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民营银行,“微创新”惹事儿了?

肖飒 · 零壹财经 2018-12-27 15:57:02 阅读:4064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央行窗口指导智能存款民营银行

近期,17家民营银行上了热搜榜,其共同特点是发售一种“随时可取,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产品,读者可以理解为银行版的“宝宝类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追捧,众多民营银行纷纷试水,收获颇丰。可不久即被“窗口指导”,那么,其中是否有深意?民营银行未来之路如何走?我们一起探究。 ...

近期,17家民营银行上了热搜榜,其共同特点是发售一种“随时可取,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产品,读者可以理解为银行版的“宝宝类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追捧,众多民营银行纷纷试水,收获颇丰。可不久即被“窗口指导”,那么,其中是否有深意?民营银行未来之路如何走?我们一起探究。

1、赛道变窄,寻求突破

众所周知,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有“利息差”,一旦在约定期限之前支取资金将面临利息损失的局面,被市场广为诟病。既往的传统银行,其实是乐见这样的结果,少付利息,岂不是好事一桩。

而2018年中,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提出“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负债额的三分之一”,要求2019年底达到。虽然127号文提及“过渡期”,实践中可能不能具体执行。这给民营银行提出了新问题,如何达标,如何揽储,成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市场利率化的大背景下,各民营银行的所谓“微创新”也是跟着政策走向试图找到机遇。当把宝宝类产品的理念,加入银行牌照的背景,一款新的产品出现:智能存款,表面看还是固定存款,实际上在储户需要使用现金时,由第三方或银行本身回收存单收益权,储户拿到比活期利息高但比固定利息低的一个中间利息,而利息差支付给垫资的第三方或银行。

2、此类创新,合规合法吗?

看起来,智能存款是一个一箭三雕的优质产品,但其合规性受到广泛质疑。

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第24条的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的部分应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也就是说,储户在某银行有定期存款若干,如需提前取款,银行只能按照规定给活期利息,储户将损失定期利率。

为表面合规,比较聪明的银行开始嫁接“结构渠道”,主要是各家信托公司。用信托而非银行的钱支付活期之外的利息,看起来似乎是合规的。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绕过监管”的意图,这样的行为虽然尚未给出明确定性,但我们预计2019年给予此类业务偏负面的合规评价,概率较高。

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时期的管理需求,未来此类产品是否会被监管“容忍”,我们认为在较长周期来看,也许有一定可能性。

3、为民营银行广开“钱”路

飒姐团队为一家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服务时,发现其与传统商业银行有大不同。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员工自愿加班,每周都有专家授课。有一次飒姐去现场授课,讲金融创新“红线”,现场是个阶梯教室,连一把手行长都坐在教室台阶上,认认真真拿着小本子记录,俺颇为感动。这种场景,其他成熟的传统银行已然看不到了。

物理网点稀少,品牌优势不明显,加上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P2P等大量吸引资金,民营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有强烈的动力寻求“微创新”。

我们认为民营银行是新兴事物,如婴儿般渴望生存,努力想要生长发育,他们需要“营养”(吸储)和“关心”(政策倾斜)。如果为了照顾既得利益者,让小宝宝与巨无霸在同一起跑线上争夺,虽然表面上是“机会平等”,但并未做到实质公平或者说就体现不出让民营银行存活的价值来了。

4、写在最后...

关注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为其留下一片缓冲区,容忍部分灰色“微创新”,也许对于大局并不是坏事。

至于智能存款合规问题,我想说,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一旦被固化为文字就已然滞后,因此,在很多领域立法技术是要求略超前进行条文设计的。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而言,我们认为这是趋势也是未来,既然如此,虽然从现在看来绕开监管的做法略拙,但其初心值得同情和理解。因而,不一定非要“下猛药”治疗。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