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主旋律:合并与重组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1-05-12 17:39:24 阅读:17319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数字经济江苏银行金融科技银行科技生态

摘要:2002年第三届“淮海经济区城市金融论坛”在徐州举行,会上提出成立由淮海经济区17家地方银行组建成准海银行倡议之后,拉开了地方银行合并与重组的序幕,之后先后有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陆续成功合并与重组。 20年间我国的经济、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以金融科技...

摘要:2002年第三届“淮海经济区城市金融论坛”在徐州举行,会上提出成立由淮海经济区17家地方银行组建成准海银行[1]倡议之后,拉开了地方银行合并与重组的序幕,之后先后有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陆续成功合并与重组。

20年间我国的经济、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基础与发展逻辑,金融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的城市商业银行以省级行政区或省内区域经济为载体,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地市为载体进行合并与重组将成改革主流趋势,这两类法人机构总数将大幅减少,而以科技基因为特征的民营银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新型的以科技为主导特征的大中小型商业银行新的生态体系将形成,以保持我国商业银行的生态与经济生态的融合性发展。

一、引言

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是指除工农中建交邮以外的商业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有关数据,到2019年底全国银行业法人机构共4607家,中小商业银行机构占总机构数的99、87 %。因此,中小商业银行是我们银行业机构数量主体,同时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地方发展,服务广大市民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机构生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激活金融市场的重要生力军。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否安全的大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

中小商业银行生态主要是指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构的业态的布局与状态,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金融生态是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中小商业银行为补充,多种金融机构并存为特征的,大型商业银行虽然数量不多,但业务量占据一半以上。中小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量居多,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分工与作用是不同的。客观评价中小商业银行目前生态布局特点,尤其是决定金融生态特点的背后决定因素,对于明确中小商业银行“十四五”期间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选定市场定位,明确业务发展的重点,布局客户目标,优化业务发展模式,选择竞争优势都至关重要。

合并与重组在本文的特定含义是指中小商业银行机构间持股合并、重新设立法人机构等行为的总称。合并与重组是中小商业银行机构群体快速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之一。这项工作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间已经有了较多成功的案例。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与重组出现了新的特点,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出现加速趋势。这种大面积、大范围的中小商业银行合并与重组是跟风行动,还是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一种生态体现,迫切需要理论研究成果上的指导,以便于中小商业银行明确群体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坚定改革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把握机会,稳步前行。这也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与优化商业银行的生态,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小商业银行生态体系的研究。


刘凤(2014)认为生态是自然界生物的生活状态,中小商业银行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是将自然界生态学的原理用于中小商业银行管理当中。生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化的。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布局与状态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些是一种传承,有一些也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变。生态有健康与非健康的生态之分,这主要取决于生态是否能够造福于人类的状态。

杨亮.(2016)认为决定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分外因和内因,当内部因素在一定的情况下,外因的影响就起决定作用,而金融科技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不仅仅是外因,而且也是内因。因此,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影响是全面的基础性的多维度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影响因素。

虞鹏飞(2015)认为决定中小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的因素有外部影响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同业的状态。这些要素当中最重要的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阶段,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时代就不同,计划经济时代中小商业银行有无都不重要,而市场经济时代中小商业银行成为中小微企业最重要金融合作伙伴,作为一个市场要素按市场化进行运作。从内部要素影响来看,主要是应对外部环境竞争所具备的要素与条件,在不充分竞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仍是依靠自然人手工劳作的背景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有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条件足够应对,因为相对固定的利差可以保持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不会被消灭。在数字经济条件下,这种生态能否生存只能另当别论  。

(二)关于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系统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周军煜(2021)认为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有些问题还带有普遍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生态已经受到极大破坏。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可能只有极少数头部中小商业银行能成功上岸,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处于生死边缘。从目前中小商业银行高管案件频发情况来看,持续加大的公司治理成果成效十分有限,高风险金融机构、重大潜在风险的存在、地方非经济因素影响风险、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生态体系发展中“恒小恒弱”现象 [2] 越来越明显表明,中小商业银行不进行大的变革,其生态不可能好转,甚至有灭种的可能。

陆岷峰(2021)认为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受到破坏后,后遗症极大,一是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大,市场上先后出现的挤兑风波对银行业稳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包商银行事件后,中小商业银行在同业市场上的信誉严重受损;二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中小商业银行生态一旦出了问题其风险溢价大,处置成本极高;三是影响银行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服务的普惠金融客户、地方经济等,少了中小商业银行的支持,普惠金融、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缺乏后劲与资源 [6]。

徐阳洋(2021)认为关于优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生态,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要有形式,更要加强公司治理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与领导决策作用,要提升监事会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形成发展与约束有效的结合机制,要切实解决中小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行高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保证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合规前行,成为健康金融生态的贡献者。

周军煜(2021)认为要持续坚持强监管、严监管,既要强化监管力度,也要加大惩治力度,对违规行为既要处理事更要处理人,要大力推进公众监督,从多个维度规范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要切实加大中小商业银行高管层的重点监管,包括个人行为的监管,目前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因为实行了较多的集中管理,一方面对下实行了有效的治理,另一方面过度的集中也是一种权力、资源的集中,更易导致集中中的腐败行为产生。

王婷婷(2020)认为改进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筑牢三道防级,内部形成有效的制约与控制机制,将决策更多地公开化、透明化、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审批,增加决策信息源的拓展及决策的客观性,要重点抓好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小商业银行成为公众公司,走资本市场道路,实践证明中小商业银行的中的上市银行的总体质量高于非上市中小商业银行质量 [8]。

(三)关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与重组研究

徐博欢认为(2019)认为合并与重组是中小商业银行资源集中整合的最有效的形式,合并重组实际上将两个或更多的机构的现有资源进行一次重新整理的过程,既可以将规模快速做大,又可以将存量资源进行快速的整合,实现新的最佳的配置,对于银行而言更是一种最有效的增信行为,可以快速增加社会公众对合并与重组后新银行的信心与预期,有利于发展业务、吸引人才、扩大投资,有集中能力办大事的实力,因而,在各个行业生态发展碰到困难时,合并与重组是一种明智的优先的选择。

欧阳文杰认为(2020)认为合并与重组在实业界是常用的一种企业避险或做大的一种重要的渠道,从国外情况来看,商业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更多的是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诸如利率市场化等,导致有些商业银行无法生存,难以为继而不得不被迫接受被合并或重组。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分析,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量从最多时银行有14000多家,到目前只有5000 多家,次贷危机也导致了众多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

曹梦石认为(2020)认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已经有了较多的成功案例,从已经合并的成功的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来看,不仅发展十分健康,而且在城商行群体及银行业、上市银行多个板块中各项指标表现都十分抢眼,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十分巨大,这也为新一轮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重组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王婷婷认为(2020)认为合并重组对于组织机构而言毕竟是外科手术,中小商业银行间机构的联合是有其内在发展与变化的逻辑,因此应用更多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特别部分地方的中小商业银行还是民营银行的性质,更要尊重民营企业家的意愿,必须完全根据自愿的形式来实现合并与重组,要按市场规律来运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小商业银行生态更加健康。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存在的问题分析也已较为精准、到位,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生态问题中解决的办法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些也发生了一定的成效,为研究当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主要在于缺乏对整个行业生态趋势的判断,特别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已经对中小商业银行从内外部发生了全面的基础性影响,作为金融生产力的发展突破必然带来金融生态体系的变革的关系视角研究不多不透。因此,只是就问题而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基础上解决发展的思路。中小商业银行的战略除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问题。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在整个银行生态中的“恒小恒弱”的现象说明发展机制还有较大的问题。

基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环境全面的基础性的影响现实,文章的创新点在于认为在十四五及未来时间内,存量中小商业银行将面临大面积、大概率的合并与重组,法人机构数量将急剧减少,而具有科技基因的民营银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新型的以科技为支柱的大型、中小商业银行、民营银行新的金融生态将逐步形成,中国的金融体系将以科技银行的新特征为主流群体。同时,文章还就如何推进中小商业银行合并与重组、增设民营银行,培育中小商业银行新生态提出具体建议与设想。

三、金融科技正在深度改变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基础

金融机构的生态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历史的传承等,能够对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布局影响最大的当前当属金融科技,金融科技不仅仅是改变了整个金融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影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格局,而对于单个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涉及到所有的流程与环节,因此,金融科技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当前生态基础,伴随着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应用,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从根本上变革也就显得更加迫切和自然,符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态变化的历史逻辑。

(一)金融科技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基础,生态变革迫在眉睫。

1、中小商业银行机构面对市场困难因素仍在不断增加


中小商业银行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处于银行业机构群体的底层,在银行生态体系中属于相对的弱势群体,无论资本金、服务客户能力、科技水平、人才队伍等等都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直接的对抗性竞争,而且很多政策还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有一定的岐视性,如政策性基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存款等等不能存放在中小商业银行。单个中小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实显得势单力薄。因此,中小商业银行一出身就有团结合作的天然禀性。中小商业银行间出现很多形式的联盟、俱乐部、论坛等则是这种诉求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

而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又发生着深度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更大,国际上单边贸易主义与多边贸易主义斗争愈演愈烈,局部经济利益引发的局部战争不断,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面临增速趋缓,结构迫切需要优化,发展动能急需转换,特别是经济下行,经济逆周期带来各行业发展中出现的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各类赢利模式正在改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性以及极度的复杂性,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预料的预期。中小商业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只有携起手来,抱团取暖,联合作战才能保持在原有金融生态中的一席之地。

2、金融科技发展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仅仅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小商业银行内生影响因素,因为,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抽象为技术发展的历史。因此,正因为技术因素的不断进步,驱动着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的变化,而当社会的数字经济高度发达,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同业和金融科技水平的推升,金融科技决定中小商业银行的命运时刻也就来临。

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客户,当然也包括了存款、贷款、结算以及同业的客户,中小商业银行的其他功能基本上是都是为客户所服务的衍生功能,从目前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影响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客户规模、质量,而且中小商业银行的其它功能的发挥也处处受限,业务处处受到挤压,发展十分艰难。

(1)大型商业银行收割中小商业银行优质客户

大型商业银行目前的科技力量集聚了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任何金融科技公司不可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种最佳最实的应用场景,大型商业银行陆续建立起来的金融科技公司属于最懂金融与客户的公司,其开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大客户、大项目的需求,而且在普惠金融的业务方面的金融科技服务也是做到十分极致,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中小商业银行原有的优质的客户,变成了大型商业银行的新增客户。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本来就比中小商业银行低,而且又有覆盖全国甚至海内外的服务网络,在竞争普惠金融的客户时,中小商业银行只能甘拜下风。事实也证明,在国家有关部门对大型商业银行提出服务普惠金融的具体目标后,中小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已经成为大型商业银行一般的新增客户,中小商业银行只得再在市场中再次寻找自己可能的客户。可以预期再次挖掘的客户其质量应当低于原来的客户群体。

(2)大型商业银行科技银行收割中小商业银行的长尾客户

长尾客户的特点是金额小,户数多,属于骨头上剔肉的业务,然而,长尾客户积少成多,同样具有综合回报,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较大收益的客户群体,在金融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长尾客户也已经成为银行业必争之地。在传统经济背景下,长尾客户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根本没有在其业务发展的视角之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下沉,运用互联网思维,赢者通吃,大型商业银行站在银行体系食物链的最高端,长尾客户已经尽收囊中。作为以科技基因最强的民营银行,也在依托股东场景及科技优势,在个人消费金融方面远远优于中小商业银行。而长尾客户作为中小商业银行一直赖以生存的最后一块领地也给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兴的科技银行不断的侵蚀和掠去。

(3)数字经济需要银行机构具有高度的金融科技水平相契合

数字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形式,是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应用,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行为总称。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所有的市场主体必须与之相适应。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市场微观主体之一,也必须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中小商业银行本身必须要有极高的数字化程度,才能与相对应的客户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尾部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目前数字化水平偏低,金融科技的应用仍处于一般计算功能的运用上,仍然处于应用初级阶段,而对应的大型商业银行早已经完成了中台建设,各类金融科技工具已经嵌入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显然,中小商业银行目前的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在同业当中远远落后于大型商业银行,与最先进的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流失高质量的优质客户、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呈弱也就十分必然。

(4)金融产品服务无科技不银行的概念已成现实

数字经济背景下,无科技不银行的概念已经得到现实证明,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间竞争的利器,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在竞争的赛道上,谁的科技能力强则总体竞争能力强,由科技兴行的引领到科技灭行的现实,都在考问中小商业银行的科技应用能力与水平。

就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看,从客户的营销到风险的评估以及日常的管理,各个业务流程都打上了金融科技的烙印。从客户营销来看,一改过去关系营销、上门营销,到现在的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根据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进行目标客户画像,筛选出优质的客户然后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数字机器人进行线上营销,特殊的客户才会由自然人客户经理上门营销,客户已经由过去的上门找银行转化为数字找客户,不仅精准而且效率极高,对于信贷风险的控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工具全部嵌入到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从信贷智能审批的客观性及信息支撑的精准性,到后期的贷款预警戒系统的构建、智能合约的运用、对信贷资金的流向进行跟踪溯源、以及通过物联网对抵押品的管理,实现了完全的数字化,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对于营运和管理更是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高度的智能化和平台化,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体验及管理效率的提高。

因此,现在的商业银行几乎就是一个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果中小商业银行没有金融科技的能力,只能是一个持个金融牌照但无法适应现代商业银行最基本功能的金融机构。

(5)技术的手段竞争还是要以技术应用水平来应对

在商业银行体系中,保持大中小商业银行的比例是银行机构健康生态的基本要求,机构间虽然之间业务上有所分工或交叉,传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存在死亡性竞争。因为在市场主体多元化、客户需求多层化、个性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家大的银行无法满足全社会的金融需求。然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满足多层的金融需求由过去的不可能变成当今的现实。因为,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将长尾客户一“网”打尽。通常情况下,作为一种竞争的手段,过去机构间的竞争主要是拚机构、拚人员、拚投入,而现在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拚技术,因为技术可以让客户获得最佳的服务体验,因为技术可能精准营销目标客户,因为技术可以让客户获得最低成本而综合性回报极高的金融服务。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要面对强大的大型商业银行的这种技术压力,只有以相对等、甚至高于其水平的金融科技来应对竞争。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中小商业银行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作出这样基本判断,基于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的影响是基础全面的,而且又是快速的发展,技术引发新变革,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生产力释放,相应体制必须变化 ,风险与营销,网点、人员、决策都要变化,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加大加快了我国银行间的差距,资源进一步向大行集中,而风险及管理的成本却进一步向中小商业银行下沉。留给中小商业银行转型期时间已经不长。现在之所以部分中小银行仍然能生存,完全是由于经济虽然是逆经济周期,但仍然不断地在增长,加之当前不少小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类的认定的准确性存疑,以新贷还旧贷的行为掩盖着不良资产的真实性。当这两块挡风玻璃一旦破碎,就是中小商业银行退市之时,中小商业银行实现科技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时不我待。

(二)中小商业银行依靠内力难实现科技转难,迫切需要另寻它路

1、金融科技发展的禀性就是“投入+规模+人才+成本”的承担

金融科技的应用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只有足够的投入,科技的应用才有可能实现,而且金融科技投入还不是一次性,局部性投入,是持续性且是全面性的,金融科技仅有投入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相当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而且要拥有高精尖人才,否则,金融科技效能能否实现要存疑。金融科技投入还有很大的风险,投入不一定能够收回成本,要允许金融应用的试错纠错,对于有些投资可能成为沉没成本。

2、中小银行天生的不足也是“投入+规模+人才+成本”的承担

中小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规模勉强支撑全体员工的生存,其利润也只能属于微利,因此,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既不成规模也很难成系统,因此,金融科技的投入目前只能局限在商业银行业务基本功能的优化上,解决一个离柜率问题。而中小商业银行的人员总量本来就有限,加上中小商业银行的品牌,对于一流的金融科技人才也很难说有多大的吸引力。因此,中小银行的高精尖科技人材是少之又少。此外,中小商业银行很难承受金融科技投资的失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因为,财务的结余本来就十分少。因此,中小商业银行现实条件与金融科技应用的场景环境很难形成一致。现实情况来看,除极个别或少数头部中小商业银行外,基本上是无法依靠自已力量完成金融科技改造或投资的。

(三)中小商业银行借用外援通道已处处受制,合并重组简单有效。

既然中小商业银行依靠内源来解决金融科技的投入难以实现,而从依托现有的正常的外援通道实现科技化改造或升级也是困难重重。最好或最现实的选择只能是中小商业银行间进行合并与重组。

1、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具有维护所属地方经济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转制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均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都是在按市场规则办事,地方政府既没有更多的能力也没有更多的责任来进一步支持地方金融面对更多的技术性竞争,否则,政府与地方银行之间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关系。

2、原有股东。从中小商业银行存量股东来分析,除极少数特大型国有企业外,几乎中小商业银行的企业股东基本上与投资的中小商业银行有信贷关系。即使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会有间接的信贷关系,这就意味着中小商业银行的股东自我积累能力并不强,他们一边享受股东的权利,另一方又享有信贷资源。换个句话,现有的存量股东除极少数股东外,再投入更多的资金力推中小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太现实。

3、吸引战略投资者。中小商业银行吸收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有成功的案例但并不多,基本上属于比较成熟或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商业银行,面对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群体,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很少关注。因此,通过引战略投资者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科技化、数字化投资现实可能不大。

由此看来,金融科技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状态基础,进行科技化、数字化转型是中小商业银行生存之计,但由于依造中小商业银行的自身内外部资源实现几乎不可能,通过对存量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合并重组,短期内对存量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既可以解决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新的问题与挑战,更可以适应金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及时优化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系统,优化金融供给侧结构,使金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保持一种健康、正常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构建中小商业银行科技生态体系战略思考

中小商业银行中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科技基因一直较高,管理也较为规范,除极个别的诸如恒丰银行也已经完成了业务管理的重整外,且股份制商业银行数量不多,总共才十二家,而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高科技驱动的零售业务的竞争能力在同业中独树一帜,平安集团的的金融科技产品的研发与输出走在同业的前列,平安银行的科技优势已经在同业中表现十分明显,因此,中小商业银行的科技生态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合并与重组也主要在这两大群体中进行。

(一)加快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省级机构的合并与重组

1、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背景与延续和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信用联社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地方金融机构,改制过程中各地的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及时化解了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上存在的问题,一开始基本上是以所在城市命名城市商业银行的名称,后来,伴随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其名称结合当地的城市、历史文化,多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改名。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到2019年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有134家,民营银行法人机构18家(目前民营银行归口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管理,一般将民营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同列)。城市商业银行构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的第三梯队,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广大市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同样引人注目,诸如包商银行破产案,诸多城市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涉及经济案件,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商业银行现行的生态的关注,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合并重组成功的案例,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借鉴和示范效应。

从这两家成功的案例来看到,不仅重组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升,经营成果十分丰盛,风险得到及时的化解,金融科技的应用水平在同行业中也不落后,而内部管理、走上资本市场等极大地提高了新银行的品牌效应、增加了人才引力,对区域风险的实现了有效的分散与化解 。
 
2、构建以行政省或经济区域为边界的城市商业银行法人的构想

城市商业银行重要的特征之一般是省辖市发起成立(直辖市除外),因此,城商业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基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及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的作用,地方政府最可控的金融资源等要素,宜以行政省内的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为主基调,对于已经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须按照资本市场规则来进行,而实际情况看,已经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属于科技含量较高、品质相对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另外省会城市商业银行一般也较好,因此,未来一个行政省原则上保留二到三家法人城市商业银行较为合适,以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集中度。

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重组的实践来看,基本上也是选择了这样的模式,城商行合并重组最早的一家徽商银行,2006年1月1日由安徽省内的5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7家城市信用社进行合并而成,江苏银行是在省内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重组而成,当时保留了省会南京市商业银行,现改名为南京银行。后来还有中原银行,2020年11月四川省内的四川银行也正式挂牌成立,四川银行是以省内的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合并设立的省属法人机构,注册资本金高达300亿元,在全国134家城商行资本金规模最大。

2020年下半年,山西省包括晋城银行在内的5家市级城市商业银行,也拟合并重组山西银行,今年元月份,辽宁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又批准同意推进辽宁省内城市商业银行的体改工作,计划对省内的十二家城商行进行合并重组,其总资产达到100318、1亿元,从上述城市商业银行一系列运作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城商行自身在对加强城商行间的合并重组观点日趋一致,其行动步骤明显在加快,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合并重组成效的效应日益显现。

(二)加快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市级法人机构的合并与重组

1、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的历史背景与延续和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基本上是在县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业务范围大都没有走出省辖市范围,按照最新的监管政策指引,地方银行必须立足本地的要求,因此,从符合监管的最大界限也只能在合并重组规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尽管不能达到风险分散最大化的要求,但相对于原来的服务范围已经是很不容易。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到2019年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1478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722家,村镇银行法人机构1630家,农村金融机构多而小的特征十分明显。

2、构建以省辖市为边界的地方农村金融法人的构想

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合并重组基本上在本区域内进行,有些是按相同文化理念来进行合并与重组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群体数量较多,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机构,因此,构建省辖市属法人农村商业银行较为现实,既保持了农村商业银行根植农村,又能利用合并的优势,尽快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能力,构建新的科技生态。

至于农村村镇银行在发起时对基控股股东有明确的金融机构参与要求,大部分为中小商业银行为控股股东,随着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的优化,村镇银行也会自然而然享受这种合并与重组的红利。

从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合并与重组情况来看,2020年6月江苏徐州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拟合并设立徐州农村商业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同日曾发布公告,拟出资7、82和3、38亿元设立徐州农村商业银行;2020年7月陕西省内的榆林榆阳农商银行与陕西省内的横山农村商业银行,经过商议决定以新设合并的形式发起成立了陕西榆林农村商业银行;2020年9月辽宁省内的盘锦市双台子区联社、兴隆台区联社通过整合,共同组建盘锦农村商业银行;2020年11月四川省内的乐山市农商行筹建领导小组召开召开会议决定 ,统一将乐山市辖属的三江农村商业银行、沙湾农信联社、五通家信联社、金口河农信联社合并组建成乐山市农村商业银行,目前这四家行社营业网点有81个,资产规模300多亿,存贷款规模近500亿元;2020年11月四川省内的绵阳市培城农信社、和安州农村商业银行和游仙农信社共同新设合并组建成绵阳农村商业银行;在河南省内的三门峡、焦作、漯河、南阳四个城市也在加速推进组建市级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广东省内的包括潮州、佛山、湛江、茂名农村商业区银行在内的多家农商行通过合并新设的方式,正在加速加快机构间的集聚,据统计,广东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数由2018年底的95家减少到2019年初的87家。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也有了合并与重组的趋势。2019年重庆万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就吸收合并重庆万州滨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同期间宁海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也吸收合并了宁波宁海西店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因此,构建以省辖市一级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各地农村金融机构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影响、抵御和化解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等当前最重要的路径之一。

(三)加快具有科技基因的民营银行的发起与成立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大规模合并和重组后,对社会影响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规模做大,资本金增加,合并重组后的商业银行对单户贷款规模将要大幅度增加,这样,可能会对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再原来指望这部分机构能服务的由于技术问题难以为继,现在是技术解决了,但是做大了的中小商业银行可能在市场定位上会发生调整,因此,必须要有机构来填补,而大力发展科技基因的民营银行是最佳的选择择方案。

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法人机构18家,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万亿,但相对于中国银行业资产来说,只有三百万分之一,对中国的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贡献力量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且自第一家民营银行发起设立以来,机构总共才有18家,机构总数在整个银行法人机构数量占比也极低,因此,当前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初心预期令人深思。

民营银行没有实现当初的基本目标,即民营银行致力于民营企业,太少的民营银行服务机构无法服务民营企业。民营银行虽是单点但是科技含量极高。因此,填补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并重组带来的金融空白是有可能的,因此,必须大力放开民营银行的筹建与发展。

具体操作建.议,不能让民营银行成为极少数科技龙头的新的赢利工具,也不要过多地强调民营银行出身的血统高贵,而要让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民营企业设立新的民营银行,通过大量的民营银行的成立,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将民营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的模式,在规模上要敞开审批,大量增加民营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只有有了足够的数量才能有足够的资源来服务民营企业,沉淀在社区;要定位民营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初心,以民营企业为第一使命;要紧持民营企业科技基因的导向原则,必须要有金融科技共同发起成立,明确民营银行一开始就是一家有牌照的服务民营企业金融的科技公司,以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中新的科技生态体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金融生态状态影响因素较多,但不同时期会有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是不同的,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数字经济时代,以金融科技为主导的数字化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形成了基础性与全面性的影响,改造原有的中小商业银行生态,构建新型的以金融科技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商业银行生态显得十分客观与必然。

2、金融生态的优化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金融生产力的释放一定是带来金融生产关系的变革,金融科技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壮大,中小商业银行的生态重构已成必然。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基因本来就十分强大,而现存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科技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只有进行合并与重组,整合资源,才能重构以科技为特征的金融机构,而民营银行一出生就是科技型金融机构,因此,现行中小商业银行进行科技化的改造显得十分迫切与必然,实现这一目标,合并与重组是一种不二的选择。

3、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重组是适应对金融生产力的市场响应行为。是充分体现金融科技本质要求的一种主动作为,更是适应新的历史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锤动作,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城市商业银行省内机构的合并重组、农村商业银行市内的合并重组、加大科技基因的民营银行的发起与成立力度,构建以科技基因为主线的新的中小商业银行生态是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本身及股东们的共识。这既有利于满足金融需求,而优化了商业银行的生态布局,更加健康、更有能力地服务实体经济。

4、充分发挥市场在中小商业银行生态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合并与重组是一项市场行为,因此,在运作过程中。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以市场手段促合作。合并与重组虽然是市场行为,但由于原来的法人机构均属于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关键,能否成功,地方政府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各地政府要抱着开放心态,克服本位主义,立足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生态的大局,积极推动、支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与重组。但也要避免拉郎配。

5、构建以科技基因的新型的商业银行生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规律的选择。合并与重组后的中小商业银行的机制一开始就要按高标准、高科技、高起点来进行顶层设计,要将科技基因完全植入新的银行体系当中,与大型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的金融科技银行生态。同时合并重组后的银行定位不变、初心不变,而服务的能力、抗风险的能力、竞争的能力却能大幅度提升。

(二)建议

1、对中国的银行业生态进行重新分类
。现行的分类是根据机构的历史传承而来,早已名不符实。如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现在城商行很多都是跨区域且是股份制银行,甚至头部城商行规模已经超过现在的有些区域性股份制银行,而有些农村商业银行也有跨区域经营的。现有的持牌银行中很多属于民营控投股东但又不叫民营银行。因此。将商业银行的生态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村镇银行之类)商业银行可能更加贴切,也便宜于更好的监督与管理。

2、明确界定合并重组后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的责任。可以通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规定中小商业银行单户贷款占资本金比例可改为5%以下或更低,也可以金融许可证上明确特定的经营业务范围,明确界定地方银行的经营服务对象就是普惠金融。合并与重组后的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会快速扩大,这可能诱导金融机构做大客户、大项目,普惠金融的服务空白面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明确界定这一类型的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就是普惠金融,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固化下来。

3、强调金融科技公司要作为重要战略股东的基本要求。加强金融科技公司的建设,特别是商业银行全资控股的金融科技公司,要积极做好这类公司金融科技产品的输出与分享,大型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帮扶力度。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大行对中小行参股投资,中小行间互为建立股权关系。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大型银行要向中小商业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这就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在通过科技技术的输出,提升整个银行业的金融科技水平的责任与担当,也说明了金融科技在金融生态中的重要性。因此,大中小型商业银行间要加强技术上合作,构建以科技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的商业银行生态体系。

注:

[1、准海银行:2002年底江苏徐州召开的第三届“淮海经济区城市金融论坛”上,会上时任准安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陆岷峰教授提出将涉及豫鲁苏皖四省的17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起来,组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淮海银行,成立一家跨区域的地方银行,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并发出倡议。限于当时的监管政策及多方因素制约,淮海银行胎死腹中。但准海银行倡导的地方银行间抱团取暖、联合作战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金融各方形成较大的冲击与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之后以安徽省内“5+7”地方金融机构为基础的首家省级法人徽商银行、以江苏省内十家城市商业银行为基础的江苏银行等先后面市,拉开了地方银行合并与重组的序幕。]

 [2、“恒小恒弱”现象:是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岷峰教授研究成果之一,是指在商业银行生态系统中,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一定的发展期间内,由于大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优势不同,中小商业银行在生态体系中各种业务的发展反而是“恒小恒弱”,而大型商业银行却“恒大恒强”,这一现象业界也称为“岷峰现象”,这种现象长期以往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金融生态的健康成长,中小商业银行应当采取措施力争实现“恒小恒强”的发展目标。]

(原文标题《合并与重组:“十四五”中小商业银行生态变化趋势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阅读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