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通证困境:梦想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但却在构建中心化产品
区块链 编译:Apatheticco · 巴比特资讯 2018-12-07
我们梦想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但却在构建中心化产品
对于证券通证,网络vs产品的问题绝非小事。网络很难建立,但可以创造持久的价值。产品可以带来短期价值,但可能无法涉及技术革命的宏伟计划。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如果我们准备构建一个证券通证网络的话,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还没有将任何东西通证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依照以产品为中心的中心化模式继续下去,那么证券通证可能无法实现其长期承诺。
在今天的证券通证生态系统中,去中心化的概念似乎仅存在于口头上,而产品继续使用日益中心化的架构。为了理解集中心化证券通证产品与去中心化网络之间的摩擦,让我们查看以下图表。

中心化证券通证的风险
证券通证去中心化可以帮助减轻这个新兴市场的主要风险。证券通证对于中心化模型的日益依赖可能会带来短时的好处,但也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脆弱性和风险。证券通证架构中不同程度的中心化可能导致许多风险,但有三类风险可以使整个生态系统陷入困境:

·分散风险:从技术角度来看,构建加密证券相对简单,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看到许多通证发行平台在特定的司法管辖区和行业中发行加密证券。如果没有网络让这些参与者相互合作,证券通证生态系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分散,直到实用性大量降低。
·领导者影响风险:在中心化的证券通证模型中,与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相比,一些早期市场领导者可以获得不对称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公司可以制定有利于它们利益的市场规则。
·巨鲸风险:证券通证平台在短期内取得多大成功并不重要,它不太可能与高盛、富达或J.P摩根相提并论。在一个中心化的生态系统中,那些大型金融企业中的一个进入该领域就可以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最终让这一领域回到我们以前试图摆脱的混乱局面。
·无分叉风险:分叉是有助于加强加密网络平衡的因素之一。中心化的证券通证模型会阻止任何分叉机制的运行,使其易受市场领导者的影响。
证券通证中的去中心化载体
在证券通证中实现去中心化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实用主义。我们不太可能成为完全利他主义者,并从目前的中心化模式转向去中心化的网络。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证券通证中去中心化的最终表现将是一条新的区块链,但该模型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但是,当我们考虑下一阶段的证券通证架构时,有三个元素非常适合去中心化或半中心化模型。我经常把它们称为去中心化载体。

·合规性:没有证券通证产品可以构建监管领域的所有合规性规则。链上或混合合规执行是去中心化模型的理想选择。想象一下,一个监管机构和验证机构的网络可以判定特定的加密证券符合一个预定义的规则集。
·披露:与许多人的想法相反,披露是一种本质上去中心化的活动。一个实体可能会披露有关证券通证的某些信息,而其他实体可能会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像这样的简单模型可以集成到当前一代的证券通证平台中。
·治理:在当今的证券通证中,治理尚不存在,但很快这就会成为一项挑战。加密证券经常受到治理决策的影响,当前这些决策主要发生在链外。将一些治理模型调整以适用于链上机制是证券通证平台的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激励: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需要正确的激励机制来有机地发展。如果没有激励模型,证券通证的去中心化可能会继续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建立基于通证的激励机制可能是实现证券通证一定程度去中心化的第一步。
笔者倾向于非常务实地看待去中心化,也承认在证券通证市场的当前状态下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与此同时,忽视证券通证生态系统中不断增加的中心化程度对笔者来说似乎是不负责任的。合规、披露、治理和激励似乎是将去中心化引入证券通证的四个简单渠道。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