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专访洞见科技:信用巨头入局隐私计算

观点 温泉 零壹财经 2021-08-31 阅读:8990

关键词:隐私计算大数据征信智能风控洞见科技中诚信

“目前隐私计算市场离真正的爆发还有距离”。

准备接受零壹财经访谈的时候,洞见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姚明正忙于接待各路投资人和客户。

洞见科技独立注册于2020年初,由中国最大、世界第四大信用管理集团“中诚信”投资孵化,定位于以隐私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用以帮助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客户更加安全合规的使用数据智能。

这是洞见科技的一次全新出发。2020年之前,洞见科技核心团队还在中诚信集团旗下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大数据征信和智能风控服务,他们曾经是这个行业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者。未来,洞见科技将作为独立的科技公司,服务于包括金融、政务、医疗等更多的行业和构建更广阔的生态。

不同于隐私计算赛道上的一般初创公司,背靠中诚信集团,洞见科技有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成熟的团队。这也使得成立时间并不久的洞见科技,以更快的速度成长。短短一年多时间,洞见科技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据悉,今年年底之前,洞见科技还将完成新一轮融资。


目前,洞见科技正在大力招聘。据零壹财经了解,现在洞见科技的团队有将近100人,并且团队人数还在持续增长。
 
数据与场景优势稀缺

不同于单纯从技术理论出发的隐私计算初创公司,洞见科技因为传承自中诚信集团体系,所以除了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外,还有着丰富的大数据应用与金融行业服务经验,这使得洞见科技在数据资源与业务场景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图2  洞见科技平台产品InsightOne

来源:洞见科技

对于数据资源,洞见科技将其分为三类:市场化数据、生态数据、政府数据。在基于隐私计算链接这三类数据的布局上,洞见科技有其独立观点。

市场化数据当中包含了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互联网公司等数据。这些数据资源虽然在开放程度、服务模式和定价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商业化程度很高,只要满足合规应用条件,就可以获得相应服务。在市场化数据方面,洞见科技的团队此前就与这些数据源通过API等形式进行过长期合作,现在转变为通过隐私计算平台来对接,曾经建立的商业信任关系仍可延续。

长期看来,对于市场化数据,只要遵循商业规则并满足合规授权,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能力进行同等合作。而在市场化数据之外的生态数据和政府数据方面,洞见科技则具备更多的优势和远景规划。

生态数据,指的是商业体系通过业务沉淀下来的数据,这些数据出于保护隐私安全和商业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往往开放程度与合作意愿非常有限。例如互联网大厂的体系内数据,即属这一类别。在这方面,由于背靠中诚信集团,洞见科技是中诚信生态数据资源的指定合作伙伴,其无疑在评级和征信相关的信用数据资源方面,有近水楼台之利。

政府数据,指的是工商、司法、税务、海关等各政府职能部门日常运行积累的数据。据零壹财经了解,政务数据往往散见于各地政府的各职能部门,难以互联互通,只有少数部门的数据是全国性的,其他数据都较为分散,即使是已经公开的信息很多也并不完整。要想释放这些数据价值,需要与相关职能部门独立谈判,较为困难,代价很大。在这方面,洞见科技与中诚信保持着高度的战略协同,设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合作推进。据悉,洞见科技与中诚信征信协同参与了许多地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因此资源积累的优势明显。

深入场景,是洞见科技的另一个特色标签。不同于一般的创业团队,洞见科技的创始管理团队此前均为中诚信征信高管,具有丰富的金融业务知识和场景服务经验,是中国大数据征信与智能风控行业最早的践行者,曾经领导中诚信征信拿到了中国企业征信的第一张备案牌照、成为首批开展个人征信试点工作的八家机构之一,并最终与中互金等机构联合成为中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机构“百行征信”的创始股东、建设推出了中国第一套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服务平台和覆盖全信用产业链条的智能风控体系,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对中国几乎全部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头部城商行与农商行的服务覆盖。

在具体业务场景方面,洞见科技正在以隐私计算为新的支点,面向政务金融、信贷风控、资产管理、债券指数等众多场景构建更全面的产品服务体系,在赋能政务数据与市场数据、生态数据融合服务于金融的同时,解决数据智能合规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将技术融入场景

连接数据与场景的是技术平台。基于数据与场景的双向积累,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技术平台发展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据悉,虽然公司独立注册于2020年初,但是洞见科技对隐私计算技术的探索时间却更早。2018年1月,已故著名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先生受聘担任中诚信集团旗下中诚信征信首席科学家。由于征信业务与数据安全的强相关性,张首晟教授当时曾前瞻性的针对数据使用安全与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进行过多次研讨,主要涉及差分隐私、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秘密分享等技术。洞见科技董事长姚明本人,那时即担任中诚信征信副总裁兼CTO,牵头负责相关技术研究,并在此后与众多高校开展了课题研究。因此,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平台是长期技术研究积累的成果,能够在公司独立注册后就迅速推向市场。据悉,其核心产品洞见数智联邦平台(InsightOne)已经通过中国信通院“联邦学习功能、性能、安全”、“多方安全计算功能、性能”,“区块链辅助隐私计算”等全系列的评测认证。

更重要的是,姚明向零壹财经介绍,基于数据应用和场景认知优势,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技术引擎能与场景深度融合。

首先,洞见科技的技术平台迭代以面向场景服务为核心。其着力点在于,如何运用不同的技术组合成为通用解决方案,从而解决场景的实际问题。

在隐私计算领域,有不同的技术流派,最为主流的是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和可信执行环境。在市场早期,因为认知差异或精力局限,有些公司会主要着力发展其中一类技术。对洞见科技来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从单一技术路径出发的初创公司,往往是拿着技术找场景,遇到问题再调整;而洞见科技是基于场景认知的积累,前瞻性的构建融合技术引擎,研究如何最大化不同技术路径的优势和最小化客户体验差异,来解决多样性场景适配问题。

因此,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技术平台洞见数智联邦平台(InsightOne)从一开始就设计为混合引擎架构,将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区块链等技术融合起来形成新的自适应计算引擎,能有效满足实际场景中的多样性计算问题。

第二,洞见数智联邦平台(InsightOne)的计算架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包括其联邦学习算法也都支持无可信第三方的计算模式。这有许多好处:一方面,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协同的各方来说,去中心化的设计对双方来说更加公平可信,因为计算是在完全对等网络中进行的,无论机构规模大小、强势与否,都能遵循同样的安全规则和信任机制;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计算不需要第三方,这就避免了因第三方的信任风险导致新的安全问题。据悉,在隐私计算领域,去中心化的计算架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已经逐渐形成趋势。当然,去中心化架构仍然可以被有效监管,在洞见数智联邦平台的节点类型中,是有专门的监管节点设计的,姚明也特意补充了这一点。

第三,洞见科技是行业内较早倡导异构平台互联互通的公司。对隐私计算公司来说,算法是技术的核心。从成立开始,洞见科技就意识到未来隐私计算的初步应用会形成“数据群岛”,因此在平台的架构设计上就有了“算法容器”的存在。姚明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这个设计思路,即平台“算法容器”的设计像一个插座,这样就可以兼容其他第三方算法(插头)。这就意味着,未来其他公司的算法也可以在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平台上运行。这使得洞见科技的产品设计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为未来兼容更多的第三方算法做好了准备,也为未来实现“数据群岛”之间的互联互通做好了准备。

在这三个平台的基本特点之外,洞见科技在技术与场景进行深度融合方面走得更远,这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和场景应用两个方面。

在数据处理方面,结合多年的数据挖掘经验,洞见科技正在让数据的预处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数据在隐私计算环节的计算效率。比如,可以对数据特征工程进行一些基于历史模型的预设,从而简化计算。

在场景应用方面,洞见科技将隐私计算技术与其他金融科技进行了深度融合,比如与决策引擎、关联图谱、智能建模等技术的结合,衍生出了隐私切片计算、隐私安全图学习等技术方案,不但提升了隐私计算技术本身的厚度,还大大改善了应用的便捷性和计算结果的可用性。

为了达成产品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洞见科技的市场推广策略也是与此相配合的。这在隐私计算创业公司当中并不多见。

据零壹财经此前了解,为了以更少的人力投入触达更多的金融机构,不少隐私计算厂商会依靠合作伙伴来进行部分市场推广。这些合作伙伴大多是与金融机构此前有业务合作的公司,比如金融IT服务商等。

但是,除了少数政企客户之外,姚明告诉零壹财经,大多数情况下,洞见科技都会依靠自己的市场人员与客户直接接触。他解释,这样的选择是与洞见科技的商业模式直接相关的。洞见科技并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希望基于软件平台来为客户提供数据智能服务。比如,有银行采购了洞见科技的隐私计算平台,洞见科技不只是把软件卖给银行,而是后续还要通过这个软件平台,为该银行提供智能风控、智能营销、反洗钱、资产风险扫描等方面的服务。因此,洞见科技需要与客户直接接触,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如果仅仅通过合作伙伴来接触客户,会使得后期缺乏对用户的深入了解。
 
发力互联互通

目前,洞见科技正在大力推动产品落地应用。

姚明透露,洞见科技目前的市场落地主要有两方面的战略:一方面是为金融客户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在信贷和资管两个重点领域使得解决方案逐渐标准化、可复制;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政务数据开放和流通的建设与运营服务。

未来,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成熟,洞见科技希望作为隐私计算科技服务商,为更多的场景提供服务,逐渐将服务领域从政务和金融拓宽至更多领域,服务数据要素流通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异构隐私计算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目前洞见科技正在大力推动互联互通的工作。

图3 洞见科技互联互通原理示意图

来源:洞见科技

据悉,隐私计算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姚明告诉零壹财经,一方面是一些大型金融集团内部主体或分支机构众多,各方既有基于开源项目二次开发的隐私计算平台,也有采购的隐私计算平台,由于集团内部有统一协作的需求,所以需要不同的隐私计算平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采购了不同隐私计算平台的客户之间也出现了合作需求,而重复部署多套隐私计算平台,既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会导致运维管理异常复杂,因此也有互联互通需求。

回应现实需求,洞见科技正在积极行动。目前,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中国信通院等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互联互通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信标委、信安标委等国家标准制定机构也均启动了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的相关研究。洞见科技正在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机构的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如作为牵头单位参与了中国信通院《隐私计算 跨平台互联互通 第1部分:总体框架》标准制定,与此同时也在进行实践的探索,为最终标准的制定探索实践路径。今年6月,洞见科技与蚂蚁集团锘崴科技首次实现了多方异构隐私计算平台的算法协议层的互联互通。姚明向零壹财经透露,目前已经有数十家机构加入了这个互联互通生态。

在姚明看来,互联互通是必然的行业趋势,只有实现了互联互通,全域数据智能网络才能够被真实建立,数据价值才能被更全面的释放,隐私计算市场才能逐渐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他认为,目前隐私计算市场离真正的爆发还有距离。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要分析隐私计算市场的发展,首先要看数据流通市场的发展,目前数据流通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其二,虽然今年隐私计算平台开始规模化落地,但是总体来看尚处于初期,目前还处于一对一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产品还没达到可以大批量复制的程度;其三,从业务效果来说,由于数据流通市场尚未成熟,所以数据的开放程度仍然有限,导致具体业务场景中可应用的数据资源也有限,这使得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为业务带来的提升效果还没充分体现出来。

对于身处隐私计算赛道的创业公司,姚明并不认为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是一两家机构。他认为未来这些公司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数据流通市场的不同层面提供服务。

现在,不少隐私计算创业公司都希望成为隐私计算的平台级公司。但是姚明认为未来市场的分类和层次会更丰富。除了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平台组网等模式,还有to B、to G、to C的受众区分以及不同行业领域的场景细分,甚至能够解决特定场景的问题,或者贡献独特的算法或数据资源,也会有相应的市场空间。同时,换个角度来看,在企业服务领域,姚明认为很难实现完全的垄断,因为市场太大,并且细分领域的差异也很大、专业性很强,一家公司的能力和精力往往是有限的。

在这个市场上,背靠中诚信集团,洞见科技却表现出对市场的敬畏与谦逊。虽然坐拥独特的数据与场景资源,但是姚明却向零壹财经表示:“最终能否赢得市场,还是要靠综合实力说话。”
 
加关注 消息
文章:123 粉丝:17 总阅读数:1561.7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深度解读 | 《个人信息保护法》十大主要亮点

下一篇>互联网人,困在等待上市的日子里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