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高固薪、低奖金的风控人员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9-08-05 09:53:39 阅读:25345

关键词:公司成熟技术良币风险

1 最近金融圈儿见面常用问候语是——“又踩雷了吗?”从国企到民企、从行业巨无霸到细分领域龙头、从AAA评级企业到500强企业……如果哪家机构敢称自己在茫茫雷区中毫发未伤,十有八九会被同行耻笑业务开发能力太差。 市场信用环境不见丝毫好转,很多机构老雷的伤口还没愈合,又被层...

1

最近金融圈儿见面常用问候语是——“又踩雷了吗?”从国企到民企、从行业巨无霸到细分领域龙头、从AAA评级企业到500强企业……如果哪家机构敢称自己在茫茫雷区中毫发未伤,十有八九会被同行耻笑业务开发能力太差。

市场信用环境不见丝毫好转,很多机构老雷的伤口还没愈合,又被层出不穷的新雷炸得七荤八素。

这几天仅一个财务造假窝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不知又坑了多少金融机构:

100多亿货币资金莫名消失的康得新;

半年报业绩突然反常暴跌的大族激光;

18亿现金在手却付不出6000万分红款的辅仁药业……

无论是投股的还是做债的,大家都相互搀扶,哭作一团。

天雷滚滚下,各机构干风控的民工们最近特别忙:不仅忙着对存量业务风险大排查,而且忙着写报告、写反思,还要忙着被稽核、被问责,当然还有一些在忙着投简历、找工作……
2

踩雷了?风控先给我拖出去斩了!一出事儿连媒体的舆论导向都是“该机构风控能力欠缺”,所以这背锅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在了风控的头上。

这个时候,没人记得你曾为这个项目做过多少调查研究,揭示了多少风险点,提出了多少风险缓释措施;也不会有人提起当初业务要高速增长,审批时你曾受到来自各方多大的压力;更不会有人念及你过往多么专业谨慎,曾帮公司成功躲过了多少其他大雷……

只要出事你就是妥妥的罪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世英名,万劫不复。

即使在一片祥和的好年景,风控在多数机构也并不是什么讨喜的差事。业务发展得好,那是业务部门的头功!风控好坏对机构当年业绩影响不大,加薪、升职、奖金这等稀缺资源肯定向业务人员倾斜。

“要不是你们风控唧唧歪歪的,我们业绩还能再多涨两个百分点”,是业务部门普遍的心声。

所以,风控民工们在金融机构里的画风一般是这样的,表面上是高高在上、掌握业务生杀大权的专业人士,业务部门的大腕小咖们见面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你声“老师”,有事没事儿给你送杯咖啡,买个甜点。

刚入行的小年轻可能还会因此陶醉,真以为自己就是“马中良驹,人中龙凤”,Too young,too naive!

实际上,你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风调雨顺的时候,你是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不懂业务!不够专业!不贴合市场!效率太低!过于保守!沟通能力欠缺!问题太多抓不住重点……”

业务部门定制的各式帽子应有尽有,总有一款适合自我感觉不错的你,稍不留意你就会被业务在大老板们那里参一本,告一状。

尤其当公司业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被业务部门投诉的对象首当其冲是风控,“标准太严!审批太慢!要求太高!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业绩一直上不去,被赶走的往往不是业务部门总,而是风控部门总。

雷电交加的时候,你是让机构遭受损失的大罪人。风控的本职工作就是把好风险关,业务单位在前面冲锋陷阵,后防由你来负责,你怎么可以放过一笔这么高风险的业务呢?能力欠缺?是不是有猫腻?冻结奖金,取消加薪!稽核给我好好查,工作任何一点失误都要给我揪出来,我们要树典型,敲警钟!

到头来,身为风控民工的你会赫然发现,挖地道的是你,堵枪眼儿的是你,炸碉堡的是你,被打成反动派的是你,是你,还是你。

表面光鲜,内心分裂,是大多数风控民工的真实写照。
3

金融业务的收益是当期的、显性的,而风险是滞后的、隐蔽的。这往往造成了风控部门价值在当期易被忽视,出险时责任又被无限放大。

风险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横跨经济、金融、财务、法律、数学等诸多学科,有时还涉及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做得时间久了,你甚至觉得有时还需要点运气、需要点玄学。

木爷曾碰到过一家企业,经营风格稳健,行业技术领先,老板正直勤勉。可刚合作没多久,正值壮年的实控人就因一场车祸去世了,公司顿时陷入家族股权纷争,没多久就因银行抽贷,企业丧失流动性违约了。事后同事开玩笑说,怎么没先找算命先生给实控人看看相呢……

一般来说,风控人员是基于企业的经营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和判断。但做预测就会有偏差,因为政策在变、市场在变、行业在变、技术在变、人在变……即使风控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业务都判断准确,不出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

木爷认为,优秀的风控不仅要做好防守,勇于说NO,更要学会助攻,助力、引领业务发展。因为说“NO”非常容易,不用承担责任,但风控的核心价值却难以彰显。

风险管理的艺术,正如绿茵场上的后卫,不仅拥有优秀的防守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助攻意识。一方面能够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另一方面可从更广阔的视角中分析进攻中的机会。

木爷认为,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风险管控的目标应该是风险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风险的最小化。

如果一家金融机构没有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一味苛责地对待风控人员,就会陷入风控人员素质越来越差、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性循环。在木爷看来,这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

这是因为,风控人员不仅掌握着公司核心资源的分配,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业务发展的方向。做风控的一定要是经过严格选拔、德才兼备的员工。德行不够,向业务单位利益输送,会给公司带来难以想象的潜在损失;才能不够,该拦的不拦,该批的不批,势必会阻碍业务发展。

得千军易,得好风控难。优秀的风控人员本来在市场上就非常稀缺,如果一家机构里优秀的风控人员都被逼得离职转行,那么若干年后,这家机构很可能会在礼花般的踩雷声中度过残年……
4

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和公正的风险问责机制,是金融机构挽留风控核心人才、创建健康风险文化的关键手段。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之一是人才的竞争,让风控人员敢说、敢问、敢批、敢质疑,敢承担,才会实现业务高速稳健发展的管理目标。

比如,针对风控人员的薪酬激励方式并不适合“低固薪、高奖金”,而是要“高固薪、低奖金”。因为风控人员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稳定发挥专业水平的环境,不受经济利益驱使、不受收入压力影响。

一旦将风控人员的收入与公司当期业绩挂钩,风控人员的视角就会与业务人员趋同,那么设立独立的风控部门将失去意义。

不少管理者认为,若不将风控人员的薪酬与公司业绩高度挂钩,风控人员会人浮于事,害怕担责,阻碍业务发展。木爷认为这颠倒了因果关系,是因为选了不称职的人,才不得不采取错位的激励方式。

真正德才兼备的风控人员,根本不需要用高额奖金激励。如果他们可以被高额奖金激励,那么他们同样也会被前台或客户用高额利益诱惑。也正因为如此,选拔优秀的风控人员才如此重要。管理者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相对稳定的薪酬环境,以利于他们为公司提供稳定的专业能力输出。

最后,木爷建议这段时间里,大家没事儿多请风控同事吃个饭,舒缓一下他们时刻紧绷的神经,安抚一下他们饱受重创的心灵。

木爷更加希望,在滚滚雷声中金融圈儿少些怨声载道的背锅大侠,多些经过经济周期历练、更加成熟、自信、专业的风控大咖,这才是金融机构交了那么多踩雷学费换回来的真正财富!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