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作者>薛洪言

银行转型,不能纸上谈兵

对于金融科技类公司面临的强监管,不少银行从业者表现出早知如此的“后见之明”:对金融缺乏敬畏,迟早要出问题,这不,时候到了。 过去几年,金融产品一度变成互联网平台流量变现的工具,在有金融信仰的人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不尊重金融,也不敬畏风险,真是无知者无畏。互联网公司的一...

金融科技强监管,银行是受益者吗?

近期,新金融领域监管政策频出,获得了广泛曝光与关注。不可避免地,为了凸显故事性,也出现了很多过度解读。但热闹归热闹,真相归真相,探寻真相,才能理性看待未来,在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 滤镜下的强监管 2016年之后,金融监管开始全面趋严。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大资管,还是...

开放银行走入死胡同?

最近半年来,开放银行的概念降温不少:一方面是没了新鲜感,讲来讲去还是那些东西,失去了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公认的标杆,没见谁做得特别成功,失去了市场号召力。 从金融与场景融合的内涵看,开放银行是必然趋势,问题是,趋势从来不等于趋势近期会实现。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以至...

说到讲故事,银行差互联网一条街

当前,手机银行APP转型,基本以金融科技巨头为范本,拓场景、做活动、加内容、增体验,做了很多事,但收效不大。至于原因,有非常多的解读,如流量红利的消失、产品体验同质化、高粘性场景的匮乏、运营人才的不足等等。 受《叙事经济学》一书的启发,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叙事的视角重新...

消费金融领域,得用户者不能得天下

互联网界有句名言,得用户者得天下,被从业者奉为圭臬。用户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恰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 用户对任何企业都很重要,但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强调,还要更深一层:相比传统企业,为追求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愿意以前期巨额亏...

当金融科技公司撕下“金融”标签

近年来,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属性避之不及——剥离“金融”的标签,向“科技”靠拢。普遍的解释很简单:科技企业的估值更贵。举例来说,当前A股市场中,软件与服务业的市盈率大概是银行业的10倍,意味着同样1元净利润,若定位为软件服务业,估值能高十倍。 换个马甲就能换种估值?未免太...

巴菲特踩过的那些坑

投资是简单的事,好公司、好价格、长期持有,就能跑赢大多数投资者;投资也是不简单的事,辨别好公司、好价格,做到长期持有,考验的不仅是常识、耐心,更是知识、见识,所以学无止境。 在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时,查理·芒格曾如此点评巴菲特: “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

当前消费金融的主要矛盾

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发展的转折点。转折点,往往会成为分界线,如德鲁克所说,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是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 过去一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生了很多大事,数据整顿、催收规范、疫情冲击、利率上限、融资杠杆规范、龙头上市等等,错综复...

提高收入才能促消费,这笔钱该由谁出?

促消费,成为解决当前经济一系列问题的逻辑起点。短期来看,消费受心理因素影响,但把时间拉长,消费最终取决于收入,在宏观层面看,提高居民部门收入占比,是构建双循环、拉大内需的必经之路。 经济问题环环相扣,提高收入虽能立竿见影促消费,但提高收入又面临重重制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

金融科技股投资指南

近日,蚂蚁集团提交了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科技股复苏、蚂蚁集团上市的双重刺激下,投资者对金融科技类股票的兴趣再次点燃。未来一两年内,金融科技公司有望启动一波上市潮,给投资者端上一盘大餐。 这盘大餐,怎么吃才安全呢?2017-2018年间,国内金融...

加载更多

热门专栏文章

快讯

more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