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互联网的三个本质属性:关系、平台与市场

互联网+ 霍学文 · 零壹财经 2015-07-14 阅读:13476

关键词:互联网本质属性

腾讯是关系能力的代表,百度是平台能力的代表、阿里巴巴是市场能力的代表,它们是互联网关系、平台、市场三个本质属性的典范企业。

 

互联网的本质属性

 

互联网最基本、最根本的功能和价值是连接、P2P,点对点端对端连接。互联网可以连接一切,因连接而成网,互联互通,功能交互。互联网把一切连接在一起时,也把一切变成了节点。百度连接人与信息,阿里巴巴连接人与商品,腾讯连接人与人、融360连接人与资金。互联网连接一切,又把所连接的一切变成新的连接节点,从而有了连接无限的可能。正是这种连接构筑了互联网的三个基本属性。我们现在常常使用互联网进行购物、支付、学习、工作,但对其本质属性可能并不了解。也许对于公众而言,互联网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所展示的各种应用场景和功能。其实,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无形虚拟的网络能提供广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原因是互联网内部存在一个个有形的节点,众多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链接。这些链接是信息的载体,宛如高速公路运送货物般准确快捷地传递着信息。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输、自我复制、自我组织以及自我繁殖,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节点及其衍生物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构成与属性,诸多节点相互连接成关系网,诸多关系又连接成平台,平台的交易功能演化成市场。关系、平台、市场就是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本质属性。

 

。关系属性以节点为载体,是一种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即点对点的连接关系,关系基于节点形成连接或者连接组合。在复杂网络中,节点被连接得越多,就越能成为中心节点或重要节点。伴随网络节点的重要性和层级的提升(自我赋权),它对其他节点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节点是静态的关系,关系是动态的节点。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可能发挥着线下诸多节点的作用,一个大结点可以由诸多小节点聚合而成,例如在线金融超市就可以把传统商业银行网点的节点合并为一个线上的交易平台,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扩大了业务辐射范围。关系是互联网最本质的属性,一切互联网的性质、活动和功能都是基于两点之间连接形成的关系属性

 

如果没有传输信息,那节点就仅仅是节点。当信息传输时,两个节点形成共生关系,二者合二为一。关系和关系的节点是共生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虽然节点和关系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是根据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我们把时间由秒切分至微秒甚至瞬间连通的时候,两者便处于共生关系。这些关系快速、自由地进行自我复制,形成一个个自我组织,无地域甚至无成本约束地进行自繁殖。这样,一个个自组织便构成了互联网原生态。一旦可在同一状态空间建立联系,那么这个联系就是实在的关系。从一定程度来讲,节点就是关系。

 

比如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可以设定为数量的平方,2个人的关系是22,3个人是32,6个人是62。关系即一个个链接,是可以复制的。当节点达到一定数量,关系越来越复杂,功能逐渐聚合,便形成了趋势,这个时候会涌现出突变。突变导致新生态的形成,旧生态的湮灭。互联网企业的演化和自然界的演化是同样的道理。当新的物种加入,新的环境出现时,所有这些内外因素改变并壮大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新的物种,旧有的物种也会发生变化,原有的生态圈进化成了新的生态圈。当节点数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关系突变。这个突变就形成了新生态。

 

。这些发挥特定功能的关系便形成平台,从而可以承载特定的功能。平台通过制定规则来规范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功能。搜索关系形成搜索平台,比如百度、谷歌,这样的平台本质上是无数的搜索关系的集合。搜索关系越多,平台的影响力就越大,产生的社会和商业价值就越大。又如,地图导航关系形成地图导航平台,导航平台背后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各种需求。随着关系数量和维度的增加,关系演变成了特定的关系组合、形成新组织结构,并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当功能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新的生态圈便涌现出新的功能及市场属性。一旦平台可以进行交易,平台的交易关系就变成了市场。平台到市场的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支付。互联网搭载信息,信息在平台上产生、传递以及匹配。一旦需求与供给的信息得以匹配,交易就变成了支付是否可行和便捷的问题了。关系、平台和市场这三者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关系基于链接,平台基于关系,市场基于平台所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生态圈或者生态系统,不管形式如何,背后的实质都是这三个基本属性在起作用或演变,其中最根本的属性是关系或链接。当平台累积的功能足够多,便产生功能之间相互沟通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交易产品、服务与信息的需求。同时,平台市场化是将产品、服务和信息变成可交易的市场,让平台创造更深层次的功能与价值

 

一旦在同一状态空间建立联系,那么这个联系就是实在的关系。随着节点不断增加,事物最终发生突变,突变使得原有的节点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突变涌现出新的特征就是新生态的表现形式。原生态可以是商业模式、生态圈或者生态系统。随着三者的不断演进,原生态变成新生态,原来的状态空间也不断改变拓展为新状态空间。商业模式是特定关系的组合。这里的关系较为复杂,企业从生产开始到最终销售所经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作节点,包括生产要素、资金、原材料、物流等,这些要素连接起来就形成一种关系。例如众筹,就是一种一对多,用于资金募集、项目销售、物品捐赠的关系。当资金需求方提供的是股份时,即为股权众筹;当资金需求方提供的是项目时,即为项目众筹;当资金需求方提供的是捐赠标的时,即为捐赠众筹;当资金需求方提供的是债权时,即为债权众筹,主要形态是网络信贷。关系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就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特定关系组合、组织结构、功能业态。网络组织结构分为:关系、平台和市场。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则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更平等,团体去中心化,让平等、共享成为关系的主流、主导。因此,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组织、自由职业者、社群组织,进而不断扩展和完善原本已很丰富的关系。复杂性理论认为,关系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不同的关系组合形成了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关系形成了生态圈,不同生态圈的关系组成了生态系统。特定的商业模式、生态圈和生态系统构成了特定的互联网金融状态空间。

 

生态圈模式的维度不断增加,状态空间就不断拓展。当一个商业模式触及别人的状态空间导致其与状态空间产生交集的时候,便产生了商业模式以及状态空间之间的竞争。在互联网时代,状态空间之间常常发生交叉、融合和竞争,但每个生态空间都有自己重点发展的部分。传统金融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是最好的例证。最初,传统金融服务高端客户,为普通客户提供基本的服务,对支付、代理等成本较高、利润很低的业务不够重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则从另一个状态空间开始发展,从支付、代理等低附加值的业务开展服务,逐渐寻找到价值增值的方式,状态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这时候两种金融业态的状态空间开始有了交集,互联网金融的状态空间开始入侵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而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展P2P、电商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双方的竞合不可避免,将共同形成新的生态。

 

当生态不断演化,原生态变成新生态,就会发生突变。当然,发生突变不是常见的现象,除非有外力,否则生态圈演化的趋势都是稳定的。改变关系,就会改变趋势,也就改变了生态系统。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恰好改变了事物之间的连接关系!

 

互联网金融的思路遵循着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原则。这扩大了企业所涵盖的关系范围,而关系是创造价值的本源。因此,互联网企业会穷尽所有的可能关系来创造一个广阔的状态空间,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帝国。

 

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关系、平台和市场在不断融合,单个企业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必须在某种能力上有绝对优势或独特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具体而言,平台是指开展业务的形式和内容,形式决定内容,有了形式才能搭载内容。市场是指交易的模式、方式以及产品定价,模式决定了交易方式。关系是指范畴(关联的方式或方法)、属性,范畴决定了属性,属性决定了价值量的大小。内容、交易、价值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企业可以从事的商业活动,也就具备了增值的可能。腾讯是关系能力的代表,百度是平台能力的代表、阿里巴巴是市场能力的代表。这些代表企业把自身的属性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互联网关系、平台、市场三个本质属性的典范企业。

 

图2–1描绘的是互联网金融结构图。互联网具有关系、平台、市场三个本质属性。包含这三个属性的商业模式便构成了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企业构成了特定的产业,特定的产业又构成了特定的产业链,特定的产业链构成了特定的产业集群。最终,特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企业生存的状态空间。而关系、平台、市场与支付发生联系,具备这些特点的企业就有了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正所谓无支付不金融。互联网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品创新链,支付业务形成资金链和信息流,它们共同完成风险定价和供求匹配的金融核心功能,最终造就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企业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企业存在特定范畴、特定属性、特定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关系连接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产业领导力。状态空间内具有较强领导力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带来明显的示范效应导致空间不断拓展,形成不断扩展的状态空间。

 

 

 

腾讯:关系属性的典型代表

 

关系作为互联网的最本质属性,在不断聚合中形成不同的关系组合,这些关系组合形成社群。

 

社群,是指具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的特定社交群体。社群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的行动能力。传统的社群,依靠的是地域或者工作领域等关系。而在互联网时代,社群基于网络而存在,其范围显著拓展,摆脱地域的限制,社群组织的关系形态得以充分展现。

 

形成社群的基础是什么?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曾经指出,社群形成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高效率的协同工具,三是一致的行动。社群形成后,其扩展的规模会呈指数级增长,社群内部人员之间的信任度也会随着交互行为的增加而增强。推荐和信任构成未来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交流成本比单纯的线下方式低得多。社群以其扩散速度快、影响力广、成本低的特点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媒体、自组织。当社群的组织活力不断被激发,从而最终上升为社会正式组织时,便会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社群组织由网站论坛发端,如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猫扑网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米聊、微博、来往、QQ(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Twitter(推特网)、Facebook(脸谱网)等社交软件,有利于产生线上的各种不同关系特征的社群。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组织。群里每个人也许远隔千里,但基本上属于朋友或间接认识的朋友范畴,彼此之间是通过某种关系纽带而联结在一起的。使用2014年推出的微信企业号,企业可以进行内部的员工管理、沟通与服务,每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社群。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传播的有效工具,社会化分享已经成为App开发的标准配置。据《TopDigital数字创新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上排名前100的App,已有65%具备社交元素(包括社会化媒体账号登录和向社交平台分享内容),在排名前100的游戏中,这个比例则为33%。”

 

在现代社会体系下,移动互联网及其搭载的社交App已经成为人类社交的重要模式。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利益的社交人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社群组织。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已不仅仅是聊天软件,更是一种对商业模式与消费者行为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交易媒介和社群平台。即时通信功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彼此联结,不仅连通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也促成了庞大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改变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模式。未来社会将会延续并扩大社群组织的趋势性演变。社会基础将从地域上的相关性转变为互联网上的相关性。在原有组织体系的内外,全社会将由大大小小的社群组织构建出很多新型社会组织。社群将会成为上层建筑与市民社会的社会纤维组织,是去中心化的关键节点,是移动互联网社交的自链接平台,将演化为社群金融的有效载体。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社交领域影响逐渐深化,开始是在PC端,人们在网上参与组成具有特定目的和特点的交流平台,比如网上社区、论坛,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即时通信,例如QQ。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Wi-Fi覆盖面的扩大、通信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的社交行为从PC端转向移动端。

 

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App的兴起,可以使用户24小时保持在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快速向移动端转移,产生了具备新的关系、平台和市场属性的社群。具体而言,一个社交软件最初的基因既决定了它的成功,也决定了它的死亡。以微信和微博为例,微博是第一阶段的社交功能,它主要针对PC端客户,主要特点是:

 

1.信息即时发布;

 

2.信息字数限制在140字;

 

3.信息发送之后,全网进行交流,只要关注即可看到;

 

4.在双方相互关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私信进行私密通信。

 

从它的特点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微博最初定位于社交媒体,这是它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地方,如果微博仅具备社交功能,就只处于第一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微信,微信充分地吸收了微博的优势,而且做了进一步的深化改进,从而发展到第二阶段,这时便产生了社群功能。微信相比微博的特点主要有:

 

1.创造了圈子文化,增强用户的黏性;

 

2.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取消了字数限制;

 

3.微信强调私密性,不同于微博的信息完全公开,仅有限公开信息(非好友关系只能看到部分信息);

 

4.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相互之间形成连接关系,对于圈内人讲是公开的,拉圈子就是拉起关系。建起的微信群是微信最具价值的功能,特定微信群的建立是基于信任、基于私密,具有特定功能或者目的属性的。有了信任,有了私密,微信群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腾讯推出的微信是社交关系的网络化。它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App来满足现代社会的社交需求,其背后的各种关系或关系组合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微信5.0推出支付功能之后,潜在的价值得以实现,各种商业模式都得以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商业运行,比如微信金融、微信电商、微信电视等,开放式的微信平台附加了支付功能,打通了互联网通向金融的大门,极具想象空间。当2015年春节发红包时,当微信具备钱包和零钱功能时,无卡金融时代到来了。微信自身具备了虚拟账户支付功能。

 

社群金融是指基于社交关系形成的、在社群组织基础上集成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模式。社群金融的雏形正在形成,表现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各类社群组织连接金融机构和用户,并以社群组织为对象来销售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社群组织为目标销售金融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金融机构与顾客的关系,实现顾客与金融机构的实时对话。平等交流对话机会越多,信息共享也就越多,金融机构就越能准确判断客户的需求。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络平台的数据流、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社交关系,得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软”信息;同时,使社群成员享受到在金融机构柜台上的贵宾服务。

 

从社交方式的动态演进过程分析来看,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金融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交发展的新路径:社交—社群—社群组织—社群金融。微信等社交工具演进为社群工具后,每个群组就是一个具备特定关系的人群组成的微型社群。当一个个微型社群逐渐扩大规模,这种社群关系就变成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社群组织,当这个社群组织寻求金融服务并相互提供服务时,微信群便具有了社群金融属性;当社群具有力量的时候,社群已经具有某一方面的金融价值。社群价值通过金融的形式得以实现,形成社群金融行为。社交网络产生价值属性,通过交易支付功能,进而衍生出金融属性,拥有价值属性就会在某个维度具备金融属性。基于网络的社交方式实现了P2P、P2N(个人对多个人或机构)等信息交互方式,成为信息和信用的“媒婆”,这是互联网能做金融的最根本原因。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来看,征信、众筹、P2P等新型金融模式都在借助社交网络效应,实现“病毒式”传播营销,实现信用关系显性化。

 

畅想一下未来社群金融的场景:你需要借钱,可直接在朋友圈发布一个理财计划或者P2P进行筹资;你有好的投资项目,直接拉起特定的微信群发起众筹;你也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兴趣小组中,开展理财等相关信息咨询活动。所谓“熟人好办事”,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因此它是开展社群金融最有效的工具,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金融表现出自身的特点。首先,金融一定是基于信任和私密的。当微信群变成社群时,由于微信群具有一定的私密关系和相互信任的特征,私密加信任的结合决定了它能促成金融活动。但是有了微信群不等于拥有金融功能,它要满足做金融的条件还需要加上支付功能,才能成为金融社群。如此,兼具了私密、信任和支付特性的微信发展出社群金融功能。社群金融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可以预料未来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实现银行网点的所有功能,银行网点未来可能成为体验店和服务台。一个移动终端就是一个移动金融网点,银行网点和券商营业部可能会被替代。现在各大银行都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开展业务,微信银行的推出已是必然趋势,实际上很多银行已经推出微信银行。其次,社群金融具有功能聚合的特性,有助于推动混业经营,在微信上不存在分业的限制,既可以进行银行业务,也可以进行证券业务,不同机构的业务可以无缝对接,至少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障碍。最后,社群金融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进行互助金融即自金融,包括互助贷款、互助保险,基于微信群也可以开展P2P和众筹等金融功能。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社群金融,我们从生态圈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腾讯构建业务体系的过程。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发明了即时通信工具的“始祖”ICQ,腾讯在拓展游戏功能过程中以此为基础打造了OICQ,即QQ的前身。不曾想QQ打败了所有的同类对手,包括微软的同类产品MSN,成为国内最大的即时通信运营商。QQ积累的庞大用户群,构成人与人之间多维度的活跃关系网,这是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为了方便游戏玩家进行充值,腾讯开发了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财付通,又开发出微信支付,甚至创造了自己的虚拟货币(Q币)。

 

腾讯的发展充满了偶然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成为重要的入口,微信支付是其构建生态圈至关重要的一步。微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为主流的社交模式、公开的社交平台、免费的信息传递渠道。微信群成为讨论组和学习群,甚至成为办公通信平台和商业交流、交易、谈判的虚拟平台,远远超越了当年黑莓手机的办公功能,成为社交类软件中爆发性增长的平台。微信成为腾讯生态系统的集中反映,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或是基于个人应用,或是基于企业需求。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它本身就是一个媒体,可以传播新闻,可以交换信息。如果未来微信公众号与微信支付相连接,将形成无数包罗万象的应用场景,衣食住行皆可融入其中。

 

最终,微信被打造成为一个集社交功能、信息功能、学习功能、展示功能、办公功能、组织功能以及场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基于关系的社交功能是其基础的、本质的功能,它通过不断完善、强化用户体验,以免费服务等手段来获取更多客户。在社交功能的基础上,它演化出展示功能,通过微信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风采。朋友圈成为相互分享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平台,成为相互学习的虚拟学习组织,成为群体相互影响的能量因子。微信群功能使得办公得以在微信上进行,这就将传统的线下办公或者是网上办公转向移动办公。这一方面提高了办公效率,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工作流程的扁平化。在微信群里,参与主体更加平等和民主,组织层级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甚至消除。即使在行政系统内组建的部门微信群(小组),也没有了高高在上的领导,体现出亲民与民主、和谐的形象,从而促进了尊重、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微信的组织功能涉及的范围更大,不仅仅是办公,只要是以特定目的构建的微信群都能发挥组织功能。比如要组织一场活动,活动的组织者会组建一个微信群,在群里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高效率而且透明地处理问题,大大降低了组织成本和沟通成本,甚至某些不需要当面紧急沟通的会议,我们只要在微信群里组织讨论或者翻看之前的聊天记录即可。场景功能是所有功能的融合。所谓场景就是一个特定的状态空间,场景的多样性就决定了腾讯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腾讯生态系统的创造性、稳定性和竞争力。

 

百度:平台属性的典型代表

 

平台属性的典型代表是百度。互联网平台的搜索功能大幅度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人们几乎可以免费获取信息和知识,这是对社会最深刻的改变。百度是以搜索关系为主的平台,兼有社交关系。百度最为核心的业务是搜索。传统的搜索以信息获取为主,高效快捷地从海量信息中寻找与需求相匹配的信息。百度通过制定信息搜索规则为搜索关系建立秩序,在制定规则中拓展市场,获得赢利。百度绝大部分收入是基于搜索的广告投放。

 

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贴吧都是非常典型的社交新模式。社交方式的这种变化使得民众获取知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率大幅度提高。各种特色的社群圈子不断涌现,他们可以探讨每一类具体事物,可以交换、分享信息,社群在信息匹配方面将体现巨大的经济价值。而输入+搜索,既是问题与答案的输入,也是理解与交互的智能搜索。与传统的输入、搜索相比,智能输入与搜索是建立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语音输入提升了输入的速度和效率。真正的智能输入将会使你想到的就能自动输入,智能搜索则是根据你的需求精确地匹配信息。例如你研究互联网金融,所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将为你呈现出来,而且按重要性顺序排列。这将极大提高信息搜集与匹配的效率。目前,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对于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其实加速了信息的不对称,因为时间成本、专业程度不同。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搜索的信息真假难辨,而且对金融产品的风险判断原本就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传统的解决方法是进行专业化分工,将风险评估交给专业的第三方评级机构,例如标准普尔、穆迪等。而互联网上的金融产品缺乏专业的评级,未来这种风险评估功能可能以计算机算法来实现,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以及机器智能让机器了解用户,这样就能推荐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人,实现用户效用的最大化。在智能化程度达到那样的水平之后,百度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产品销售平台与高效信息搜集匹配平台,才能不断趋近信息对称时代。智能输入与搜索是类似百度这样的平台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实现互联网三个属性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共同宣布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为数亿贴吧用户提供线上金融及支付类服务。这是百度利用平台试水社群金融,探索利用百度贴吧海量规模的用户群开展的金融业务。3D金融服务大厅集“客户互动平台”、“产品发布平台”和“客户服务平台”三大功能于一体,首次以3D、游戏化NPC(非玩家控制角色)交互模式为贴吧数亿用户及站外用户提供办卡、查账还款类服务,创新打造兼具个性、定制化、深入互动、优质体验的全新网络服务流程。百度为中信银行定制互联网平台管理工具、信息发布工具、开发运营功能等技术支持,并提供营销推广、后台数据监控等服务,协助银行开展客户关系管理,提升用户体验。1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和百度还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开创基于O2O模式的个性化“社交消费”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金融服务。

 

百度贴吧作为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社群,更基于搜索关键词分化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社群,这些社群的关系是基于相同的兴趣、认知以及价值观而形成的,具备非常高的商业价值,特别是金融价值,也即社群金融价值,开发金融功能是自然生长过程。

 

阿里巴巴:市场属性的典型代表

 

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理论表明,互联网市场属性是基于点对点供求匹配与交易支付来创造出巨大价值的。淘宝网的店主利用电商平台与客户建立起一种新型交易关系。为扩大交易、创造信任、保证质量,阿里巴巴针对店主引入大众点评机制。若服务不好,客户会给出差评;若服务得好,给予好评,这相当于一种网络评价机制,方便客户了解店家的信誉及产品质量,对店家也形成一种约束机制。

 

这种大众点评式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了基于交易和信任产生的一种新型社交关系。这种社交方式以阿里巴巴为主要代表,阿里巴巴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提供社交联系,并且增强这种联系以发挥信用中介的职能作用。信用中介使得供求双方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产生信任,促进市场形成和交易的完成。在淘宝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他们之间就存在各种关系。复杂的关系通过平台提供的规则有秩序地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匹配,买家找到合适的卖家,就产生了交易的意向,但是交易的实际完成,离不开支付环节。

 

所以,支付宝是淘宝商业模式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功能提供了信用担保功能,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弱信任关系的问题,而且支付快捷便利,打破时空限制,相比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来说,用户体验更好。另一方面,支付宝掌握了客户的账户体系,账户背后是客户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因此,它可以开发出新的金融功能。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能从事金融活动的核心条件。当然,网络不同于线下,商品的质量以及商家服务好坏的辨别难度更高,要使得平台能良性循环,对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应的约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引入对商家的客户评价功能,让关系之间产生交叉验证。针对一级评价机制容易被利用的问题,比如雇人“刷评论”,评论造假等现象,可以采用多重评价机制,根据评价被认可的程度来排序,让认可程度高的评价显示在前面,自动淘汰造假的评论,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力量,关系的复杂程度反而使得信息更充分、更有效,对参与者和销售者产生约束。但是商家自己销售商品的质量,仅靠客户评价机制是难以确保的,还需要建立商品质量保障机制,这是阿里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阿里巴巴的生态圈逐渐由简入繁,生态系统也逐渐完善。梳理阿里巴巴的业务体系,可以发现阿里巴巴的基础业务还是电子商务,核心支持是金融。以支付宝为基础的金融,为商务参与主体提供支付支撑服务,还有其他基于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务、健康医疗、在线教育、泛娱乐,及包含文化传媒内容的平台,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平台,当然还有种类繁多的流量导入工具,包括新浪微博、阿里旺旺以及移动端UC浏览器(一款主流智能手机浏览器)等。确实,阿里巴巴为构建生态体系,落实平台、数据和金融三大战略,在近年实施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阿里巴巴就有42起投资和收购行为,其中有高达数十亿元的交易,投资方向包括物流、金融、O2O、移动社交,甚至是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等传统产业。这些并购本质上都是在拓展平台的关系属性,增加了平台厚度,提升了市场的深度,极大拓展了市场的连接性。

 

播集团公司,并将其更名为阿里影业,这些举措无不表明阿里巴巴在拓展文化娱乐关系链;2014年6月,入股广州恒大,进军体育产业。阿里巴巴也不乏关于移动端的布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关系也会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和UC浏览器便是基于这一趋势的考量。所以,不管收购的企业是什么,形式多么复杂,本质上是在拓展关系链的数量与维度。网络价值约等于关系链的平方,关系使形成生产和价值实现成为潜在可能,支付功能将促使交易变为现实。关系增长导致的价值增值是指数级的。不仅关系的数量增加符合这种规律,关系的复杂程度也是如此,即维度越多,价值越大。所以,阿里意图建立的复杂关系,表现为以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为基础和核心,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围绕用户在生活基本需求、医疗健康需求、教育文化创意等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方面打造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和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具备高度黏性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复杂关系形成的基础上,阿里巴巴在金融方面大有可为。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互联网使得人的活动在线化,移动互联网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在线基本涵盖了人的各种关系,包括社交关系、经济交易关系、医疗服务关系、娱乐关系等,拥有的关系越复杂,就越能清晰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而且能自动排除错误、造假等行为,至少可以减少虚假信息的影响。而金融的核心在风险控制,解决了风险控制问题,才能做好金融。传统的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制度以及指标,依据不完全信息来控制风险,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专家的意见非常重要,经验、感觉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在信贷决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互联网,复杂关系让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风险控制成为可能,即大数据风险控制。实际上,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尝试,从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就利用积累的数据与银行合作,为平台上的商户获得信用贷款提供支持,比如它与建设银行合作推出企业信用贷款服务,即阿里巴巴平台的“诚信通”以及“中国供应商”的会员可以申请信用贷款,以其在平台上的信用度作为放贷依据。后来,阿里巴巴自己成立小额信贷公司来发放贷款,以自己生态系统里的复杂关系产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风险控制技术来授信。根据《国家财经周刊》调查的数据,截至2014年上半年,阿里小贷所发放的贷款总额超过2000亿元,贷款余额已达几百亿元的规模,户均贷款余额和户均授信分别仅约为4万元和18万元,但贷款余额不良率在1.5%左右。能有这个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阿里巴巴的数据风险控制模式还存在局限性,主要原因在于数据的主要来源集中在淘宝、天猫这种功能相近的平台所积累起来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属性具有高度相关性,而金融的风险分散的基本理论就是尽量降低资产组合中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数据来源于闭环的体系,阿里巴巴生态圈里的关系维度越少,风险越难分散。相反,阿里巴巴越不断拓展其关系链,越有利于获得有价值的多维数据,以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分散风险。

 

不过,随着阿里巴巴将越来越多不同性质的关系加入生态系统之后,阿里巴巴的数据来源越来越分散,风险无法分散的情况就可以得到缓解。通过基于教育产生的关系,可以了解用户的知识偏好与知识水平,进而更真实地辨别用户的素质;通过医疗健康关系,可以判断用户的健康水平,以及是否拥有保证未来健康的习惯,或者对健康问题非常关心的用户可能拥有更高的信用水平;其他的关系,比如娱乐、本地生活服务,也有助于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总之,这些多维度的关系比单纯依靠淘宝上的交易关系更能精准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后期的风险监控。

 

[font]本文选摘自《新金融  新生态》,系互联网金融学者霍学文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font]

 

 

 

[font][/font]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马云的恒生电子HOMS,将会是下一个余额宝吗?

下一篇>比特币价格7个月后再破300美元 希腊危机中需求猛增600%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