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发布数字科技服务商、金融信创产业双报告
观点 陈丽姗 零壹财经 2022-01-13 阅读:5125
会上,零壹智库副总裁、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发布了《上云用数赋智:中国数字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1》 、《核心技术崛起:中国金融信创产业发展报告2021》两份报告。

零壹智库副总裁、零壹研究院院长 于百程
第一份报告为《上云用数赋智:中国数字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1》,该报告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陆家嘴》杂志和《价值线》联合发布,由神州信息、金智塔提供研究支持,欧科云链提供案例支持。于百程从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产业数字化发展及数字科技服务商业务及行业图谱做出分享。

于百程表示,历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演变,能够非常直观的显示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2015年、2016年后,科技类特别是数字科技类的公司牢牢占据了经济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角色。特别是2021年,元宇宙、芯片、新能源汽车公司势头上升,前十大的公司里面有九家都是数字科技类的公司,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特斯拉等,九家科技公司都在元宇宙上进行了相应超前布局。

从数字经济发展的规模看,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占GDP的38.6%。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数字经济占比均达60%以上,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至少还有20%的可提升空间。另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例在国内达到了80.9%,这与国际发达国家84.4%的比例相近。
从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看,中国具有巨国效应。我国完备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智能手机的普及、成熟的网上支付、通讯网络系统、廉价的物流系统以及统一的法律规则都成为发展的优势。
同时,数字经济能够提升经济韧性。经济韧性指在遭受到外部冲击后能够维持自身稳定并恢复到冲击前的状态的一系列能力。在后疫情时代各种不确定性冲击的背景下,经济韧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性上升。数字制造、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数字零售、远程办公、在线医疗、云上教育等为经济韧性提供保障,韧性强,就可能变经济危机为发展契机。
报告提到了产业数字化八个特征,于百程强调了两点,一是数字化要遵循监管规则、数据安全和数字伦理。二是普惠、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是未来产业数字化的关注重点。

谈到产业数字化现状时,于百程对上市公司细分领域的研发投入进行比较,并表示汽车、电子、建筑、机械、家电、医药、电力设备等具有总体研发支出多,研发支出比例较高等特征,是产业数字化的主要机会区。从产业数字化的具体路径看,2020年4月,《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用很简洁的语言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关键路径:上云、用数、赋智。
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底全国在运营的企业名称带“数字科技”的公司有3.19万家,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77%。2021年新设数字科技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为历史最高。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区域上,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是数字科技企业仍然是第一梯队,但海南、江西、广西、河南、湖南这些地区的涨幅超过100%。
报告针对数字科技服务商技术和服务做出调研,结果显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是这些公司选择应用最多的技术。具体服务看,SaaS/PaaS达到了76%,数字化运营和风控是这些公司推出最多的服务类型。经营状况上,约75%的数字科技服务商研发人员占比在40%以上,研发人员占比在60%以上的服务商达到45%。财务表现上,75.86%的被调研服务商2021年营业低于5个亿,其中55.17%服务商营收在1-5亿元之间,这一数量比上一年增长近14个百分点
报告同时也指出这类公司的痛点,包括服务商自身问题、客户拓展和业务问题,监管管理和技术发展问题。其中,客户拓展和业务问题更集中,包括市场认知和客户拓展问题、多行业客户理解和服务问题、数字化服务的效果显现问题等。
此外,于百程还分享了数字科技服务商的图谱,将神州信息、金智塔和欧科云链作为数字科技典型案例做出介绍。
第二份发布的报告为《核心技术崛起:中国金融信创产业报发展告2021》,该报告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陆家嘴》杂志和《价值线》联合发布,由普元信息提供研究支持。于百程表示,金融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里一个重要细分领域,并在2020和2021年获得了快速发展。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阶段的关键词。2006年,中国在2006年提出“核高基”专项(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自此,中国信息技术正式步入自主创新阶段。2006年-2015年是萌芽期,2016年-2019年是试点期,2020年至今是推广期。
在党政和金融对于数据和软硬件安全要求更高,这两个领域也是目前信创最核心的领域,2014年、2018年、2019和2020年在党政领域进行了三次试点,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的阶段。2020年是金融信创元年,金融信创进行一期试点并有案例落地,金融信创实验室成立。2021年,随着金融信创二期试点和案例落地范围扩大,金融信创步入高速发展期。
信创从上到下推动,从“核高基”专项到“十四五”规划,芯片、基础软件仍是需要继续攻坚的关键领域,国家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或措施。对于企业,监管部门采取减税免税、加大产业贷款支持力度;对于采购方特别是政府机关,监管部门要求应当购买或者率先购买质量达标的境内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从地方政策看,广东省出台的信创政策多于其他省市。
从招投标公布出来的金融信创信息可以发现,银行的信创占到了一半以上,证券和金融职能的监管部门也占到了4成。地域上,广东、北京和上海江苏是参与信创建设较多的省份。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