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清华教授眼中的“新消费”是什么样子的?

读懂新金融 · 零壹财经 2019-05-13 09:22:50 阅读:1043

关键词:ai信贷政策改革新能源汽车消费信贷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出口”再次遭遇重大不确定的当下,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最强力的马车,但新时代的消费有何特征?   在第三届乐信合作伙伴大会,李稻葵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消费时代》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这几年...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出口”再次遭遇重大不确定的当下,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最强力的马车,但新时代的消费有何特征?


 

在第三届乐信合作伙伴大会,李稻葵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消费时代》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这几年最大的增长点是消费,这是一个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消费的时代。

 

除了针对中国经济新消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外,李稻葵教授还对新消费时代可能发生的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进行了预测,读懂新金融将内容整理如下:




(注:速记整理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内容与李稻葵教授本意出现偏差,可参考文末速记全文)




一、现状

 

1、房地产比重下降

 

60后、50后、40后,因为觉得买房子一定会涨,以及买房子心里踏实等因素会选择买房子,但由于现在政策原因,70后买房子的动力和压力变小。总的来讲,70后、80后、90后,非大数据、非高科技的观察是说,在住房投资方面的冲动比我们60后、50后要低,这就给其它的消费腾挪出空间了

 

2、轻资产型消费

 

70后,80后的消费特点属于轻资产型的消费。什么叫轻资产型的消费?举个极端的例子。我经常梦想我退休的场景,我希望我退休以后仍然能够不断学习,能够享受生活,我在梦想学开飞机,飞机多好玩,开飞机有什么难的?假如我有这个飞机执照了,我怎么开飞机呢?我就上网查了,好玩,这个飞机不贵,单发的飞机一两百万就非常好了,再便宜几十万也行,但我觉得太危险了,一两百万。一两百万等我退休了应该搞得起。但是我又一想,我何必花一两百万买个飞机存起来呢?我有了那个单发的执照今天飞这个飞机,明天飞那个飞机,今天在北京飞,明天在海南飞,租赁就行了。而且一算,飞一个小时几百块钱,不超过两千块钱,比租摩托车还便宜。所以以后的消费,我认为我思想还比较超前,我还是跟得上70后、80后的思维。租飞机,这是轻资产式的消费。

 

3、消费的波动性比较强

 

从宏观上观察,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消费波动时代。“可能70后、80后消费的冲动比50后、60后冲动性要强一点,所以消费可能更加受到一些宏观经济,包括金融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的波动性在增加。”

 

4、消费新金融

 

70后更愿意接受消费新金融,而50后、60后看重的是资产增加多少钱,不愿意接受负债。

 

 

二、预测

 

既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消费时代,政策方面、体制方面肯定需要调整,将会怎么调整呢?

 

1、以稳消费促销费为宏观调控为目标




消费是第一大增长点,60%的增长是靠消费,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接近50%,还会上升,美国是70%,还会上升。所以我估计,“十四五”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新的口号新的理念,恐怕会把消费抬到很高的高度,跟就业、跟GDP的增长恐怕是同等重要的一个行列。




2、消费信贷政策调整




消费金融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远增长动力,因为消费金融促进的是消费,消费金融降低的可能是家庭的储蓄率,但是企业的储蓄率没有变。另外,从来没有因为消费金融的扩张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只有房地产扩张过快,房地产金融贷款过快,企业贷款过快,政府借钱过快带来的金融危机。




3、个人所得税的体制改革




最高级档的个税税率应该也会调整。目前的税改实际上增加了很多白领阶层的税负。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差距,个税打的是劳动收入,收入的差距来的是资本投资所得的收入,全世界都是如此。现在的个税打的是工资税,是劳动收入税,这个板子打在了错误的屁股上了,越打越糟,影响了自己的产业升级、人才的流动。我乐观地认为:未来若干年中国的税费一定会改革。




三、李稻葵院长发言实录:

 

主持人:感谢肖辉先生的诚意致辞,请您入座。让我们再次把掌声给到肖先生。

    刚才讲到了我们所处的蛇口、南山、深圳,这里是创新创业的高地,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乐信也是具有强大想象空间的新品类、新物种,两者结合适当产生一轮又一轮美丽的约会和化学反应,今天来自全国全球的合作伙伴在此,创这个词,仓库的仓,加利刀,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非常得多积累、本领、仓储,既有开放式的合作伙伴大会,希望有好的工具、平台、契机得以出击,继续在创新、创意、创业,包括新消费、新动力领域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每一年乐信的大会都是前人思想和洞见的碰撞,我们是一轮又一轮思想、知识的盛宴。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先生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有请!

 

李稻葵:尊敬的肖区长、乐信各位合作伙伴和乐信的各位老总们:大家早上好!

    我感觉到我可能是乐信的新的老朋友,为什么说新的老朋友?首先是新,一,参加乐信的活动,已经感到了咱们年轻的氛围、科技的氛围,科技跟金融交融在一块,迸发出的能量。为什么说是老朋友呢?我在现场恐怕属于老一辈了。我们今天我观察了一下,所有戴领带的都属于老一辈,不戴领带的都是真正搞科技的,既然我戴了领带,我也标志自己是新的老朋友。

    作为新的老朋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观点,我的观点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消费时代》,这是咱们乐信发展的大背景,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呢?首先从宏观上讲,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说,我们中国经济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这个话我已经讲很多年了,静悄悄革命的核心点是什么?就是消费的比重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消费过去一直说,我们的宏观经济的消费占GDP比重非常低,在全球都是很低的。这个话有两个错,我们做了很多研究,第一个错是计算错误,因为我们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消费是严重低估了实际消费。为什么呢?国家统计局统计消费是怎么统计的呢?是入户调查。诸位年轻的朋友,各位老朋友,你们举举手,有人对国家统计局抽样要求每天把自己的事无巨细的收入跟支出都列出来,有谁被它抽中了?有没有?没有吧,没有一个。反正我参加了很多论坛,讲了很多课,到目前为止,极其少数被它抽中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群人,国家统计局是不会招惹我们的,他知道我们忙,或者领导干部,区级领导它不敢,它有规定,区以上的领导处以上的领导不能参加入户调查,涉及到一些国家社会政治的问题。所以它的入户调查都是一些中低收入消费人群,根据统计,这个样本错了,样本错了以后,再放大,划出整个经济的图象肯定是错的。

    所以我们重新算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算七八年了,七八年前我们把整个中国经济的实际消费量,我们用社会零售数据刨除集团采购,加上一些没有进入零售的服务型消费搁在一起,我们算出来七八年前当时的经济消费量已经占到GDP 43、44%,而且每年上升0.7%。第二个问题,没有正确算出增长量,每年上升0.7%,因此现在宏观经济整体老百姓居民的消费量已经占到GDP48%左右了,非常接近50%了,这是不得了的数字。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中国经济这几年,我们最大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点是消费,这是一个静悄悄的革命,谈得不多,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七八年,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年以后一直是这个态势。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咱们分析一下原因,是不是运气好?是不是短期因素、波动因素,有没有一些根本的因素?有,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根本的因素是我们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什么结构变化呢?是因为整体上讲,劳动工资的增长速度,包括奖金,包括各种各样的工资收入,是超过GDP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曾经在1992年降到最低的42%,全球创了记录。最近几年回到60%左右,逐年上升。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结构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我们总体上讲,尽管我们还有AI、人工智能,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从过去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劳动力是短缺的,劳动力尤其是蓝领劳动力短缺。

    我前两天在广州东莞搞调研,尤其东莞都在反映招工难,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另一方面还是招工难。招工难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必然是工资率涨的速度超过其它的物价,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为什么招工难?背后又有一个结构性原因,是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殆尽,原来是靠外来工支撑,现在转移殆尽,劳动总人口的总数已经到了顶峰,不再增长。一环扣一环,消费和支配收入到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一环扣一环,非常严谨的逻辑关系。所以近十年来我们一直讲,这叫静悄悄的革命,如果各位同意我这个分析的话我们这场革命即将开始,还要持续,消费还会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增长点。

    我再补充一个,还有一个推论,还有一个后果,由于我们的消费增长比较快,所以国内的市场增长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你看前几年是出口负增长,出口是负增长,因此我们国家中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在下降,一环扣一环,所有的逻辑都能串起来。诸位是搞金融、科技、科技消费、消费金融的,你们关心的是这场新消费,中国经济的新消费有什么特点?我梳理了一下,跟大家交流,你们知道的比我细,我从宏观角度来分析。

    第一项,第一个特点,当然了,这个你们比我知道的清楚,年轻人是主力,70后是消费的主力,因为70后的行为模式、记忆跟50后、60后不一样,我是最典型的60后,我出生这一年1963年,是中国社会人口出生第二高峰,2680万人,第一高峰是1971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2700万人口,现在降到了1400万,所以70后消费的行为跟60后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我来分析,看看你们的大数据是否符合我宏观的观察。

    第一点不同是房地产的消费、房地产占用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我们这些60后、40后、50后喜欢干嘛,我们穷怕了,我们攒了钱现在已经不是像过去几年要买房子,买房子当然一是觉得房子会涨价,房子至少会保值增值,另一个觉得有了房子会心里踏实。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琢磨,我这个房子不一定着急买,即便买的话,政府也出台政策了,可以搞共有产权,因此我攒钱买房子的压力在下降。当然了,攒钱买房子的动力和压力在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不好的一面是什么?租金在上升。但总的来讲,70后、80后、90后,非大数据、非高科技的观察是说,在住房投资方面的冲动比我们60后、50后要低,这就给其它的消费腾挪出空间了,这是一个特点。

    我再讲一个例子,我周边好多朋友,60后的,50后、60后都说我们去海南买房子吧,好多人确实买了房子,而且可能有些还不止买了一套,但是每次我都问他,你买了房子住了吗?绝大部分都没住,最近我有一个朋友,一个亲戚,在北京过敏很严重,我说你去海南嘛,三亚不是有房子吗,住几天就好了。他去了,住了几天好得很,感觉马上好了,不咳嗽了,不流眼泪鼻涕了,我说为什么你住几天就回来了?你住自己的房子吗?他说没有,我住酒店,这不是傻吗,自己买的房子不住,真正需要治病的时候不治病,干嘛呀?非理性啊,我作为60后,我们自己没有你们那么理性,70后、80后理性,不会像我们干这种傻事了。所以我总结,不仅是房地产的比重下降。

    70后、80后还有一个特点,你们是轻资产型的消费,什么叫轻资产型的消费?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我经常梦想我退休的场景,我希望我退休以后仍然能够不断学习,能够享受生活,我在梦想学开飞机,飞机多好玩,开飞机有什么难的?北京附近、深圳附近都有小机场,单发动机的。两个星期学文化课,周末学20小时,三四个周末,一个周末上模拟机,再拿两三个周末飞,行了,私照有了,关键是梦想,好玩。假如我有这个飞机执照了,我怎么开飞机呢?我就上网查了,好玩,这个飞机不贵,单发的飞机一两百万就非常好了,再便宜几十万也行,但我觉得太危险了,一两百万。一两百万等我退休了应该搞得起。但是我又一想,我何必花一两百万买个飞机存起来呢?我有了那个单发的执照今天飞这个飞机,明天飞那个飞机,今天在北京飞,明天在海南飞,租赁就行了。而且一算,飞一个小时几百块钱,不超过两千块钱,比租摩托车还便宜。所以以后的消费,我认为我思想还比较超前,我还是跟得上70后、80后的思维。你就租飞机,这是轻资产式的消费。尤其新能源汽车,电池咱们搞不定,以后是轻资产类的。所以这是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我从宏观上观察,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消费波动时代,你看去年少有的中国经济的一年,消费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汽车的消费,汽车的消费出现了负增长,这个很难以想象。究其原因是什么?有人预期2019年的汽车会下降,因此2018年不买车了。但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70后、80后消费的冲动比50后、60后冲动性要强一点,所以消费可能更加受到一些宏观经济,包括金融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的波动性在增加。

    当然还有一个特点,刚刚说了轻资产、房地产的下降、消费的波动性比较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70后、80后他们可能比50后、60后更加愿意用消费金融。我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将近15年,我就发现美国人的脑子跟中国人的脑子不一样,我们50后、60后一般会计算,我要买一个当年索尼的walkman,200美元,攒几个月才能买到,一天天想差不多了,可以买了。美国人不这样,我们50后、60后中国人是资产负债算法,我们算资产,我们不愿意负债,我们把资产当消费品,买一个walkman当时尚,是可以长期使用的资产。美国人不这样,如果我每个月工资涨到2000到2500了,多出来的500美元还可以干什么?还可以增加点什么消费的产品?他不管,资产负债,他管的是现金流,只要我每个星期能打平了,这是约束条件,只要这个约束条件能满足的话,我极大化我的消费量,美国消费者评判准则跟中国的50后60后不一样,我们就算存了多少钱,还欠了多少钱,最好不欠钱,我要增加资产。美国人算的是现金流,现金流打平就行了。这是50后、60后他们新的消费模式、消费行为。上面我讲的是中国经济进入新消费时代,我讲的是中国的消费新特点。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思考,我们的政策层面可能需要做怎样的调整,可能会做怎样的调整。这个话题对大家肯定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们是搞金融科技的,消费金融的,你们来自银行的,你们对政策的调整应该很敏感。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既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消费时代,政策方面、体制方面肯定需要调整,将会怎么调整呢?恐怕有三个方面,我在这儿初步的思考,国家已经很快就启动“十四五”规划的调查研究了,咱们谈这个话题一点不早,很及时。

    我看三个方面的政策恐怕会调整,先从大的讲起,我估计“十四五”规划中可能会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就是说要以稳消费促消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这个话听起来比较抽象,我们的宏观调控的调整模式是稳增长,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保持高质量增长。今年变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要稳就业和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所以就业大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一步恐怕除了就业之外,要看消费了,为什么呢?首先一个原因,消费已经成为,刚刚我说了,消费是第一大增长点,60%的增长是靠消费,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接近50%,还会上升,美国是70%,还会上升。所以我估计,“十四五”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新的口号新的理念,恐怕会把消费抬到很高的高度,跟就业、跟GDP的增长恐怕是同等重要的一个行列。这个事大家说,你是搞学者的,谈这个有什么意义?有意义,它会影响方方面面的政策。比如说税收,各方面的税收会调整,汽车,9%左右的是购置税,13%的增值税,现在高得不得了,这里面动一动,对消费的稳定和增长是有作用的。所以不要小看一个理念一个口号的变化,它会影响方方面面。再比如说消费金融,如果把消费搁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消费金融政策也会调整,也会更加积极地支持消费金融这个行业,所以这是一个重要调整。

    再比如说,当国家层面提出消费是重要的增长点,要稳消费、促消费的话,各级地方政府也会把它作为重点,还不等到国家提这个,北京市已经把消费作为重要的增长点了。北京市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的枢纽城市,这个具体的提法可能说得不准,反正提得很高大上,提到了国际高度,国际枢纽中心,我忘了怎么说的,北京市在研究怎么促进北京市的消费了,消费金融肯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所以这是第一条,我认为政策需要调整。

    第二条,对消费信贷的政策也会调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学,在学术界有一个恐怕是错误的理念,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储蓄,储蓄高相当于人的肾气足,中医讲元气足,肾气旺,人的生命力强,就能活得健康,就能长寿、生活质量提高等等。但这个认识恐怕有一个缺陷,是什么呢?就是的确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是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包括美国,你去分析,最主要的储蓄者不是家庭,而是企业。

    美国家庭的储蓄现在是0,过去是负,它主要的储蓄占GDP12%的储蓄主要是企业,美国的企业现在手中有两万亿美元的现金流,日本也是如此,所以以后储蓄的主要来源来自于企业。这个认识为什么重要呢?这个认识如果到位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消费金融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远增长动力,因为消费金融促进的是消费,消费金融降低的可能是家庭的储蓄率,但是企业的储蓄率没有变。

    还有一个认识也要到位,就是历史的经验,国内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消费金融的扩张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只有房地产扩张过快,房地产金融贷款过快,企业贷款过快,政府借钱过快带来的金融危机,这一条认识也要反复讲,我们作为研究者反复跟监管者讲,这是国际经验。所以这几条我认为政策层面会改变。这是消费信贷方面的政策还要调整,还会有一定的放宽。

    第三个,最后一条,就是政策层面会有什么调整?这一条跟在座的各位可能关系比较密切,我坚持认为,未来若干年,不敢说五年,未来若干年,个人所得税的体制还会改革,也还应该改革。怎么改?其它的不说了,我们说一条,最高级档的个税税率应该也会调整。现在45%,我这次到广东调研,所到之处广州,深圳刚到,到处都在呼吁这个问题:人才、人才、人才,各个地方都说经济要升级人才是关键,人才最重要的一条,我们竞争力低,就是个税税率太高。这些的税改事实上增加了很多白领阶层实际的税负,因为抵扣是很少的,但是它把收入捆在一块要报税,这个就很高很高了。所以各地区,广州、东莞、深圳都有政策,把国家收入个税收入留给地方的部分返还给个人,我们每收一块钱,四毛钱留给地方,地方还给个人,这已经是税改了。现在讲大湾区一个大问题,香港15%的个税,最高15%,我们这儿最高45%,增加竞争,人才怎么过来?每天数数字,183天在香港工作,182天在深圳工作,这怎么工作?所以这件事是现实倒逼改革,所以我乐观地认为:未来若干年中国的税费一定会改革。

    最后一句话: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差距,个税打的是劳动收入,收入的差距来的是资本投资所得的收入,全世界都是如此。现在的个税打的是工资税,是劳动收入税,这个板子打在了错误的屁股上了,越打越糟,影响了自己的产业升级、人才的流动。所以这件事我们一起来呼吁,一起来期待。最后一句话:消费金融还有消费金融相关的科技是我们的朝阳之朝阳行业。乐信走在了这个行业的前列,在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此也祝各位合作伙伴,在未来有在消费金融方面新的收获。谢谢!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