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2019年P2P防雷指南——出借人视角下的175号文件解析

南宫晓典 · 零壹财经 2019-01-22 09:33:37 阅读:7105

关键词:175号文件P2P网贷投资网贷分类处置网贷合规检查

2019年1月21日中午左右,一份名为《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的文件开始在各大行业群内广泛流传。 晓典第一时间阅读了这份重磅文件,内容十分丰富。除去对P2P网贷行业当前形势的总结,还有大量关于网贷机构分类处置的实施操作办法。 监管传达下...
2019年1月21日中午左右,一份名为《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的文件开始在各大行业群内广泛流传。

晓典第一时间阅读了这份重磅文件,内容十分丰富。除去对P2P网贷行业当前形势的总结,还有大量关于网贷机构分类处置的实施操作办法。

监管传达下来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内神经。在合规检查工作地区进度不一、备案制尚未最终落地的当下,来自官方的监管文件是P2P网贷投资人最好的指引宝典。

这篇文章,晓典将从P2P网贷投资人(出借人)视角出发,厘清重点内容,2019年网贷如何判别合规平台,如何避免踩坑,我们可以从监管文件中得到诸多启发。

一、平台的退出及分类

2019年的网贷年度关键词,必定有“退出”的一席之位。

文件在总体工作部分,就提及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提出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所以,投资人在2019年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机构属于“严格合规”,而什么平台又属于能退尽退的范畴。

晓典制作了一张表格,方便各位读者查看机构分类的具体情况:


一级分类包括已出险和未出险两种情况。通常在网贷行业俗称的“踩雷”,即为已出险机构的分类部分(除正常清退并全部兑付本金的平台)。已出险机构不在本文的重点探讨范围内。

未出险机构分为三类,包括僵尸类、规模较小和规模较大。监管对“僵尸类”平台明确提出定义:

待偿余额(即贷款余额)或新业务发生额超过三个月为零。或者关闭发标、投标功能等。

这里晓典友情提醒,有投资朋友平时工作忙碌,投完期限较长的标的以后,记录到期时间以后就不管不问。而在监管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2019年,建议定期抽空关注网贷行业动态,最好每隔半个月到一个月仔细梳理一下自己的网贷持仓情况。对于平台出现有暂停业务、停止发标迹象的,想办法通过提前退出或者债转的方式及时脱手出借项目。

晓典不由得联想到2018年3月左右,一家名为“恒大金服”的平台曾受到多家媒体关注。该平台经常处于无标状态,而当媒体人士询问平台客服,客服表示:

“近几天符合发布要求的项目确实比较少,项目是不定期发布的,一经发布很快就被抢光了,所以很多用户可能没有看到,建议后续关注。”

虽然监管没有明确要求平台必须披露历史项目的投资情况,但对于那些连续时间内无法查看到发标情况,又没有办法查看到历史投标明细的,投资人还需要“悠着点”,对于这种拥有“清仓嫌疑”的平台保持远离,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对于被明确为“僵尸”的平台,文件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告期结束,未出现投资者主张存量债权的……依法提请吊销营业执照……关闭网站、下架APP”。因此,从投资者角度,一是观察平台是否有“僵尸嫌疑”,二是及时关注公告和主张债权,避免“僵尸雷”使投资本金在无声无息中灰飞烟灭。

二、小平台还能投资吗?

尽管头部平台历来作为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小平台亦有独领风骚之时,2017年厦门等地对部分小平台的“拟备案公示”,一时间风光无二,甚至引来了大量嗅到商机的“投机者”,在所谓的“监管洼地”注册空壳公司。

然而,仅经历了一年不到的时间,风向就急转直下。从“小而美”到“被清退”,小平台从“船小好调头”被寄予厚望的美誉主体,转身就成为被“打早打小”的矛头对象。风向虽然时有转变,但可以预见的是——P2P网贷虽然尚未备案落地,但实质上已然形成了运营门槛,门槛指标为业务规模。

具体业务规模如何?175号文件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而是由各省根据辖内实际情况,综合待偿金额和出借人数等因素确定。据此前网传消息,2018年年末北京地区待收5000万元以下平台及杭州待收1亿元以下平台将被清退,2019年深圳地区待收1亿以下平台将被清退。

175号文对小平台退出的态度是“坚决推动市场出清”,具体措施是,先约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清退;对于不配合的,严查发现违规后移送公安部门。

因此,保守型投资人还是不要轻易以身涉险,无论小平台配合与否,退出差不多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将自己的投资标准“严格一些”,对待收1亿以下的平台保持警惕,尽量避免由政策带来的投资风险。

另外,晓典再谈一谈上市平台。进入到2019年,大家可以发现互金平台IPO进程加速,即便是白宫关门连续几十天,都没有能够挡住国内互金平台奔赴境外资本市场的急切心情。一般而言,能够整体上市的互金平台相对来说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在网贷行业继续经营的意愿也更加坚定。晓典观察了一下“袖珍平台”爱鸿森,到2019年1月21号待收不足5000万元。对于这类待收不达标,但自身资本及合规实力较好的平台,晓典推测强行清退的可能性比较小。

三、大平台如何注意风险?

大平台,是现在P2P网贷投资人以及投资资金主要的流入方向。

从前几年开始,网贷平台就开始逐渐向头部平台聚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但大平台“大而不倒”早已成为历史,在过往数次行业风险爆发的潮流当中,待收数亿乃至数十亿的平台并不鲜见。

大平台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高风险机构”,而另一类是“正常运营机构”。“高风险机构”的定义为:

存在自融、假标,资金流向不明;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负面舆情和信访较多的;拒绝、怠于配合整治要求的;合规检查发现“一票否决”事项的机构。

对于高风险机构,监管的态度是“努力实现良性退出”。晓典撰文时观察到某投资人群里正在讨论银行存管,到现在这个节点,还有投资人对监管存在侥幸心理,说XX大平台都没有银行存管,也活了这么久。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银行存管,一是说明平台合规意愿不高,二能说明圈内没有银行愿意为该平台提供存管服务。虽然存管跟投资获取收益并没有直接关联关系,但已经有重视声誉的银行通过对平台的业务评估,决定不跟平台签约或续约。没有银行存管,外部也无法判断资金是否会被挪用。

而关于正常运营平台,175号文件提出存量规模和投资人数的“双降”,督促开展信息披露,积极引导转型等。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未来正常运营平台将采取“名单制”,如果平台未正常报送信息,会被移送到“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因此,晓典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在投平台的信息披露情况和数据报送情况,对于信披不完整、报送情况遮掩的平台,及时远离和止损。

四、今年投资,请务必跟紧形势

这份措辞严厉的监管文件,为2019年P2P投资提供了诸多参考方向。

投资人可以从待收规模(增量数值)、出借人数(增量数值)、信息披露、数据报送等指标维度,对你自己在投的平台做一次全面检查,优先选择背景雄厚、严格合规的头部平台。

最后晓典再次提醒,P2P网贷投资不是存银行,面临诸多监管的不确定性。要想获得超越人均的资本性收益,就需要相应在业余时间多花费点时间精力,保持定期关注。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