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揭开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面具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20-04-07 16:38:40 阅读:32993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银行零售业务零售拨备零售贷款余额

目前,零售业务存贷利差最高的是平安、招商与光大银行,其中,招行的高利差建立在存款成本优势之上;平安与光大的零售存款成本最高,零售贷款收益率同样最高,承受着更高的信用风险,这也是两家银行零售拨备激增的重要原因。 零售转型喊了这么些年,中国银行业的零售业务究竟发展的怎么样了...

目前,零售业务存贷利差最高的是平安、招商与光大银行,其中,招行的高利差建立在存款成本优势之上;平安与光大的零售存款成本最高,零售贷款收益率同样最高,承受着更高的信用风险,这也是两家银行零售拨备激增的重要原因。

零售转型喊了这么些年,中国银行业的零售业务究竟发展的怎么样了?

基于2019年财报,本文整理了10家上市银行(大行+股份行)的零售业务数据,试图还原当前银行零售业务的真实面貌。

目前,各家银行对零售业务的提法不尽一致——个人银行、个人金融、零售银行、零售金融,我们统称为零售业务,并对个人存款与零售存款、个人贷款与零售贷款不做区分

除了提法不同,在业务范围上也存在不一致,诸如招行和民生将小微贷款纳入了零售贷款范畴。但小微本身的定义就是不固定的,与个人经营贷往往存在交叉,因此难以直接剔除。

尽管存在上述缺陷,通过数据整理,我们还是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邮储的零售业务大而不强,盈利能力低下,其1766亿元零售营收,利润仅为251亿元。

房贷仍是零售业务的绝对主角,超过2/3的零售贷款都是个人房贷。工行、建行的房贷占比超过80%,平安与民生仅为30%。

招行的零售存款成本低到令人发指,四大行望尘莫及。平安与光大的零售存款成本最高,它们的零售贷款收益率同样最高,承受着更高的信用风险。

交行的衰落超过预期,其零售营收大幅落后于招行,且即将被平安超越;零售贷款余额即将被中信超过,若刨除个人房贷则零售贷款余额垫底。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选取了部分业务指标进行分析,难免会有缺失和偏颇,恐无法完全概括相关银行的零售现状,敬请谅解。

营收与利润:工行领先,招行吊打交行


从零售营收来看,去年全年,工行实现营业收入3414亿元,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也是唯一迈进3000亿大关的银行;建行与农行分别为2682亿元、2390亿元。

中行、邮储与招行也在千亿元之上,分别为1865亿元、1766亿元和1426亿元。交行零售营收为887亿元,被招行远远甩开,下一步很可能被平安银行(780亿元)超越。

从零售利润来看,四大行稳居前列,工行与建行分别为1529亿元、1486亿元,工行优势并不显著;农行与中行接近1000亿元。

尽管邮储银行零售营收高达1766亿元,其零售利润仅为251亿元,与民生(247亿元)和平安(251亿元)相当;交行零售利润不到300亿元,大幅落后于招行(652亿元)。

光大银行的零售利润最低,并且大幅落后于其他股份行,主要原因是光大在去年大幅加强拨备力度。

营收占比邮储最高,利润占比平安居首


我们进一步考察零售业务占比与利润占比。

从营收占比来看,最高的是邮储63.79%,之后是平安和招行,分别为58.00%和52.87%,其余银行的零售营收占比都不到50%。

从利润占比来看,平安银行冲到了最前面,高达69.10%,招行为55.63%,也是仅有的两家零售利润占比超过50%的银行。

如果零售利润占比大幅滞后于零售营收占比,表明零售业务盈利能力偏低,最显著的是邮储银行和光大银行。

与光大不同的是,邮储零售业务不挣钱,主要在于其业务及管理费用高昂——网点众多但普遍效益低下。

零售利润占比高于零售营收占比的银行仅有4家:平安、招行、建行和中行。建行虽然营收占比稍稍落后于工行,但利润占比高出工行6.51个百分点,显示了更好的盈利能力,这是工行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零售利润占比较零售营收占比高出太多,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司业务孱弱,诸如平安银行。

关于零售业务的占比,今年以来行业里不再一味鼓吹高占比,而是有了更多反思,这与此次疫情冲击下零售业务遭受重挫有关。

零售存款:农行、工行超10万亿


时至今日,存款依然是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以个人存款余额计,农行以10.61万亿元占据头把交椅,工行为10.48万亿元屈居次席,为仅有的两家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的银行;之后是建行、邮储和中行,存款余额分别为8.71万亿元、8.18万亿元和6.99万亿元。

五大行的存款优势非常之大,排在第六名的交行,其个人存款余额为1.97万亿元,距离第五名的中行差了5万亿元。

而除了招行(1.67万亿元),其余股份制银行的个人存款余额均不足1万亿元,占比在20%左右。

从零售存款占比来看,邮储银行以绝对优势冠绝全行业,高达87.86%;农行和招行的占比亦超过50%。

零售贷款:建行力压工行,平安占比最高


再来看看零售贷款。

截至去年末,建行零售贷款余额6.48万亿元排名第一,以1000亿元的优势力压工行(6.38万亿元)。农行和中行的个人贷款余额分别为5.39万亿元、5.05万亿元。

除四大行,仅有邮储和招行零售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分别为2.75万亿元、2.33万亿元。

交行零售贷款余额为1.75万亿元,基本与中信银行持平,其衰落之势可见一斑。民生、平安和光大相差不大,均超过1万亿元。

从零售贷款占比来看,平安、邮储和招行排在最前,均超过50%,平安更是逼近60%;占比最低的交行,仅为33%;其余银行差别不大,都在40%上下,建行以43.12%的占比领先于其他三大行。

房贷仍是绝对大头,占比超过2/3


虽然零售转型喊了许多年,房贷依然是零售信贷的绝对大头。

截至去年末,10家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余额合计接近36万亿,其中个人房贷接近25万亿,占比超过2/3。

建行与工行的个人房贷余额都超过5万亿,从而在零售贷款排名上稳居前列,而建行对工行的微弱优势正是建立在房贷业务之上。

与大行相比,股份行因为网点的劣势,房贷业务空间受到限制,因此个人房贷余额都不多,民生、平安和光大都不过4000亿出头。

从占比来看,建行与工行的个人房贷占比都超过了80%,平安与民生的占比最低,在30%左右。

刨除房贷:农行领先,交行垫底


不妨看看除去个人房贷之后的零售信贷余额,以及信用卡贷款情况。

刨除房贷之后,零售信贷规模最高的是农行、招行和工行,分别为1.23万亿元、1.22万亿元和1.21万亿元,建行为1.17万亿元;交行居然垫底,再一次令人大跌眼镜。

需要说明的是,招行、民生的零售贷款口径,纳入了小微贷款业务,去年末小微余额双双超过4000亿元,这意味着招行的零售贷款规模应该在四大行之后。至于农行,之所以领先,主要归因于超过3000亿元的农户贷款余额。

从信用卡贷款余额来看,建行、工行和招行占据前三;农行、中行与交行,被平安和中信甩在了后面;邮储信用卡贷款余额最少,远落后于其他银行。

招行存款成本最低,平安贷款收益率最高


再来看看零售存款成本与零售贷款收益率。

从零售存款平均利率来看,招行不可思议地排在首位,仅为1.28%,原因是该行个人活期存款占比极高,去年末接近2/3;随后是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为1.61%、1.69%,工行和建行为1.71%、1.73%。

除了这五家,其余银行的个人存款利率均在2%以上,包括中行(2.04%);存款成本最高的是平安、光大和交行,分别为2.62%、2.56%和2.44%;民生(2.25%)与中信(2.29%)又一次好于交行。

负债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产端的配置策略。对于存款利率偏高的银行来说,他们必须相对激进,开拓更高风险/收益的贷款业务,才能获得良好的利差水平与盈利能力。

果不其然,存款成本最高的平安、光大,恰恰是贷款利率最高的两家银行,分别为7.74%、6.62%。反过来,存款成本偏低的四大行,其贷款利率均在5%以内。

零售利差:平安超越招行,中行农行最低


是时候算一算零售业务的存贷利差了。

利差最高的是平安银行,达到5.12%,其次是招行和光大,分别为4.79%和4.06%。其余银行的零售存贷利差均未达到4%。

然而,与招行不同的是,偏高的存款成本决定了平安、光大相对激进的业务策略,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更严峻的风险考验。

换句话说,招行的高利差,建立在存款成本优势与相对稳健的业务策略之上,在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而平安与光大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

利差水平最弱的是中行和农行,分别为2.76%、2.80%;工行与中信在3%以内,分别为2.88%、2.93%;建行领先于其他三大行,达到3%。

零售拨备:农行规模最高,光大增长最快


最后看看零售业务的信用减值损失(拨备)计提情况。

去年全年,这10家银行的零售业务拨备金额合计接近3000亿,较2018年增加近900亿。

农行零售业务拨备金额最高,逼近500亿元;其余银行多在200-300亿元的区间,中行拨备金额最低。

如果考察拨备金额与零售贷款余额的比例,光大与平安显得非常突出,这与前面提到的两家银行业务策略相对激进有关。

同比来看,去年光大零售业务拨备增幅达121.56%,中行、农行分别为92.25%、87.25%,平安与中信银行亦超过50%;工行是唯一一家零售拨备不增反减的银行。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