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资老手Tim Maverick:人和机器,在熊市中谁会笑到最后
互联网+ 零壹研究院 · 零壹财经 2016-05-18 阅读:2422

华尔街正在遭遇“机器人的崛起”
或许这跟好莱坞幻想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机器人已经开始接管华尔街了。
在低廉费用的诱惑下,小额投资人冲入机器人投顾的王国。
这些“顾问”采用千篇一律的自动投资模式。投资者“插入”他们的信息,机器人投顾使用独家方程“吐出”一套基于指数基金或者ETF的资产组合。
根据研究机构Aite Group LLC的数据,截止目前,这个行业已经吸引了500亿美元的资产。
这还只是所谓的冰山一角。
过度喧闹与过度投资
Betterment和Wealthfront是两个最大的独立机器人投顾公司,他们目前分别管理着40亿美元和30亿美元的资产。
但是他们的成长路径可能是个抛物线。
咨询公司Deloitte预测说,到2025年,机器人可能将管理5万亿到7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引起了资金管理大鳄的关注。因此,华尔街大佬们已经迅速出击,准备抓住这个市场。
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去年8月份买下了机器人投顾公司FutureAdvisor,资产管理公司景顺(Invesco)今年1月份买下了另外一个机器人投顾公司Jemstep,经纪与投资巨头富达(Fidelity)也在测试类似的服务。
他们的对手,嘉信去年3月就启动了机器人投顾,目前管理着53亿美元。
即使是美国银行集团旗下的梅林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他们的机器人投顾。
尽管大家都很狂热,但在这个新行业的启动阶段,还存在着无数的未知之物。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机器人投顾能不能在一场无可避免的熊市中存活下来。
还是需要人的介入
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职业经历的财务顾问,我的答案是有条件的“yes”,机器人投顾或许能够抵住一波熊市。
当然,任何全部由机器人组成的公司不可能存活。那些坚持下来的公司很可能采用混合模式,既提供自动化的机器人服务,又提供人工互动。共同基金巨头先锋集团(Vanguard)目前就采用这一模式。
我的预测基于去年8月份开始的股市下跌及今年年初的下跌。
当时,最大的几个机器人投顾公司看到大量客户突然登录账户,紧盯着他们的投资。这些公司主动尝试打消客户的疑虑,告诉他们系统不会亏太多钱。
他们给客户发消息,解释说股票市场的波动是正常的,甚至还发一些文章建议大家保持冷静。
但是这对许多客户来说并没有什么用。
客户实际上就是想找人——真人理财专家——聊聊当下的变化,这在市场动荡的时候是个常事。
今年早些时候,市场混乱期间,嘉信的电话量增加了1/3,它不得不要求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来回答这些电话。
这意味着,因此,为了留住客户、维持他们的信任,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雇员队伍作为机器人投顾的后援。
机器人投顾的未来
忽略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将导致他们无法获得最好的收益。例如投资回报期影响巨大,但对即将退休的人和刚开始投资的人,影响方式截然不同。
实际上,在最近的一篇文章里,我给马上退休的人提供了一套最佳行动方案。这个建议所需要的分析和研究是机器人做不到的(至少现在还做不到)。
机器人的崛起出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世界上所有的中央银行已经用巨大的流动性淹灌了股市。
股指已被推升,导致指数基金看起来是个获利的不二机会,逆着资金洪流选择股票就像迎风吐痰一样困难。大盘指数股吸走了所有资金——根本不用管个股烂成啥样,或许,这是一个绝对的灾难。
看一眼两个最大的独立机器人投顾公司的典型资产配置方案吧:

大部分股票资金都投向了股指基金。
猜猜真正的熊市来临时指数基金会有什么表现?它们会像绑着水泥块一样下沉——直接沉到底。
机器人投顾公司冰冷、坚定之手攥着的那些投资组合,将被摧毁。
对于眼下蜂拥冲入机器人投顾策略的那些投资者而言,将会发生什么?根据以前熊市的情况,我的猜测是他们会坚持下去……直至损失达到25%左右,然后他们会陷入恐慌,在错误的时间卖出。
这就是为什么听从老练的市场专家的建议会比顺从机器人的计算要靠谱得多。
机器人并不在意客户是挣钱了还是赔钱了。它只会继续根据千篇一律的方程吐出资产组合,这些方程被设计来满足一个假想的用户——没有人格——的需求。简言之,机器人投顾在本质上是向其它机器人提供建议。
祝投资愉快!
Tim Maverick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