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越南金融科技市场能否成为掘金宝地?

麻袋研究院 · 零壹财经 2019-05-28 11:09:58 阅读:10211

关键词:消费金融现金贷越南金融牌照金融科技

伴随着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厉,金融科技公司相继选择出海东南亚。作为东南亚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越南吸引了众多目光。消费空间巨大、人口增长可观的越南,究竟能否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掘金宝地?本文将对此作出解析。 一、越南金融科技现状:支付公司为主,技术应用落后 根据安永发布的报...

伴随着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厉,金融科技公司相继选择出海东南亚。作为东南亚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越南吸引了众多目光。消费空间巨大、人口增长可观的越南,究竟能否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掘金宝地?本文将对此作出解析。

一、越南金融科技现状:支付公司为主,技术应用落后

根据安永发布的报告,2018年,越南共有77家金融科技公司,这一数据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较低——其中新加坡490家,印尼262家,马来西亚196家,泰国128家,菲律宾115家。

越南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提供三种业务:数字支付、个人金融和公司金融。其中,数字支付包括手机支付和线上支付平台促成的交易服务;个人金融主要包括非银行平台为个人用户提供的存、贷服务及智能投顾技术服务;公司金融主要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P2P贷款和众筹服务,以及个人信贷评估。

目前,越南的金融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数字支付领域,而提供个人和公司金融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占比仅为6%和2%。尽管个人及公司金融业务现阶段占比较低,但预计未来8年,此类业务增速将超过数字支付业务。至2025年,预计个人和公司金融业务占比分别上升至24%和6%。


在技术应用方面,越南使用最多的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前沿技术应用中,与国内重点布局于人工智能不同,越南的优势领域在区块链,其主要应用是加密货币。越南的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技术人才和数据的匮乏。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机器人和图像识别。

就越南金融科技的投资与估值情况而言,2018年,越南的金融科技公司共获得1.17亿美元投资。市场价值预计将从2017年的4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78亿美元。

二、优势分析: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利好

1. 法律政策环境 :新《投资法》出台带来利好,国家银行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2014年越南出台了新《投资法》,给国外金融科技投资者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两点:首先是简化了投资者在实施项目方面的行政手续——将发放投资许可的时间由以往的45天缩短为15天。其次,越南政府为高科技领域的公司提供企业所得税减免。

同时,越南国家银行正在推动银行机构的重组和转型,以遏制不良贷款。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自己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帮助越南的银行机构创建营销、风控、催收等系统,完成数字化转型。

2. 经济环境:银行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不良贷款增长带来风控需求

越南的银行业渗透率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较低。根据亚洲咨询公司Solidiance的数据,有高达41%的越南人口没有银行账户。传统金融机构的低覆盖率和高成本使得越南人的消费金融及财富管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与低银行渗透率相对的是快速增长的消费金融贷款余额。根据越南国家金融检查委员会和Stoxplus公司的统计数据,2017年越南的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达到265.5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增长至440亿美元。

此外,越南银行业也经历了快速的信贷扩张,从2004到201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据穆迪数据,越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5%。高企的不良贷款率为提供风控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 社会环境:消费需求强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数据,2018年,越南人口达到9649万。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05亿。同时,越南的人口偏年轻化。2017年,越南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79%,其中25岁以下人口占比约为40%。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年轻化的特征将会持续带来大量的消费需求,这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年轻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程度也更高。

此外,越南消费观念超前。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全球信心报告,越南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8年一季度末上升至124,位列全球第5。越南的储蓄率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较低。


三、风险分析:管理及基础系统不成熟

在法律、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呈现利好的同时,越南的投资环境也存在一些风险。

第一,越南在政府管理和官员廉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行政效率低下,外商投资手续繁杂且审批周期长。法院的执行力也较低,即使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法院判胜诉,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其次,越南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企业在越南开展业务需要有很深的当地关系,同时还存在被政府勒索的风险。根据透明国际2018年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中,越南在全球共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7位。这两方面的问题会增加企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第二,越南缺乏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2017年3月,中央银行和国家支付公司共同成立了金融科技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金融科技相关法律框架,但至今还未有相关法律落地。P2P也仍未有监管政策。虽然P2P平台在持续增加,但只有银行等信用机构和已取得消费金融业务牌照的公司被合法允许展开借贷业务。

第三,牌照问题尚不明确。在越南,由于开展P2P借贷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不被纳入信贷机构的范围,所以其业务不受制于信用机构法下的银行牌照。越南曾发放过消费金融牌照,但已有2年未新增。目前,牌照在越南已被炒到了3500-5000万美元的高价。因此,当前大多数提供消费信贷关联的金融科技公司是在注册了金融服务业务,但无牌照的情况下展业的。

第四,越南的支付环境不友好。首先,越南有根深蒂固的现金支付文化。根据尼尔森的报告,61%的越南人用现金作为首要付款方式。其次,现有的越南支付公司技术尚不成熟。据越南现金贷从业者介绍,越南支付公司经常出现错付款的操作,且操作过程复杂,仍然需要发送短信到支付公司辅助完成支付操作。不友好的支付环境给贷款业务的开展带来不便。当贷款方无法以有效的线上方式将资金转移给用户或从用户处收回贷款时,不仅需要加大成本投入线下渠道,也增加了坏账风险。

第五,越南的征信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越南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征信系统,而央行征信数据不公开,需要有较强的当地关系才能接入。此外,越南的身份证有好几代,差别较大。这些都加大了贷款的风控和反欺诈难度。

第六,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已形成垄断优势。目前,在越南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前三家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F.E Credit市场份额最大,达到48.4%,Home Credit(捷信)和HD Saison分别以15.7%和12.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且只有这三家公司拥有消费金融牌照,可合法开展消费分期业务。

四、出海越南典型金融科技企业简析

目前,已出海越南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数量并不多。发展较好的典型代表包括捷信、掌众金服和星合金科。

捷信在越南主要提供摩托车、电器、教育等消费贷款,现金贷和抵押贷款服务。捷信在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与华为、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合作,在越南的线下手机连锁零售终端提供消费信贷,贷款利息由手机厂商和经销商承担。其中,华为在越南60%的销量是通过捷信分期实现。根据捷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捷信在越南的贷款净值达到6亿欧元,净收入达到1000万欧元。

掌众金服是目前出海越南的企业中,现金贷业务规模最大的。由于从当地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难度较大,掌众从国内募集资金,拿去越南放款。掌众拥有当地的当铺牌照[1],可在获得有借款需求客户的抵押品后为其提供7至30天的现金贷款。同时,掌众金服也已经发布了线上现金贷产品iDong,iDong最高可提供1000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3000元)的贷款,期限为7或14天。


星合金科主要在越南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其牵头成立了星探反欺诈联盟,通过联合中国出海越南的金融与科技企业共享黑名单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反欺诈模型。目前,星合金科已在东南亚四个国家——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都有业务落地,拥有一定的数据积累。

五、出海越南,掘金宝地蕴藏风险

伴随着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厉,金融科技公司相继选择出海东南亚。消费空间巨大、人口增长可观等原因是越南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势所在。麻袋研究院认为,出海风口虽热,但在决策方面,金融科技公司仍应保持谨慎评估。

从机遇来看,越南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率较低,不能够满足越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当前银行业机构不良率较高,处于高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这给To C的消费金融和To B的技术支持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风险来看,出海越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监管模糊的风险。越南在金融科技领域尚未落地正式法律文件,消费金融领域监管亦未明确,低下的行政效率也加大了企业在越南注册及展业的成本。同时,越南基础的支付和征信系统仍不成熟,从越南当地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也存在较大难度。当然,在某些出海越南的掘金者看来,政策模糊期也是捞快钱的机遇期,如同5年前的中国和2年前的印尼,监管真空为一些打游击战的P2P和现金贷提供了“刀尖舔血”的想象空间。

[1] 越南典当行开展业务所需的牌照,在获取抵押品之后为客户提供贷款。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