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P2P团灭后,持牌者的金融科技春天来了?

肖飒 · 零壹财经 2019-11-05 13:57:02 阅读:7579

关键词:P2P区块链数字法币金融科技

继国企、央企设立金融科技平台之后,宇宙第一大行昨日也发布了“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的消息,众人猜测这是一种对P2P团灭的补位?还是对新技术的回应?或者是金融行业内在需求的外化?是短期的“博眼球”行为,还是真的认为“必须要改变了”? 飒姐作为行业见证人之一,继续与诸位老友一...

继国企、央企设立金融科技平台之后,宇宙第一大行昨日也发布了“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的消息,众人猜测这是一种对P2P团灭的补位?还是对新技术的回应?或者是金融行业内在需求的外化?是短期的“博眼球”行为,还是真的认为“必须要改变了”?

飒姐作为行业见证人之一,继续与诸位老友一起观察并陪伴金融科技行业。

长尾市场,需求强劲

对资金的渴求是“刚需”。过往记忆中,持牌机构被广为诟病的是躺在牌照和资金优势上“挑肥拣瘦”,不踏踏实实服务小微企业和长尾客户。

于是乎,P2P网络借贷2007年萌芽,2014年井喷,2017年颓势,有人预测2020年消弭,那么,需求还在+提供服务的没了,怎么办?

这就需要有正规金融机构补位,我们也希望银行、国企央企的财务公司真心诚意地考虑一下,如何深化自身改革,服务长尾客户,也来赚一赚“辛苦钱”。

飒姐最担心的是长期以来,持牌机构等创新动力不足,意识不够,激励机制没有稳定预期,还记得某商银行孵化出“小马bank”业界当时寄予厚望,可还是没有逃过各路劫数,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大势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刺激消费,定制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说得再清楚些,就是“赚大钱快钱”的时代过去了,粗放发展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并永不回来,未来只能精细再精细,定制再定制,大型金融机构的决策和动作都慢,我们期待从中分立出“新锐部队”,没有历史包袱和思想包袱,快速占领P2P等互金机构留下的空位。

同时,我们提醒诸位,我国对于外资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非常开放,阵地就是那么大,你不上就有其他人占领,介时再抢地盘就更难了(客户是有惯性和粘性的)。

对区块链技术及“数字法币”的回应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价值,有目共睹,飒姐作为链圈的老朋友没有异议。

然而,区块链与金融的结合,除却央行层面的“数字法币”和上海某行内部系统改造成果斐然之外,其他金融机构的尝试还在“可研报告”和“实验室阶段”。

各持牌机构、大型企业之所以风起云涌地开设金融科技研究院等,有没有政策投机的成分,值得思考。

对于“数字法币”的回应,根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先生的透露,我国数字法币采取的发行模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但央行不直接对用户(持币人),而是将数字货币按照一定计划批发给各大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面对社会具体兑换或办理数字法币业务。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数字法币同样采取了分布式记账的方式,具有数字化和匿名性的特点。

同时,昨天参加厦门大学法学院组织的学术会议时,与会代表提到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即将生效,大家都知道区块链技术的根儿上就是密码学,中本聪等是在密码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比特币这种应用的。

咱们把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一幅图:上峰区块链新闻+数字法币呼之欲出+密码法出台,这是否表明,我国将在以美元为主的世界货币体系下积蓄力量,准备从数字货币的新角度“发力”,从而将人民币的国际化推向新高度。

持牌者的虚招还是实招?

凡事向前看,不要倒退。无论是金融的互联网化还是互联网的金融化,都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停歇。持牌机构虽然有金融牌照“加持”,但是与监管机关、司法机关玩“猫鼠游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监管套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穿透式监管”将进一步压缩金融产品和金融商业模式的“异化空间”(低效创新,例如大拆小,破除消费者适当性门槛),未来的金融科技创新逻辑是:金融+新技术=提高效率+服务大众。

以宇宙第一大行和其他大机构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将金融改造得更亲民、更智慧、更无感,但问题是:从商业逻辑来讲,他们到底有没有动力去做?

放眼全球,金融机构乃逐利之首,华尔街遍布“肥老鼠”;反观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都有看中国足球的无力感,前几年被P2P这条鲶鱼一搅合,倒是有几分生气了。

加上政策的督促,我们认为也许当下正是持牌机构“打个翻身仗”的历史时机,当刷脸支付成了00后、90后聚餐买单的“新游戏”,当微信红包成了“年俗”,当支付宝成了社区小卖部的神器,银行、大公司可以打造更扎实的支付网络、更便捷的存贷汇服务(尤其是跨境汇款,区块链有天生优势),不要再把“向领导汇报的亮点”作为人生的KPI,做点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将金融科技真正地服务大众,普惠给老百姓和中小企业,善莫大焉。

写在最后

历史机遇已来,P2P退场,外资银行还没准备好,请中国本土持牌机构和大企业一定抓住机会,迅速占位,服务本国中小微和长尾个人客户。

虽然从现有条件看,服务“小蚂蚁”不如服务“大象”,但是科技的力量会把小蚂蚁也武装成战士,它们的战斗力也许不低于单个大象的力气。

未来已来,技术革命将深刻地改变我们,让满嘴跑火车的骗子无处遁形(区块链固定了证据);让人工记账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3秒内完成(也许不需要3秒),我们的生产效率必然大幅度攀升,既然如此,就有余力去服务之前“看不上”“服务不了”的长尾客户了。

中国的金融科技,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不要回头。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