐。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2123787/article/details/97925654] (该公司已经在2020年被美国软件开发商Intuit宣布将以7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

资料来源:金融科技前沿报告《超越信用评分再出发》
加关注 消息
文章:187 粉丝:23 总阅读数:5397.5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微众信科CEO耿心伟:KYB+KYC+KYD——满足征信新规的信用经济图景

下一篇>汪路:数据监管和行业监管下的个人征信发展方向——更多数据应用及监管从严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