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地方互金体检报告:P2P平台成立后前6个月是关键期
网贷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6-06-27
6月26日,由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广东金融学院共同研究撰写的《2015广州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在广州发布。
作为国内首份解读地区性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体检报告”,《蓝皮书》对广州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广州P2P网贷平台、众筹、互联网支付、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状况和趋势,并对广州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蓝皮书》显示,2015年广州网贷平台数量以每月1-3家的速度增加。截至2015年年底,广州市正常运营网贷平台有58家,平台数量居广东省第二位,次于深圳,占省运营平台数量(476家)的12%。由于监管细则征求稿已经公开征求意见,预计2016年广州网贷平台不会大幅度增长。
其中,在上述58家平台中,广州P2P网贷平台以民营企业居多,占比高达89%,上市公司系与国资系占少数。
成交额方面,2015年,广州市P2P网贷平台全年累积成交额达745.24亿元,占广东省的23.97%。其中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广州P2P网贷平台有27家,占总成交量的58%左右。随着运营模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交额过亿的平台也不断上升。
利率方面,2015年,广州市P2P网贷平台全年的平均加权综合收益率为8.43% ,而广东省为13.34%。2015年广州市和广东省网贷综合收益率总体在不断下滑,广州市与广东省分别下降了52%、20%,广州市下降幅度远大于广东省。
期限方面,期限低于3个月的标的的成交额在P2P网贷市场是最受欢迎的,占据了总成交额的91%。“为迎合投资人的流动性偏好,网贷平台倾向于使用拆标来缩短借款期限,但期限错配对平台的流动性具有较大的压力,本质上增加P2P网贷平台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蓝皮书》称。
问题平台方面,2015年,广州市共新增20家问题平台,占广东省问题平台总量的13%。广州最早的P2P网贷平台盛融在线由于假标自融、设立资金池、违规担保曝出资金告急而跑路。
据可获得数据的19家跑路平台统计结果显示 ,广州市P2P网贷平台的出事时间主要集中在上线后0-6个月期间(占比53%),从整体来看,P2P网贷平台成立后的前6个月的运营是平台出现问题的关键期。
在当前国家为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州市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正处于金融领域创新突破的一个风口。《蓝皮书》提出了广州P2P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投融资主体的扩大
随着借款者身份和需求的多样化,广州P2P投融资对象将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自然人(P)对自然人(P),而扩展到自然人对机构或机构对机构(P2B或B2B模式)。将投融资对象延伸至机构如中小企业,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纯线上模式
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P2P公司推出移动端,逐渐代替PC端。用户仅需下载APP,在APP完成注册等手续即可随时使用。这些都使得未来纯"线上模式"的中国P2P网贷平台的出现指日可待。
行业自律的加强
纵观广州市P2P网贷平台至今的表现,虽有成就,但是规范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未来广州网贷行业对自身还要在以下方面加强自律透明要求:
1)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增加平台透明度。如公开平台财务指标,向投资人及时说明与其资金安全相关的数据;做好投资者风险说明工作,筛选和培养有良好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
2)未来应切断具有关联性的运营模式,保持机构上的充分独立透明,从而建立防火墙机制,如小贷担保模式的关联公司的切断等。
3)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交易结算,禁止享有第三方账户资金的支配权;与独立的审计机构、法律机构合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