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支付“破壁”提速,行业格局如何演化?

新金融女记 · 零壹财经 2021-10-28 15:46:28 阅读:10415

关键词:云闪付互联互通微信支付支付宝金融科技

“扫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这样的消费难题将成为历史。 近期,第三方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继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银联云闪付深化互联互通的工作。 支付宝、微信向云闪付开放支付场景,此番行动意味着支付行业互联互通开始提速,生态开始出现来自外部的支付方式,对于打破支付垄断、...

“扫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这样的消费难题将成为历史。

近期,第三方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继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银联云闪付深化互联互通的工作。

支付宝、微信向云闪付开放支付场景,此番行动意味着支付行业互联互通开始提速,生态开始出现来自外部的支付方式,对于打破支付垄断、促进支付市场竞争是进步,真正实现“一码通用”可期。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一直在努力推进打破支付壁垒、推动支付互联互通的工作。然而在这背后涉及技术路径、收单环节手续费分配、支付结算规则等一系列问题仍待解决。

01 开放平台封闭场景 消费者不再“二选一”

随着监管持续推进支付领域反垄断以及互联互通,消费者“二选一”的难题或将成为历史。

近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继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银联云闪付深化互联互通的工作。

微信支付方面表示,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用户可于全国省会城市通过云闪付App扫描微信收款码完成支付。在服务互通方面,云闪付App全面支持Q币、Q
.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微信小程序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首批上线包括微信读书、腾讯视频、猫眼、京东、步步高、瑞幸等小程序的部分场景。就在微信支付官宣几天后,支付宝方面宣布向银联云闪付开放线上场景,首批覆盖85%淘宝商家。

在支付巨头“行动”之前,今年9月不少用户就发现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考拉海购等多款APP的支付页面提供了微信支付这一选项。目前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平台已支持众多主流支付渠道。比如美团APP中除了自身的美团支付外,还有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Apple pay、Mi Pay、华为Pay、三星Pay等支付方式。

两大支付巨头的这一动作背后,意味着以支付为切入口,各家互联网平台封闭场景和生态的壁垒正在被打破。由点及面、由周边场景至核心场景、由线上到线下,这也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互联网平台打开生态“大门”,支付互联互通将更进一步。

不过,目前最关键的是,目前淘宝APP暂未接入微信支付,也就是说,支付宝、微信支付尚未开展双方扫码支付互通。

02 支付领域反垄断深入 监管持续推进“一码通用”

在支付互联互通提速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监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推进。而支付作为基础设施,是平台经济成为完成生态闭环、积累用户数据的关键,也成为监管推进反垄断的切入点。 

9月24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表示,支付领域反垄断有待深入。具体而言,要聚焦公平竞争,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不能仅考虑某一家机构,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9月14日,央行行长易纲也曾公开指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他表示,要强化反垄断,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等。

事实上,对于整个移动支付行业而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独大”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然而不甘心的金融机构早已虎视眈眈希望能够抢回支付主场地位。

早在2016年银联联合多家银行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并将银联标准二维码输出至银行APP和各类头部生活服务类APP。虽然积累了技术标准,但是由于彼时时机并不成熟,再加上市场份额、商户覆盖、用户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最终此次试水并没有掀起行业多大“水花”,也并没有扭转太多市场份额。

2019年8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更是明确提出2021年要实现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即“一码通用”。包括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等。

直到2020年初,中国银联联合财付通、商业银行已在部分试点城市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包括云闪付、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内的App均可实现直接扫描微信收款码,完成付款,当时在杭州、宁波、成都三地试点。而此前2019年底,网联在监管的推动下,在宁波落地了首笔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交易。

03 真正“破壁”仍待时日  技术路径、利益分配等难题待解

不过,虽然2020年前后“一码通用”在部分城市试点,但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源在于监管叫停了银联二维码互联互通试点继续扩大,主要是技术标准尚未验证,并且要平衡市场上诸多弱势中小机构利益。“试点一年后,将评估考量各种因素,包括市场公平、信息传送等问题,确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后再谈扩大化。”

对此,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支付的互联互通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障碍和技术难点,改变更多的是在支付后端基础设施中的部分,最终实现互联互通的时间表取决于双方在关键问题的协商及标准的制定。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二维码的互扫互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这种方式类似于聚合支付收单业务,因为并未作出统一的二维码,只是相当于基于双方的协议,互相开了白名单。”

虽然支付互联互通并不存在技术难点,但是在路径选择上监管尚未明确。据财新报道,有两种路径选择,其一是以银联和银行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模式,即“APP绑卡+支付标记化(token)“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电子令牌将银行.卡账户转化成虚拟账号,有利于保护持卡人信息。不过对于支付机构而言则需要花成本升级改造符合token技术安全标准的设备。

而另一个路径则是基于账户协议号的网联二维码码制,是两大支付巨头现在通用标记技术。有业内人士坦言,这两大技术路径的博弈背后不仅是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博弈,也是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除了技术路径外,互联网平台要实现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还要涉及到平台的收单支付环节收益分配、不同场景差异化支付结算规则趋于统一、用户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

据悉目前互联网平台旗下支付业务向商家提供的收款产品包括当面付、周期扣款、APP支付、刷脸付等产品,多数产品费率为0.6%。一旦场景和平台开放,这意味着用自己的流量免费给别人做了“嫁衣”。

有业内人士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用户使用微信支付扫码,但是商户以支付宝为收单方,最终用户通过银联结算,即云闪付应用绑定的银行.卡机构为发卡方吗,那么这种情况下,云闪付或银行要不要为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在不少业内看来,能否形成普遍适用的互联模式,还需要监管和市场的博弈。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